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氤氳過端午

2020-12-22 瀟湘晨報

賈登榮(武侯區)

當陽光變得火辣起來之後,空氣裡也開始吐露燥熱的氣息,不斷刺激著萬物的神經。漫山遍野的艾草,慢慢舒展開身姿,一天一個模樣,不幾天就蹦得有大半人高。油綠綠的軀幹上,不時沁出一縷縷濃濃的藥香味。有經驗的人不用看曆書也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而當端午的盛典即將正式拉開帷幕時,艾草的香味也從山坡上,漸漸延伸到村莊,瀰漫在千家萬戶的庭院中。

端午掛艾草,歷史十分悠久。據《詩經》記載,艾草早在上古時,就作為最具神性的祭祀物品,受到人們的追捧。艾草之所以受重視,恐怕還在於它散發的香味,可以驅蚊蠅,祛溼毒吧。古時候,科學不發達,沒有更多的藥物為人們服務,發現這些功能後,艾草理所當然就成了人們的「寵兒」。端午節,是一年中盛夏的開始。氣候處於陰陽際會,人類的免疫力相對較低,古人以為這時節邪毒最盛,人容易中招。恰巧,這時的艾葉生長繁茂,氣味濃烈,正好成了這個季節的「克毒利器」。於是,一個奇特的風俗油然而生了,在南北朝梁宗懍編撰的《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南宋詩人曾豐也在詩中記錄了這種傳統,「戲纏朱彩素,爭帶赤靈符。踏草仍懸艾,包菰更結廬。」看來,艾草作為闢邪祛毒之物,已經被大江南北廣為採用。

端午懸掛艾草的習俗,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就這麼世世代代流傳了下來。記得小時候,端午那天,家家戶戶就會派出一個小孩上山採摘艾草。為了讓有限的艾草成為囊中之物,人們紛紛起早,來爭奪大自然的饋贈。天邊才露出魚肚白,不少人家的門就「吱呀吱呀」地響起來,那天,在母親一個勁的催促下,我慢騰騰地起了床,揉著惺忪的眼睛走出家門。當走到自家附近的馬鞍山時,山上已經是黑壓壓的一片人頭。心裡明白,要在馬鞍山上採摘到艾草,基本沒有可能了。我只好往更遠的田爾埡走去,然後攀上圓包山。跟著幾個同齡人在山頭上尋找了一遍,沒有艾草的影子。沒辦法,只好繼續往前走,終於在離家近十裡外的張家灣,採摘到了一大束艾草。當氣喘籲籲趕回家時,炊煙中已經飄散出菜油的香味,家家戶戶已經開始煮中午飯了。我趕緊把採摘的艾草掛上大門,一股濃烈的中藥香味,漸漸瀰漫在自家院子裡。隨著風的傳播,家家戶戶的艾草味慢慢串聯一起。村莊的上空,飄散著縷縷艾草的味道!

喝過雄黃酒,吃過午飯之後,下一個節目又正式粉墨登場了。家家戶戶趕緊燒上一大鍋水,水裡放進艾草浸泡。不一會,熱氣騰騰的水帶著藥香的味道在家中飛揚。家族成員陸陸續續地用艾草水,痛痛快快洗一個澡,一則祛除身上潛在的毒氣,二是保證夏天不生疔瘡。洗浴結束的小孩們,被大人們強迫在臉上、鼻子上,甚至身上抹上雄黃,說是可以五毒不侵,特別是不會遭到蛇咬。當這些議程完成以後,小孩們手中拿著一束艾草走出家門,不約而同來到集體的曬場上,開始捉貓貓、「鬥雞」等遊戲,在艾草氤氳的氛圍中,度過充滿快樂的端午節!

【來源:成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錦湖社區舉辦端午節主題活動 送艾草傳溫情不忘禁毒宣傳
    半島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李順 孫楠「送艾草·系彩繩」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自古民間有端午節在自家門窗插艾葉驅蚊蟲、殺菌、祈福的風俗。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艾草,避邪驅毒,祈求家庭和睦健康,為小孩子們系上五彩線祈福。
  • 端午艾草香
    董全雲農曆五月,時光重疊在一株株挺直的綠色艾草上。小時候,每逢端午節的清早,我就跟著父親踩著露水帶著鐮刀來到地裡去割艾草。父親把那些直楞楞的艾草輕輕割下,我卻沉迷在它的清香裡。我採集著艾草葉子白色茸毛上的露水珠,塗抹在眼帘上、手臂上,用力嗅著它的清香愛不釋手。父親把艾草拿出兩捆,用紅色的頭繩系好插在門前兩側。母親正在家裡忙著包粽子、炸糖糕、炸菜角和麻葉。婆婆眼睛不好,每年端午節總會備了大把的艾草,插在門口,晾乾後藥用。每晚用水煮了艾草燻洗,說這樣可以治療眼疾,還可以清熱祛火,活血化瘀。
  • 艾草煮雞蛋,端午節必備
    我小時候的端午節是不放假,據說是因為韓國人給端午節申遺,人家叫端午祭,不管叫啥,反正都是一個事,然後就重視起傳統節日來,清明端午開始放假了。每年端午節之前,爸爸都要弄艾草回來插了大門口,應該是闢邪用吧。反正家家戶戶都會插點。
  • 為什麼要在端午午時割艾草?
    為什麼端午節的艾草比較好?艾草它吸收天地的陽氣就最大了,艾草在端午節收割就是最好的品質了。如果過端午,天地之氣由陽轉陰了,艾草就不是純陽之性了。所以在5月份的端午節,的艾草從天幹地支紀年法上面講是最好的。
  • 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草呢?
    不知道先有的艾草,還是先有的端午,端午節和艾草都非常的出名,艾草和端午永遠是有分不開的聯繫,只要我們過端午節就會想到龍舟吃粽子,當然還有艾草,當然在我們農村老百姓口中還有這樣說,他說,發在端午之後也是大熱天,炎熱的天氣就這樣正大光明的來到了我們身邊,
  •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本報6月26日訊(記者臧會彬)又是一年艾葉飄香。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海口,端午期間,不少市民保留著插艾草、掛香囊、綁手繩等傳統民俗,以此傳達濃濃端午情。在海口一些老街老巷,家家戶戶門口都要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窗上,驅蟲也好、傳統也罷,就是這樣的一把綠色,用它特別的氣味給了端午最特別的儀式感。「每年的端午,祖母都要插艾草,她說艾草能夠驅蚊除溼,驅瘟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府城大路街居民吳曉雲告訴記者,端午插艾已經成為一家人過端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端午:艾草 月光 心上的人
    田坎邊,溪溝邊,隨處可見艾草的蹤影,甚至和蒿草長在一起,真假難辨,混跡草叢,還有還魂草、茵陳、豚草這都和艾草很像,但是艾草獨特的香味,任把它放跡天涯,仍是能夠準確辨出。出門的時候,看見很多老人,用三輪車推著艾草在賣,車水馬龍間,碧綠的艾草碼得整整齊齊,撲面而來清新的氣息,老人的整理和勞作,讓普通的艾草更覺珍貴。
  • 端午沐蘭節,你買艾草否
    在溼熱的仲夏時節,由於蚊蠅肆虐,疾病瘟疫容易流行,古人將端午所在的五月初五看作是毒氣流行的惡月惡日,採取各種措施「以禳毒氣」,全生避害。比如用艾草做成人形,懸於門戶之上;並佩彩絲避瘟,用五色線系在小兒手腕上,男左女右,稱為「端午索」或「長壽線」;另外,飲菖蒲雄黃酒也是端午避邪解毒的主要保健習俗之一,一直延續到今天。
  • 為何在端午節掛艾草?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
    本文屬原創首發,侵權必究民間有一句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在清明節應該在門的兩側插入一些柳樹,在端午節需要在門窗上插一些艾草。很多地區都保留著這個習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你們那的習俗是怎樣的呢?對於端午插艾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在農村所說的端午插艾,其實是為了招福驅邪,除此之外還能夠驅蚊防病。尤其是最後所說的這點,你愛草在農村非常常見算是一種野草,但是它的用途相當大,其中一點就是可以驅蚊蟲,還能夠淨化空氣。
  • 端午前後燻艾草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學敏通訊員 張秋霞「一說五月初五為惡日,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人們在當天插艾葉、燒艾草以避疫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主治醫師林敏解析,端午前後正值初夏季節,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且蛇蟲繁殖。「用艾點燃燻室,懸掛門頭窗前的習俗,實際上是因為艾枝葉燻煙能驅蚊蠅、清瘴氣,具有禳毒殺毒的功能。」
  • 端午為啥要掛艾草?艾草有「兩不掛」都是啥?看完心裡有底了
    每到端午佳節,人們都會進行很多紀念活動,像是吃粽子、划龍舟等等。 除了這些,過端午節還有一種獨特的方式,那就是懸掛艾草,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掛艾」,即為此意。 這幾天,筆者每天下午回家的路上,就能看到好幾個在路邊擺攤賣艾草的。
  • 端午與公共健康:艾草、香囊、賽龍舟
    所以端午節民間風俗有:吃粽子、插艾草和菖蒲、喝雄黃酒、賽龍舟。其中,艾草、菖蒲和雄黃酒,就是中醫實施的大眾化夏季疾病的主流預防方案。家家戶戶插艾草、喝雄黃酒,目的在於避毒、驅邪與健身。如艾草是具有特殊氣味的植物,所以驅蟲的效果是相當好的,而且屬性辛溫,能淨化空氣,有芳香通竅的作用,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聰耳明目、記憶力增強,甚至還有預防感冒的功效。
  • 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口插的「艾草」,為何叫艾草呢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是自古就有的習俗,至今在全國各地扔保持著,而為什麼要插艾草呢,至今人們認為的無外乎是「闢邪」、「驅瘴」、「防蚊蟲」等功效上去解說。可這只是一種時令植物自由的功效價值,其中還有一些文化內涵並不為人所知。
  • 端午插艾草的傳說故事,你知道多少?
    端午的習俗之一是端午這天要插艾草,而艾草可以驅蚊闢邪,那麼大家了解過端午插艾草的傳說嗎?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端午插艾草的的傳說故事以及艾草有什麼功效吧!端午插艾草的傳說故事黃巢與草葉的故事唐朝末年,戰亂連連,冤魂無數,人心惶惶,到處都是逃難的人。
  • 端午節艾草的用途是什麼 這是有一定寓意的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掛艾草菖蒲到現在大家還能見到,以前小的時候每逢端午前一天必去田地裡割艾草掛在大門口,那麼,它的用途大家要了解清楚。   掛艾草菖蒲的用途:   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 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呢
    一提到端午節,大家腦海裡除了「三天小長假」還會立馬想到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詩人屈原,那對於吃貨來說,立馬想到的就是香甜糯口的粽子,這最後一個便是父母早早地就準備好掛在門頭上的艾草。真正是「端午時間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顏呈芳態,芳名遍入百姓家啊。
  • 端午節艾草香,今天做了艾草糰子,給全家驅邪保平安
    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有三件事必不可少,第一件孩子們帶五彩線和香包,第二件出門的女兒回娘家送粽子和油條,第三件端午節當天一大早太陽出來前家家戶戶到山上割艾草。端午節艾葉香在農村艾草可是一寶。它可以驅邪驅蟲,也可以熬水給孩子們洗澡,用艾水洗澡孩子們夏季身上就不會長潰瘍,艾草還可以做成艾條做燻蒸用,最關鍵的是艾草還可以做美食。
  • 端午插艾草的傳說
    李自成一想也是,誰人能認識她而不騷擾,但也沒有好的信物可以讓人識別,正好腳下有一片叢生植物,正是艾草,艾同愛,於是信手採下一株遞向那婦人說,你回家後將此艾草插在大門上,我的人馬見艾不會殺人,也不會騷擾。婦人見此人隨和,便接過艾草回家去了。婦人心善,為了不讓別人也有逃難之苦,隨將此事說與他人,他人紛紛採艾草 以效之。
  • 艾草泡腳好處多。端午節快到了,艾草也漲價了?
    大家只知道種莊稼可以賺錢,沒有經歷過種草利潤還高過種菜的利潤吧!而且開春種植五月收割,只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不用施肥,不用澆水,不用打藥,不用鋤草。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發財草「艾草」,現在市場上用艾的地方越來越多,現今就連農村也是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用艾草。而這位老闆為什麼敢在端午節,這樣高價收購艾草,老闆就是看到了網絡上在二三月份疫情期間,作者分享艾草有具有殺菌,驅蚊的作用,更有不少地區還有迷信說法:「艾草是驅邪草」這堅定了他收購的決心。
  • 端午節「三種武器」:艾草 菖蒲 大蒜頭
    我們前兩天已經從美食、遊藝等方面,為您介紹了全國各地在端午節期間,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接下來要說的,是藥,草藥的藥。為什麼要介紹藥呢?因為端午節前後,我國很多地方開始進入多雨潮溼的季節,人容易生病,同時蛇蟲繁殖,易咬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