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遊玩,3歲的孩子想小便廁所又太遠,你會讓孩子就地解決嗎?

2020-12-20 燈火dh闌珊

帶著5歲以下的孩子出門,最怕的是什麼?是孩子突然尿急,卻找不到廁所。

曾經有過幾次,帶著孩子出門在外,孩子玩的時候太嗨,會忘記上廁所,等到玩累了,突然說要去廁所,這時候開始抓狂找廁所,那種又怕憋著孩子、又擔心廁所太遠的緊張,才是真的讓人心焦啊。

可是怎麼辦呢?孩子畢竟小,即使做足了準備工作,也還是有疏忽的地方,這大概就是孩子給父母留的功課吧,讓成為父母的我們,常常不自覺擔憂。

昨天看到一則消息,一對夫妻帶著兒子和朋友在景區遊玩時,其中一名母親與別人發生爭執,摔落了懸崖,生命無礙,但身體至今仍在漫長的康復中。

當事人各執一詞,一邊說是被對方推下懸崖,一邊說是她自己站立不穩掉落懸崖,具體情況我們還不得而知,但事件的起因,其實只是因為這對夫妻的兒子,一個3歲的孩子憋不住,在景區裡撒了一次尿。

摔下懸崖的母親名叫盧麗娜,她和家人、朋友在一起遊玩,卻沒注意3歲的兒子直接尿了出來。

孩子隨地大小便是不文明的,盧麗娜聽到有人指責孩子,才發現孩子已經尿完了,只好教育孩子下次要記得提前說。

可是那對指責孩子的夫妻,依舊不依不饒,從孩子的行為上升到父母的教養,最後雙方發生了劇烈的爭吵、肢體衝突,最終在互相推搡中,盧麗娜摔下了懸崖。

剛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嚇了一跳,母親在3歲兒子面前掉落懸崖,這會給孩子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啊。孩子眼睜睜看著母親摔下去,那一刻孩子的心裡,應該只有恐懼和害怕吧。

事情已經過去四個多月,當事人雙方依然在爭吵、協商,還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希望受傷的母親早日康復吧,身體的傷可以養好,心裡的陰影卻需要時間填補,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雖然在這件事裡,誰對誰錯還無法說清,但我還是覺得,成年人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1)對指責孩子的夫妻說:

3歲孩子的行為如果是故意的,在公共場合故意搗亂,旁人的說教和指責都會讓父母難堪,父母也應該會及時調整,更好地照顧孩子不打擾到別人。

但如果孩子並非有心,也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我們是不是可以寬容一點,不要咄咄逼人。

這個新聞中,一開始指責孩子隨地小便的夫妻,顯然並沒有克制自己的情緒,教育完孩子又接著教育大人,甚至在孩子母親發生爭吵後,對方的妻子竟然一腳把孩子踢趴在臺階上。

這是在懸崖邊上啊,孩子如果一不小心掉落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但顯然,那對夫妻並沒有控制情緒,並且把對大人的怨恨發洩在3歲孩子身上,差點釀成悲劇。

(2)對孩子的母親說:

在這件事裡,盧麗娜摔下懸崖,至今還在治療。她無疑是受害者,但這個傷害到底是自己造成的還是別人造成的,每個人都有判斷。

我只是覺得後怕和可惜,如果當時,帶著孩子的母親能稍微冷靜一點,如果當時她能控制一下情緒,多關注一點孩子,及時安撫孩子,遠離對方的無理取鬧,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自己和孩子也不會受傷害。

(3)對所有父母說:

孩子是甜蜜的負擔,成為父母后,我們的身份在升級,思想更不能停滯。

很多時候,壞情緒就像一個惡魔,潛伏在我們的身體裡,也許我們無法克制壞情緒的起伏,但我們也不能放任惡魔伺機作亂。

當我們出門在外,尤其是帶著孩子的時候,既不可以掉以輕心,時刻都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也不能隨心所欲,任由壞情緒蔓延。因為有的時候,意外就在一念之間。

剛好今天看到一個關於情緒的報告: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經說過,研究表明,情緒失控如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那時候的智商和理性都為零,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

為了我們自己,為了孩子,為了不受傷害,當你覺得情緒即將爆發的時候,不妨在心裡默念12秒,只需要控制12秒,也許一切就都可以風平浪靜了。

當然,可以的話,儘量給孩子可能尿急的情況多準備一點,紙尿褲、塑膠袋、便攜小馬桶,所謂「包裡備著心裡不慌」,誰讓我們是帶著小毛孩的父母呢。

共勉。

相關焦點

  • 外出遊玩,3歲的孩子想小便廁所又太遠,你會讓孩子就地解決嗎?
    帶著5歲以下的孩子出門,最怕的是什麼?是孩子突然尿急,卻找不到廁所。曾經有過幾次,帶著孩子出門在外,孩子玩的時候太嗨,會忘記上廁所,等到玩累了,突然說要去廁所,這時候開始抓狂找廁所,那種又怕憋著孩子、又擔心廁所太遠的緊張,才是真的讓人心焦啊。
  • 外出旅遊路上孩子想上廁所,是讓他就地解決?路邊?草叢?
    暑假馬上就要到了,有的爸爸媽媽喜歡趁著暑假帶著寶寶去旅遊或者是帶著寶寶去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個時期除了要做好防護消毒,保暖防曬等問題,最經常遇到的就是寶寶忍不住想要上廁所了,特別是這種2到4歲的寶寶,已經告別紙尿褲了,或者是寶寶正在戒紙尿褲的過程中,要培養好寶寶上廁所的習慣,他才會不尿褲子或者是拉在褲子裡面
  • 美3歲女童被拒絕使用飛機廁所「就地解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6月16日報導,當地時間13日,美國一名3歲的小女孩因被空姐拒絕使用飛機上的廁所,無奈之下只好在座位上「解決」。事後,該航空公司向女孩的母親公開致歉,並賠償損失。據悉,該航班從甘迺迪國際機場出發,飛往波士頓。
  • 單獨帶3歲兒子逛街寶媽想上廁所,會帶兒子進女衛生間嗎?
    單獨帶3歲兒子逛街寶媽想上廁所,會帶兒子進女衛生間嗎?三歲的男寶,其實他已經對性別有了一點點認識,他已經知道男孩子要去男廁,女孩子要去女廁,當時我記得帶他跟我一同進去女廁所前,他跟我說一句:「媽媽,我是男孩子,不能上女廁所。」我聽到後跟他說:「是的,你是男生要去男廁,媽媽是女生要去女廁,但現在是媽媽要去,但沒有人看管著你,你一個人在外面,媽媽聽不到你的聲音會不放心,你跟著媽媽進去廁所,在廁所外面等媽媽,隨時回應媽媽。」
  • 一位45歲女人口述:農村婆婆心疼水,小便不衝廁所,我用3招解決
    1、好心提醒婆婆衝廁所。我今年45歲了,和老公結婚20年,婆婆也70歲了,如果不是因為情況特殊那我自然不會選擇和婆婆在一起生活。畢竟婆媳本身就是水火不容,可是婆婆去年的時候腿給摔骨折了,做完手術後就一直在我家休養,我也是那種仁至義盡的兒媳。
  • 家長送孩子幼兒園,竟然在幼兒園門口小便!
    我接著出來在幼兒園門口大概幾步遠的距離。看見一個年紀輕輕的媽媽送兒子來上學。這個時候他媽媽說:寶寶你尿一下吧。接著拉著孩子走到牆邊脫褲子直接尿了。更可笑的是他的小孩不大應該上小班,他尿完竟然不提褲子在那扭來扭去。旁邊來來回回送孩子的家長絡繹不絕。他們娘倆竟然沒有覺得不好意思。 我真的覺得是家長的錯。在家裡為什麼不讓孩子小便?在幼兒園門口完全可以讓孩子去教室上廁所,或者到旁邊公共廁所?
  • 女子和情人外出遊玩,把3歲女兒放住所,回來後屋內一股臭味
    孩子是父母的掌心寶,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在嘴裡怕化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心大及心狠不負責任的父母,會做出一些讓人可怕和意外的事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可惡的母親,是怎麼帶著孩子,發生了可怕的事情的?不久前,法國有位名叫珍妮的二十歲女子,她帶著3歲的女兒,和一名二十多歲的男子交往,交往幾個月,珍妮帶著女兒和情人出入各種場所,也完全不顧只有三歲女兒的感受,有時珍妮男友還灌啤酒女兒喝。這種荒唐事情後,珍妮竟然只顧玩自己的,完全不把女兒放心裡。
  • 總是想上廁所,一緊張就想小便?竟是身體出現這些問題鬧的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出現排便方面的問題,每天老是想上廁所,稍微一緊張就會產生尿意。這種問題困擾了很多人,尤其是在夜裡,頻繁的起床上廁所,會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休息,導致人們第2天上班的時候沒有精力。老想上廁所,一緊張就想小便,這些問題大多與人體以下幾種疾病有著直接的關係:1、腸易激綜合症:這種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人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飲食,經常吃一些對健康不利的食物,例如含糖量高的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油膩的食物等,這些食物吃了之後,由於很難消化,因此會引起人們消化系統的問題
  • 孩子五歲了還尿褲子 這個現象正常嗎
    5歲孩子還尿褲子,正常嗎?近日,市區有位媽媽因為兒子的「問題」多次和本報6138熱線聯繫,她想問問專家,該怎樣糾正孩子老是尿褲子的現象,還想知道有沒有孩子有類似情況的家長可以分享經驗。  媽媽「子曰」為兒子而來,兒子不聽話、做事慢,還有件讓她不太好意思說的事——尿褲子。  浩浩3歲上的幼兒園,上幼兒園前那個暑假,爸爸媽媽開始訓練他拉大小便,以前都是穿紙尿褲。那段時間,浩浩都不會拉溼褲子,有時候晚上有尿,還會叫大人,或者自己去拉小便。  上幼兒園後,開始尿褲子了。第一學期,幾乎天天拉。
  • 男童公車上當眾小便,網友:咱也不敢罵,罵就還是孩子
    公交線線長表示,遇孩子尿急可以跟公交司機溝通解決。實在來不及,車上也有塑膠袋和垃圾桶。孩子在公交車上大小便的事件很多:2019年6月,北京109路公交車上,有老人帶小馬桶和塑膠袋讓孩子在公交車後排大便,車上頓時臭味燻天,引周圍乘客不滿。有乘客便上前說了老夫妻兩句,沒想到老夫妻立馬反懟「只是個孩子難道不能體諒一下嗎?」
  • 把水果放進塑料瓶裡,解決了帶孩子外出旅行的大困擾,太實用了!
    家裡有小孩的都會經常帶孩子外出遊玩,野餐踏青的時候都會帶一些水果食物,袋裝的食物還好攜帶。可是一些需要清洗的水果就不好帶了,容易壓爛或者弄髒。用塑膠袋裝著很不方便,相信很多家庭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其實只需要一個塑料瓶就可以解決這個煩惱,今天就教大家一個塑料瓶變廢為寶的小竅門,一起來跟我學習一下吧!
  • 孩子尿急在商場內小便 媽媽沒清理尿漬就離去
    方便結束,該女子帶著孩子揚長而去,留下一地尿液。「二樓就有衛生間,為什麼不帶孩子去,就算來不及,能否在事後,清理一下尿漬?」目擊這一情況,本 報雙V記者給晚報新聞熱線來電。  本報雙V記者「崗崗的魚寶寶」說,那個孩子大概兩三歲,就地方便時,過往的人很多,但沒有人上前提醒,也沒看到商場工作人員來阻止。逛商場的人很多,不少人看到了地上的尿液,就避讓一下,沒看到的就踩了上去。
  • 女性小便之後用紙擦好嗎?看過婦科專家的講述,你會恍然大悟
    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統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平時的生活習慣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比如說在上廁所之後的行為。男性在小便之後並不需要利用紙來擦,只要抖一抖就可以了,但是女性卻沒有辦法這樣做,只能用紙巾去擦拭,不然會沾上很多的尿液,會導致私密部位特別的不舒服。
  • 4歲孩子,夜裡用紙尿褲,要不要斷呢?太該斷了
    我家雙胞胎,是2歲多徹底斷了紙尿褲的。孩子4歲,夜裡用紙尿褲,要不要斷呢?太該斷了。不把尿,2歲多會清楚表達,白天去掉了紙尿褲,上幼兒園的問題順利解決了,那晚上呢?打個比方:孩子在家已經可以脫了紙尿褲了,但是外出遊玩時候又穿上。出門時間長些,或者半天,或者一天。孩子回家又會幾天容易尿身上,為什麼呢?孩子不適應啦。本來4歲孩子白天完全不用紙尿褲,能溝通,聽得懂,也能控制了,結果晚上讓他自己順其自然,給他穿上紙尿褲。這時候肯定不適應。等於孩子是穿了4年紙尿褲呀!
  • 曾經的「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都就地解決,23歲終懶死家中
    隨著楊鎖一天天的長大,他的父母也再與他漸行漸遠,楊鎖13歲時,其父親患肝癌去世,18歲時其母親也因勞累過度撒手人寰,失去雙親的楊鎖命運開始了巨大的轉變。回到家中的楊鎖甚至連出門上廁所都懶得動,直接在家裡刨個坑就地解決完一埋了事,冬天時為了取暖就將家裡的木質桌椅砍成柴火直接在客廳點著,將「懶」字進行到底。
  • 把水果放進塑料瓶裡,解決了帶孩子外出旅行的大困擾,太實用了
    2020-05-08 14:15:18 來源: 良雅蕊生活 舉報   家裡有小孩的都會經常帶孩子外出遊玩
  • 高顏值+可移動性,移動高科技廁所完美解決你的外出尷尬!
    劃重點:移動科技廁所來襲,高顏值+可移動,完美解決你的外出尷尬!當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時,一旦水喝多了,或者鬧肚子,一時半會找不到公共廁所,怎麼辦?也許有朋友會說,找個隱蔽的地方就地解決唄!你我都是有素質的社會人,隨便找個小角落方便,這麼不雅觀的事你做得出來嗎?在戶外找廁所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世界性難題。
  • 3歲多的孩子,還在穿紙尿褲,有問題嗎?
    今年不乖3歲了,根本就不用怎麼訓練,什麼方法、繪本都不用,尿溼不到5次褲子,就學會上廁所了,簡直太省心了。上個價值哈:在如廁訓練這個問題上,美國育兒權威西爾斯博士明確表示:晚訓練比早訓練好。3歲多孩子穿紙尿褲的優點:1、隱私意識:在小區玩耍時,我見過太多次孩子直接在草叢上、路邊大小便的情景,我真的不忍直視,太尷尬了。
  • 三歲四歲的孩子,家長要半夜叫醒娃去廁所?這方法讓孩子減少尿床
    但是這真的有必要嗎?半夜叫醒孩子小便可能會有以下影響1、延遲孩子學會自主如廁的時間在某些情況下,家長半夜叫醒孩子去小便,確實可以保持床鋪的乾燥,但實際上,孩子卻沒有從中受益,孩子學不到任何東西。孩子在膀胱充盈之前就將其排空,這使得孩子很難了解膀胱充盈的感覺。也就是說,孩子可能體會不到膀胱充盈的尿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去尿尿。而且有腦科學家統計,大部分孩子都不會記得在夜晚被叫醒去上廁所的經歷,他們沒有任何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