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都說著減負,但是其實真正的減負實施,還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眼看著孩子的小肩膀,都撐不起書包的重量了,於是家長及時的「出手幫忙」了。
在放學的路上,其實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的書包都是在接送的爸媽,或者是爺爺奶奶的身上,一般孩子都是不需要自己背書包的。不少家長表示:「這個書包可太重了,看著孩子被壓下去的肩膀可讓人心疼了,能幫背就多背會唄。」
但是最近因為這個背書包的問題,一位專家為此做出了回應,在一檔育兒節目中,教育觀察員張敏教授表示:幫助孩子背書包,其實才是真正的「傷害」孩子。
他向嘉賓解釋道,看似書包很重,其實並沒有達到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地步,有家長說是擔心孩子的脊椎小小年紀就受到傷害,但是這其實並不成立。最重要的是,家長們這種看似幫孩子的溺愛舉動,其實是一種更隱喻的傷害。
家長們心疼孩子的書包重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當我回想起,自己小學那段時間的學習生涯的時候,印象最深的也是背上的書包是有多麼的重,每次都期待著書包能夠自己飛在天上跟著自己回家,因為實在是太重了。
近幾年即使是教育部提出減負的要求,但是孩子們的書包還是被放入了,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期望」。
第一:不要給孩子許下太多的要求
從小我就聽著,隔壁家的阿姨和她女兒立下了不少的flag,比如你這次成績要考多少分才能出去玩,或者是你要考上哪個大學才算是不丟我的臉,你的興趣班要上這個和那個,才能變得更優秀等等等等。
於是她女兒,即使是不願意,還是無限的被她媽媽洗腦,去上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整個人看著就像個被操縱的「書呆子傀儡」。
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多家長會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給孩子莫名的添加很多很多的壓力,這其實更加是一種變相的「溺愛」,是一種掌控孩子生活的「溺愛」,因為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你要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這種想法是非常的自私的,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最令人窒息的壓迫和思維深淵。
所以家長們可要注意,不要讓自己變成試圖掌控孩子一切的父母,讓孩子自由的生長,好過一步步的把他們的生活畫地為牢。
第二:主動去給孩子提供幫助
其實這裡指的幫助包括很多。孩子可能因為學習上有很多需要忙碌的事情,如果家長覺得會心疼孩子肩膀上的「擔子」太重了,那麼可以從其他的方面去幫助孩子去分擔一點壓力。
就拿幫孩子背書包的例子來說,可以經常的幫孩子整理一下書包,確認好一定要帶的東西,拿掉一些不必要的物品,可以適當的減輕孩子書包的重量。在學習上的壓力,只要是自己能夠插得上話的,就多和孩子進行交流等等。
第三: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父母能為孩子的學習生活減負做出什麼幫助的事情呢?孩子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那麼在回家的時候,肯定就希望家裡是一個,讓他們能感到十分放鬆和快樂的地方。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家裡,帶到孩子的身上,這會避免造成孩子的精神充滿壓力,這樣就是一種很好的幫助孩子去減負。
第四:幫助孩子進行一些合理的規劃
孩子的學習生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逐漸的緊湊,壓力也就會隨之的變大,家長能為孩子做的也就是,從小就給他們規劃好合理的作息,或者是學習的時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不能做什麼事情,這對小時候還沒有自律能力的孩子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等到他們逐漸的養成了習慣之後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有些家長總會說,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和自己血緣相親的人,怎麼能忍住不愛多一點,但是溺愛多了總歸是害。所以真正的想給孩子更多更正確的愛的話,父母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和舉動,這才是對孩子正在的愛,是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和快樂的愛。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