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左右將會公布本科提前批志願錄取情況,屆時會有一部分人選擇去上大學,有的人也會選擇去復讀,不管是選擇哪種方式,對於考生來說,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
已經陸續有家長考生留言:如果被高校錄取後不去讀大學,會有什麼後果?
部分省份或地區對於被錄取不去讀上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甚至會直接停止錄取,或減少明年的志願填報數量。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
比如,《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就明確指出——
對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願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
對錄取後不入學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願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
考生失信事實將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拒絕錄取失信考生;
今後,逐步將考生誠信記錄在其他國家教育考試和招生錄取中聯網使用,並面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後,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願、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後,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於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
一般來說高校學籍都是在開學時進行註冊的,但總會有人為疏忽,即使本人沒有前去報到,仍然被註冊了學籍。如果復讀後考上了另一所大學,很可能會出現兩個學籍。到那時,就非常麻煩了,很可能自己讀了四年大學,最後畢不了業,拿不到學位證。
雖說現在全國高校學籍系統是聯網和統一的,但誰也不敢保證沒有意外發生。所以最好在開學之前給錄取你的高校招生辦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你不去報到的意向,確保你的大學學籍不會被註冊。
Tips:放棄錄取資格,對復讀到底有沒有影響?會不會被錄取學校因誠信缺失不錄取考生?略有影響,影響不大。
(1)如果因為考生被錄取不去就讀,影響高考生復讀的話,那麼全國每年就不會有那麼多復讀生了。而且近年來,很多高考狀元就是往屆生,因為不甘心才選擇復讀的。如果復讀不錄取高考生,那豈不是一考定終身,違背教育公平的原則。
(2)復讀對高考生有哪些影響?部分省份明確規定,如果高考生被大學錄取後,又不去報導浪費高考招生名額,將其計入誠信檔案。同一考分報考同一院校同一專業,優先錄取應屆生。其他無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