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人們常說,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上學之後的小朋友也一樣,父母也在為他們負重前行,這裡的「負重」指的是背書包。
父母該不該幫孩子背書包?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們分為了兩個隊伍。
那書包的重量到底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呢?
專家的回答是:孩子書包的重量超過自己體重的15%,並且連續背20分鐘以上,才有可能會對其脊柱發育造成影響。所以在體重承受範圍內的書包,基本不會有什麼影響。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專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孩子的書包有多重,只有家長自己清楚。
孩子上五年級的時候,書包竟然比上初三還要重,什麼情況?這是因為不同課程、不同年級,需要帶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會存在書包超重的情況。
對於年齡、塊頭大一些的孩子,只要書包重量不超過身體體重的15%,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背。
不妨計算一下:一個初二的學生,書包重量是16.5斤,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書包重量是7斤。
正常來說,一個初二的孩子體重大約是80多斤,書包重量應該控制在12斤以內。四年級孩子的體重大約是50多斤,書包重量應該控制在7.5斤以內。
所以,這樣看的話,初二的這個孩子書包嚴重超過了承重範圍,四年級的還是合適的。
書包裡並不是只有書,還有其他生活和學習所需的東西。比如練習冊、作業本、試卷、文具、水杯等,下雨時要帶傘,體育課要帶各類器材,美術課還要帶馬克筆或彩筆等。
所以除了帶剛需的課本,還需要帶很多額外用品,這就會使書包的重量大大增加,甚至超過孩子的承重範圍。
上文提到,書包的重量只有超過了孩子體重的15%,並且連續背20分鐘以上,才會有對其發育造成影響。只要書包重量在這個範圍內,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家長也要注意,如果書包超重了,那麼孩子也極有可能背20分鐘以上,尤其是自己步行上學的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恨不得將自己的一切都給孩子,但是愛的過程中要把控尺度,過度的愛甚至是溺愛則會妨礙孩子獨立發展。
同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是因為怕書包超重影響身體發育才幫他背書包的,並不代表將孩子的事全部大包大攬,孩子長大有能力後還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人民日報發表過一篇家長與孩子如何相處的文章,文章中寫道:當發現孩子累的時候,要及時與孩子溝通進行疏導,在了解情況後,幫助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就像背書包一樣,孩子自身覺得困難的事,如果幫助是合理的,家長可以去幫孩子分擔。
這樣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親人的溫暖,並成長為一個有愛的孩子,今後也會有同理心,願意去幫助別人並且承擔責任。
這種說法也是有道理的,如果孩子背書包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家長適當的提供幫助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針對比較瘦弱的孩子。
如果書包在承重範圍之內,讓孩子自己背書包就好,這樣既可以鍛鍊孩子,家長也不用擔憂,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話說回來,家長如果認為孩子就應該自己背書包,那可以去幫孩子減負,減輕書包的重量,讓孩子上學更輕鬆。
1)選擇適合孩子的書包
很多書包都是空有其表,實則沒有太大的用處,雖然外觀好看,但是儲存空間小,不實用。最好給孩子挑選貼合背部的雙肩包,並且最好能夠有胸帶或者腰帶,這樣孩子在背書包的時候可以起到固定作用。
家長也要注意,平時要觀察孩子背上書包後,有沒有上部超過肩膀或者下部低於腰部10釐米,如果有的話要及時調整,不然時間久了就會對孩子的發育產生影響。
2)書本不要全放
一般學校裡安排的課程是主課天天上,而音樂、科學等副課是幾天上一回,所以想要根據課表來整理書包是不現實的,分量並不能減重。
如果學校允許的話,可以讓孩子將書本放到學校,只將當天作業所需的課本帶回家,其餘的則放到桌洞裡,當學校有安排和規定的時候,再拿回家就好了。
3)利用輔助工具
鉛筆放到文具盒,可以起到整齊、歸納的作用。同樣,學校發的各類試卷也可以放到書夾裡,取用方便,平時還可以提在手上去上學。
另外,書包太重時,可以準備一個手提布袋,袋子裡裝一些文具、書本等,以減輕書包的壓力。
總而言之,如果孩子的書包超過了身體的承重範圍,家長可以進行適當的幫助,但在幫助的時候要徵求孩子的意見,並且講明白實施幫助的目的,這樣可以讓孩子理解家長的動機,並且不會產生依附心理。
如果孩子的書包並沒有太沉,那就讓孩子自己背,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論怎麼樣,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家長只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過度溺愛,怎樣做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