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陷入自己編造的故事中跳不出來

2020-12-16 溫商網

摘要:「一個暖男」,這是大家對蔣永的評價。蔣永打小就是個「熱心腸」,喜歡幫助別人,又恰巧,蔣永身邊有不少人都經歷過或大或小的創傷,他們都會去找蔣永傾訴。最初,面對這樣的傾訴,蔣永束手無策,眼見無法幫助別人,他很急。

小檔案

●當事人:蔣永

(化名)

●年齡:30歲

●性別:男

●職業:職員

 

心理故事

掃一掃,聊聊您的心理故事

加入心理QQ群

82480362,

講述你的故事。

本報健康·心理熱線:88817097

 

 

 

背景

「一個暖男」,這是大家對蔣永的評價。蔣永打小就是個「熱心腸」,喜歡幫助別人,又恰巧,蔣永身邊有不少人都經歷過或大或小的創傷,他們都會去找蔣永傾訴。最初,面對這樣的傾訴,蔣永束手無策,眼見無法幫助別人,他很急。慢慢地,他找到了一種可以安慰他人的方法:編造相同的經歷。這招還挺管用,在蔣永虛構的故事中,不少人從傷心、焦慮中走了出來。但他自己卻陷入了這些故事裡無法自拔,甚至以為自己真的經歷過這些事。

 

自述

就在剛剛,一個同學打電話給我,吐槽他的上司沒人情味,說加班總想到他,有個去外地學習的機會卻給了別人。還說公司的誰誰誰會拍領導的馬屁,剛來沒多久,就升了。像他這種沒背景、沒情商的,只能熬。等他說完,我來了一句,哥們,我剛剛被領導一頓批,說今天做的這些報表都不行,全部讓我重做,七八十頁呢,我現在還在拼命趕工,不然連班都下不了。對方聽完我這話,來了一句,你比我慘,行了,趕緊工作吧。我一聽,就知道這同學的氣已經消了。當然,我的這段經歷是編造出來的,只要能安慰別人,編幾個故事算什麼。我現在煩惱的不是如何編故事,而是如何能讓自己不沉浸在這些虛構的故事裡。

從小到大我都特別喜歡幫助人,小時候更仗義,還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結果被打得爬不起來。我做這些事的時候並不是圖別人的感激或者誇讚什麼的,我就覺得男人要有擔當,別人有困難,就得幫一把。當然,長大後就沒那麼衝動了,更多的時候是身邊的人經濟上有了困難,或者生活上有些問題解決不了,找我幫一下。還有就是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或是經歷了創傷事件之後,找我聊幾句。對於前者,只要我有這個能力,我就會幫忙。而對於後者,我起初是有點招架不住的,因為這種安慰別人的活,說實話我並不擅長,這是需要技巧的。有一次,一個同事的父親去世了,看見他坐在那發呆,我就坐在他身邊想安慰幾句,可自頭到尾,我只會說「節哀順變」「不要太難過」「堅強點」,不是我詞窮,是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同事最後跟我說謝謝,但看他那張毫無變化的臉,我特別懊惱。

事情出現轉機是在一次一個朋友因為分手找我出去喝酒。分手這種事我也經歷過,幾杯酒下肚,我就跟他講起了自己那好幾段不堪的被甩經歷。沒想到,最後朋友竟然釋懷了,他還總結了一句:經歷過被甩才是男人!原來,感同身受的經歷才能打動人心,才能安慰別人。不過,並非所有的傷心、創傷我都經歷過,沒有怎麼辦?我只能編造。雖然我的口才有限,但好在不少人相信了,並起了作用。就這樣,我隨機應變地胡編亂造越來越多,讓我害怕的是,我竟然開始相信這些虛構的經歷了,並對其產生了真實的情緒反應。比如有一次我編造了女友出軌的經歷,然後對其深信不疑,我甚至偷看女友手機的微信記錄,聽說她跟朋友出去吃飯,跟蹤她看看是不是跟男生約會。結果被女友知道了,我百口莫辯,猛然發現這其實都是我編出來的謊言,最後女友提出了分手。

我不知道自己哪根筋不對了,還是心理有了問題,我想知道,我為什麼會這麼做?

小寧

點評

蔣永的煩惱在於他通過編造自己慘敗的經歷來安慰他人,結果深陷其中,把編造當成自己真實的經歷,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寧願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幫助別人,屬於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特點。討好他人,是想獲得別人的接近,獲得別人的認可,討好的背後是對人際關係的渴望。蔣永自小就樂此不疲地去幫助他人:小時候是為打抱不平而打架,長大後是編造慘痛經歷來安慰他人。為獲得「接近他人機會」只能採用討好的方式,哪怕自我犧牲也要去幫助他人。正如他編造的故事都是比朋友遇到的困難更慘,甚至最後自己都相信自己是「慘」的。

建議蔣永接受心理諮詢,讓他能逐漸明白他為何要不停編造慘敗經歷來安慰他人,再讓他逐漸看到早年跟父母的關係,以便調整他的人際互動模式,改變現狀。

溫醫大附屬康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主治醫師 鄭天生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過需求層次理論,從低到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蔣永從助人的行為中收穫了滿足感,這滿足了他的自我實現需求。從行為的角度來說,助人獲得的滿足感會強化他助人的行為,他會變得更加喜歡助人。後來,蔣永發現助人變得困難了,他收穫不到滿足感,這使他懊惱。偶然間,蔣永發現編造故事表達對他人的感同身受能助人成功,從助人成功中他又收穫了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就成為了編造故事這種行為的強化物。為了獲得更多的滿足感,他就開始編造更多的故事。

雖然蔣永自己知道他安慰別人的故事都是假的,但是當他講故事的時候,故事的主體都是自己,當編造的故事多次與自我發生聯繫,蔣永對於自我的認知發生了偏差,他開始覺得自己講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

如果蔣永停止以自我為主體講故事,他的情況可能會有所緩解,但從根本上,他需要停止編造故事。蔣永需要了解到自己並不能處理所有的問題,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與自己的「無能」和解。

溫醫大附屬康寧醫院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中心 金彥伶

相關焦點

  • 小卡喬治為安東尼伸冤:他很出色但遭不公,媒體編造故事污衊他
    在剛剛結束的比賽中,洛杉磯快船以150比125大勝華盛頓奇才。在這場比賽中,卡哇伊-倫納德和保羅-喬治這兩位快船在休賽季得到的超級巨星同時展現了不錯的競技狀態,兩人得分同時超過了30分。而下一場比賽,快船於兩天後對陣好不容易走出頹勢,迎來三連勝的波特蘭開拓者。
  • 書上的兩個「真故事」,幾乎人盡皆知,其實全是刻意編造!
    語文書上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印象,甚至影響了一些小朋友們的人生,但是經過最近幾年的了解,發現語文書上的故事都是刻意捏造出來的,這就是什麼情況呢?首先第1個故事《長城磚》,這個故事出現在初一的語文書課本上,當時看完這一格式特別的感動,能夠了解到中國的航天技術。
  • 人而無信則不立!利用人的同情而編造故事謊言是否要嚴懲?
    劉先生說,他住的是老舊小區,業主電動車亂停的情況比較嚴重,大家都是這樣充電的,之所以發生觸電,是因為下大雨,電瓶漏電把小偷電死了。利用人的同情心,造就一個很「吸睛」有爭論的話題,讓看到的人都樂意奉上三言兩語,甚至有人站在法律的角度探討法院「調解」的是與非。
  • 倫納德首次回應:舅舅的事情我不知道,人們每天都在編造故事
    NBA常規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今天的比賽都非常的有看點,但是,快船當家球星倫納德卻深陷流言蜚語當中!就在日前,一名記者爆料倫納德團隊和他的舅舅向湖人提出索要房子飛機股權現金的無理要求,如果湖人答應,倫納德就加盟湖人的消息,此消息一出,也是在NBA引起了軒然大波,讓倫納德遭到了無數的質疑,這一件事也是鬧得沸沸揚揚,都在好奇,倫納德到底有沒有向湖人提出這樣的消息?
  • 陷入焦慮、恐懼的循環困局,怎麼破?心理學家3步教你跳出來
    他才可以讓情感這樣一個高尚的東西,遠離金錢和保持純潔。」經常聽到有人說,人之所以會焦慮和擔憂,是沒有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卻總是想要很多。最近陷入失業和重新擇業迷茫期的我,正是被焦慮的情緒牢牢把握住無法自撥。
  • 歷史上最大的騙局,我們從小聽說過的故事,竟然是作者自己編造的
    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聽說過《狼來的》的故事:一個小孩幾次三番謊稱狼來了,讓別人來救自己,但是,實際上他只是出於好玩,根本沒有狼。慢慢地,人們對他失去了信任,等到狼真的來了的時候,便沒有人再來救他了。
  • 小故事大道理:陷入困境中章魚的故事,孩子若害羞不自信,收藏吧
    在他意識到這一點之前,他把自己綁成了一個巨大的結,他動不了了。他用盡全力想掙脫,但沒有用。最後,儘管,被人看見卻陷入了這樣的混亂之中,他感到非常尷尬。他不得不向路過的魚求助。許多魚遊過去,無視他,但是一條非常善良的小魚幫助他解開了所有吸盤的觸角。當他終於被釋放時,章魚感到如釋重負,但是他太害羞了,不敢和小魚說話,也不敢和他交朋友。他只是簡單地感謝了那條魚,很快就遊走了。
  • 社評:英媒編造的「中國監獄故事」太假了
    蹊蹺的是,最早報導這件事的就是韓飛龍自己。環球時報記者迅速採訪了相關的那家浙江生產商,那是一家高度開放、看不出有任何嚴格安保措施的印務公司。該公司斷然否認了相關指控。星期一中國外交部也否認了上海青浦監獄存在外籍罪犯強制勞動的情況。這個故事太像小說或電影裡的情節了,而西方當下的語境很歡迎這樣的故事。
  • 給自己編造一個「偉大」的謊言吧!
    從幻想開始,為自己的未來編一些故事,描繪出你自己希望成為的人物。我記得女兒瑪吉12歲的時候參加學校的詩歌朗誦活動,班上的所有學生都必須寫一首「謊言詩」,來歌頌自己有多麼偉大。他們可以在詩中編造謊言,用難以置信的詞語把自己描繪得無比出色。當那些「謊言詩」在我耳畔迴響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正在做的事情與施瓦辛格勾畫自我形象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在描繪一幅未來的圖景。通過對自己「撒謊」,創造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
  • 繼川普之後,其兒子又在此基礎上編造故事
    而直到現在,這些以川普為首的人還在不斷地編造一些虛假的消息,扭曲事實的真相。前段時間,川普的女兒伊萬卡為川普不戴口罩在大眾面前開脫。最近川普的二兒子埃裡克又為川普編造故事,這還真的是一家人。而顯然不管是伊萬卡還是埃裡克,他們都只是一個目的,挽回自己父親在美國民眾面前的形象,將世界眾人的注意力從自己父親身上分散開來,好讓父親為此後的總統大選以及更加繁榮昌盛的美國做出更充足的準備。
  • 「思維的盒子」你跳的出來嗎?
    在講「思維的盒子」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故事,這是一堂在史丹福大學的課堂上,一位教授給了班上14個小組各一個裝有5美元的信封,作為啟動基金。學生們有四天時間去思考如何完成任務,但當他們一旦打開信封,就代表任務啟動,他們必須在2小時之內用這5美元賺到儘可能多的錢。
  • 「越陳越香」究竟是編造出來的故事還是真的存在?
    從那開始,臺灣同胞編就出了一套「越陳越香,老茶珍貴」的數據出來。將香港庫存大量的倉茶託高價賣出。由於大陸民眾對普洱茶的概念一直都是低等粗茶/邊銷茶概念,對普洱茶認識很淺,卻在很短時間內,被編造出來的普洱陳茶所謂諸多藥用功效所迷惑,進而幫助炒作。使得老倉茶地位得到空前提升,並高價難求。
  • 因果故事~患重病一命嗚呼,突然從棺材裡跳出來!
    有一年,王錫正是五十歲的時候,患了一場大病,已經全身冰冷,一命嗚呼,正當他的家人悲哀啼哭忙著辦理喪事,忽然王錫呀的一聲,從棺材裡跳將起來,弄得全家的人,不由得驚喜交集。  王錫復活以後,對人家講述死後經歷的情形說:「我病中看到兩個差役來,說衙門裡喚你。
  • 古希臘文明是「文藝復興」後的人們編造出來的?
    還有一種可能是古希臘史只是一個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古希臘文明只是一個「幽靈」。所有的歐洲人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麼個東西存在,所以無從談起。這表明培根先生沒有錯,一千年裡歐洲人之所以不談古希臘是因為沒有這個東西,古希臘文明是「文藝復興」之後的人們編造出來的。這樣的表述驚世駭俗,然而卻最接近真相。
  • 能自己從精靈球裡跑出來的神奇寶貝,最後一隻跳出來就攻擊主人!
    精靈球是神奇寶貝世界的黑科技,能將神奇寶貝收服到其中,改變神奇寶貝的思想,讓其服從擁有精靈球歸屬權的訓練家,按常理來講,釋放神奇寶貝出來需要主人按精靈球上的按鈕,神奇寶貝是沒辦法憑藉自己的力量離開精靈球的,但偏偏動畫中有幾隻不一般的神奇寶貝動不動就自己從精靈球裡跳出來,接下來就一起盤點一下吧
  • 故事跳出來!來廣少圖看奇妙的立體書展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黃韻箏  9月1日-25日,「書頁裡『跳』出來的中國故事——中國原創立體書展覽」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以下簡稱「廣少圖」)展覽館展出。該展覽由廣少圖和北京創藝屋聯合主辦,這也是該館連續第三年舉辦立體書展,為青少年揭秘奇妙的立體書。
  • 《史記》中一大漏洞,我們從小聽過的故事,竟然是司馬遷編造的
    武品文史|文【本文共 2134個字,11 張圖片】《史記》中一大漏洞,我們從小聽過的故事,竟然是司馬遷編造的,但是我要告訴你,太子犯法這個故事,其實是假的。那就算會文王也是在22歲的時候行禮,往前倒退20年也就二周歲,算成周歲就是一歲,一周歲的小孩他能犯什麼法?所以這個記載呢不可信。四、真實意圖那麼「太子犯法」的故事是不是完全就是虛構的呢?也不見得。
  • 那麼一切全都細思極恐,他將會陷入極大的驚恐與不安中!
    不對!不可能!他分明是那方魔頭的私生子,出身來歷都有據可考,怎麼能是一萬三千多年前的人物?這些是幻覺,是假象,是陰謀。懸空寺大苦發出這樣瘋狂的聲音。此次他也隨著那老和尚一同前來,此時見到了道始天王記憶中的封林晩,最受刺激不過。假如道始天王的記憶是真的。
  • 微信小遊戲」跳一跳」成績老上不去,於是有人想了兩個辦法
    【ALENG 自媒體】1月15日午間消息,當下紅得發紫的微信小遊戲「跳一跳」讓大家又愛又恨。愛的是這如此簡單的一個小遊戲居然能夠這麼粘人,讓多少人熬夜趴被窩不知不覺一直「跳」到天亮;恨的是有人發現自己熬夜跳,都跳到黑眼圈出來了,成績就是上不去,我該怎麼辦?!
  • 首要任務是誘騙公眾相信謊言時,西方媒體編造中國的「迷人故事」
    《明鏡周刊》承認,就在本月,雷洛秀斯憑藉講述一名敘利亞少年的「迷人故事」。 本月初,又獲德國年度記者獎,因為他講述了一個敘述敘利亞青少年的故事,「編造了故事並發明了主角」。名利雙收的誘惑,能將雷洛秀斯的造假之舉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