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陽光彩虹小白馬》和《我怎麼這麼好看》之後,某音前些天又火了一首大張偉神曲《我是一顆跳跳糖》。
說來也怪,大張偉自2018年之後發行的新歌基本都能成為抖音熱門BGM。像《我是一顆跳跳糖》、《我怎麼這麼好看》這樣堪稱中國江南style的「神曲」,被廣大網友應用到各種搞笑視頻中,讓這些作品幾乎成為人人皆知的「佳作」。
魔性的節奏,搞怪的唱腔,略顯低級趣味的歌詞,大張偉一首首為快樂而生的作品不斷衝擊著人們的三觀,這些作品也讓他成為了確確實實的「流量級」歌手。
「功名利祿」到來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人們的冷嘲熱諷。說是為了給聽眾帶來快樂,當然他也確實為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但我們對他的認識,有時還停留在他到底是不是一個歌手。
不能說雅俗共賞,也不能說他的作品是俗不可耐,但總感覺這樣的音樂是不是有點「不太正經」。
大張偉的作品幾乎所有人都在聽,聽完也大多都是呵呵一笑。沒有人會說自己喜歡聽的歌手是大張偉,也沒有人願意去說,那總讓人覺得會丟了面子,會讓人覺得自己的品味僅止步於此,所以冥冥中人們對大張偉就形成了一種貶低。
撇開作品不談,大張偉在公眾面前的表現也讓許多「正經人」覺得不太舒服。能說會道的他參加過很多綜藝節目,有他出現的節目從來不會冷場,「段子手大張偉」成了他另一個有名的標籤。
大張偉幽默,脾氣卻並不太友好,有時候碰到不服氣的人,無論是誰,看不慣就敢懟。比如在最近很火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中,大張偉敢當眾懟專業樂迷,當眾懟盤尼西林主唱「為什麼這麼裝」。也許很多人看他不順眼,但他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大實話,這點非常令我佩服。
與大張偉有關的不得不提的另一件負面新聞就是假唱,他在春晚上的一首《倍兒爽》曾引起一時風潮,但春晚假唱的新聞也極度登上微博熱搜。但令人欣慰的是,他是唯一一個敢承認自己假唱的選手,就衝這點,夠爺們。
神經質的音樂,神經質的做派讓大張偉被公眾烙上「不太正經」的標籤,但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大張偉曾經也做過正經八百的朋克搖滾樂。
1998年,14歲的大張偉和初中同學在酒吧演出,被"新蜂音樂"的老闆紅楓發現,中國第一隻未成年搖滾樂隊「花兒樂隊」成立。
1999年1月,花兒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唱片《幸福的旁邊》,這張唱片的發行在當時搖滾圈引起很大的反響,幾個未成年的孩子竟然玩朋克搖滾,還能把唱片做的這么正派。
與此同時,北京還崛起了一大批國搖,大多為重金屬或朋克樂隊。當時有媒體將花兒樂隊和超級市場、新褲子、清醒、地下嬰兒、麥田守望者放到一起,並稱為「北京新浪潮」,那曾經是花兒樂隊的巔峰。
99年花兒發行的第二張同名唱片,其中收錄的佳作《靜止》至今仍是不過時的經典,有媒體甚至把這首歌列入了中國搖滾樂發展史。
花兒的輝煌沒過多久,大眾的審美出現變化,他們做的唱片賣不出去了。大張偉把嘻唰唰的詞曲給樂隊看,問道「唱不唱,唱了就能火」,最終樂隊還是妥協了,大張偉從此開始了他的神經質之旅。
再後來樂隊因為一些問題解散,大張偉單飛,「哭笑式作品」也慢慢成了他的風格,這種風格讓他成為了人盡皆知的歌手,也讓他受到很多鄙夷。
2018年大張偉曾參加過一檔音樂綜藝《即刻電音》,很多學員嘲笑他不懂電音,但當他展現出自己的音樂素養,很多人都沉默了。記得他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堅持過,但我們已經不是當時的我們」。
《樂隊的夏天》上,大張偉作為超級樂迷說過很多話,除了必不可少段子,還有他對音樂真正的理解。當我看到他為了一首歌與現場評審爭得你死我活,才發現原來他對音樂這麼認真。
就像他說的,也許我們必須放棄一些東西,像不會再火的如今小眾朋克,像曾經的自己。就像他說的他只想為人們帶來更多的歡樂。
所以,音樂無罪,沒有低俗高雅之分,每一個唱歌的人都值得被稱為歌手,每一種音樂都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