今年以來,各地方都在想方設法地壓縮開支,不得不說這是過過苦日子的中國人該有的一份精神品質。
近日,浙江溫州機關事務管理局的一紙通知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從即日起至12月31日,市級有關單位辦公區域氣溫低於3攝氏度才能開空調,並且空調溫度設置不能高於16度。這樣的一則通知瞬間讓網友不淡定了,3度對於南方的天氣來說幾乎已經是極限了。說到這身為北方人的我從冰箱拿出了一關4度的可樂,喝兩口感覺真的太冷了。面對南方的「魔法攻擊」水平,別說3度,冬季室內沒有取暖設備的話溫度都不會比室外高的。並且溫州冬季平均氣溫都在6-9度,因此辦公區域能夠開空調的機會在這一時間段內應該不會有幾次。不過對此官方也做出了解釋,說是能源保障壓力大需要帶頭節能。
今年冬季我國南方地區的暖氣片銷售量增加了300%。可見南方地區的居民也開始逐漸脫下「魔法防護裝備」準備啟動「外掛」對抗嚴寒了。
在北方有暖氣的家庭都知道,暖氣在冬季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南方上學工作的北方人更是能夠體會兩地冬季溫度的差異。
隨著空調設備的普及,很多南方家庭在冬季也是利用空調取暖。但是空調的取暖方式確實比較耗能。如果想要暖暖和和的在家一天每個房間至少要十幾度的電費開支,而且只要空調一關熱量也就會馬上流失。相對於這種即時性高耗能的取暖方式,用暖氣取暖明顯是更加舒適一些。現在南方也大多都是在採用天然氣做法燒水。所以天然氣的普及也可以用到採暖上。相比電費燃氣費的支出就要少很多了。同時天然氣直接轉換熱量也要比熱量或者其他能源方式轉化為電能再轉化成熱量來得更高效一些。
南方不集中供暖一方面在於歷史遺留問題,一方面在於南方供暖基礎的建設需要從零開始投入較大,並且冬季較短讓人感覺實用性不強。
但是無論如何現在都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居民的生活也在不斷的向上向好提升。不論之前的房屋是否沒有供暖的設備和基礎,未來的房屋建設都可以引進供暖的。就像南方不少高端的社區當紅,就有暖氣作為基建部分入戶的。
所以說節能歸節能,但這種強制拉低下限的節能方式真的能達到多好的效果嗎?來年就不需要節能了嗎?與其強制節能,倒不如從源頭改變能源消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