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臺灣「中時電子報」2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新年談話充斥競選語言,顯示即使遭到「九合一」選舉的重大挫敗,蔡英文仍然拒絕承認她領導的方向有錯誤,並且企圖制約臺北市和國民黨15個執政縣市和對岸的城市交流。
文章說,蔡英文的新年談話強調「九合一」選舉結果,不代表臺灣基層想要放棄「主權」、在「主權」上做出退讓,並以非洲豬瘟批評大陸。面對兩岸關係緊繃且論述不被民眾接受的困境,蔡英文仍堅持繼續依照零和對抗的邏輯,提出「四個必須」,呼籲「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必須尊重2300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方式處理兩岸間的歧異,必須是「政府跟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
但蔡英文如此嚴厲的陳述,卻被臺北市長柯文哲一句神回應「元旦為什麼講豬瘟?」,剎那間破了功。柯P說彼此有善意比較重要,心裡都有芥蒂,講什麼也沒有用。柯提「兩岸一家親」,蔡英文卻用「中國」代替「中國大陸」。
誠如柯P所言,「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在臺灣都被標籤化,沒事都要拿出來講一講。蔡英文將「人進得來、貨賣得出去」的小市民心願無限上綱成放棄或退讓「主權」,再度槓上席捲全臺的「韓流」思潮。尤其蔡當局將「九二共識」汙名化的邏輯,不但小市民聽不懂,淺綠支持者也不買帳。
兩岸兩會的協商機制在馬當局時代運作良好,民進黨拒絕「九二共識」,造成「兩會」機制中斷,蔡當局已丟了5個「邦交國」,也無法參與世衛組織等聯合國功能性機構,蔡英文卻想把兩岸關係倒退的責任和後果全推給對岸。這套說詞自民進黨重返執政至今,不停對全民疲勞轟炸,「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已證明選民不接受這說法,不料敗選後,蔡英文還是不改。
蔡英文提出要建立民生、資訊和民主安全等「三道防護網」,指控對岸在防疫上的不當作為、假訊息泛濫、破壞臺灣民主等,要求兩岸政治對話必須有臺灣人民的參與跟監督。問題是兩岸協商從來不缺民意監督,相反地,民進黨假監督之名,導致「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難產,卡住服貿、貨貿協議,使得佔臺灣7成的服務業無法藉由大陸市場轉型成亞太營運中心。如果民進黨繼續站在民意的對立面,未來臺灣「全民最大黨」依然會是「討厭民進黨」。
兩岸服貿協議僅是經貿談判的性質,就被太陽花學運扭曲成是侵犯「主權」的政治協議;兩岸政治協商根本沒有啟動,民進黨動輒將經貿協商上綱成主權談判,這套恐嚇民眾的話術真能再拿來當選舉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