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剽竊到精工,德國製造逆襲不易,曾一度是山寨代名詞

2020-12-12 浦江史地

德國的標籤有很多:二戰源頭、啤酒之鄉、足球強國、精工品質等等……不勝枚舉。

其中,德國精工品質,是最讓全球最刮目相看的。

今天的德國製造堪稱全球製造業頂級標杆,他們對於細節的把控更是精益求精,專注某一個領域或者產品,很少以價格競爭同行業產品,其關注的重點永遠是質量和價值。

事實上,在20世紀初,「德國製造」曾一度和中國製造一樣,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那就是低劣產品的代名詞。

那麼德國人是如何在百年時間實現了逆襲,並以嚴謹的設計和良好的品質,打造出來了德國製造的硬牌子?

抄襲

早在18世紀的時候,英國已經通工業革命,走到世界強國之列。

而那時的德國還只是一個地域概念,以農業為重的落後分裂的國家,工業遠不如大英帝國。

普法戰爭後,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成功統一了北德意志聯邦和巴伐利亞,建立德意志帝國。

此時的德國藉助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勢,將德國的魯爾區打造成了歐洲最大重工業區,鐵路、交通、運輸、鋼鐵、煤炭、機器製造、金屬加工得到迅猛發展。

短短時間內,德國達到中等規模以上的企業佔比全國六成以上。

如今很多德國企業都在抱怨其他國家仿冒他們產品。

可是200多年前,德國在工業之初的時候,尤其是在未統一國家之前,可是說是以竊取英國高端工業技術起家的。

那時的世界市場英國一家獨大,想在這樣強大的對手面前分一杯羹談何容易,要想在夾縫中得以生存,除了低端製造業和代加工外似乎無其他路可以走。

再加上德國資金和市場都非常欠缺,本國生產的產品質量也無法得到工業強國的認可。

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一直掌握著機械製造領域創新核心科技。

想要在製造業有所突破,就要解鎖其中關鍵秘密。

於是,德國很多商人使出渾身解數分批派人前往英國刺探,進行間諜活動,其中包括埃伯哈德.赫施、阿爾費雷德.克虜伯和哈尼尓兄弟等眾多大人物。

其中開創經濟間諜活動的要數布呂格爾曼。

布呂格爾曼委託朋友卡爾.阿爾伯雷西特.德利烏斯去英國學習製造水力紡紗機,多次嘗試後,德裡烏斯從英國帶回第一臺水力紡紗機和一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

很快德國第一家機器紡織廠賺大錢的消息,驚動了普魯士王國官方。之後由國家出資,組織大批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進行別有目的的商業考察旅行,任務就是讓英國人說出技術秘密。

直到19世紀中期,商業間諜使命才算成功結束,而這個時候的德國已經把英國、法國等先進國家的工業技術學了個遍。

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被源源不斷地運回德國國內。

因為欠缺技術工人,德國給技術移民的英國工人待遇非常優厚,並嚴格限定外國使團到到德國工廠內部參觀。

隨著德國進入工業化後,大量仿製英、法、美國的機器產品湧入世界市場,為了讓自己的產品銷售行情好,德國生產的產品一律打上英國製造的標籤,這對市場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這一惡劣行為觸怒了英國廠商,他們強烈指責德國仿製品破壞了英國產品的聲譽。

並在1887年 8 月 23 日的議會上修改了《商標法》,規定所有由德國出口到英國的物品都必須標明「德國製造」,藉此區別「德國製造」的劣質產品與英國的優質產品。

逆襲

在受到大國的霸凌後,德國製造陷入尷尬境地,仿冒無以為繼,卻要生存發展。痛定思痛下,他們決心生產屬於自己國家的品牌,期望一次改變德國在世界市場的舞臺上帶來的惡劣影響。

為了擺脫「德國製造」的侮辱性標籤,德國在完成原始積累後,開始將賺來的財富投資於研發和人才培養,循環往復促使德國產品品質逐步穩健提升。

德國克虜伯兵工廠

德國科學機構也緊密結合工業實踐,設立機械學校、植物學校、美術工藝學校和商業學校。

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質的勞動大軍和科技隊伍,極大的滿足了工業化發展的需要。在國家的大力建設下,教育強國成為德國經濟發展最大的資本,也是躋身列強的穩定保障。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製造的產品質量已經優於英國。從抄襲到超越,德國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打爛,但是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德國人對工業產品精益求精的追求,他們繼續精心打磨,不僅僅從製造方向發力,而且他們更是以人為本,為工業打造良好的社會基礎。

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只有擁有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讓工業最關鍵的環節-工人,更加安心打造品質。

畢竟飢餓帶來的只能是低層次的競爭,只有富足的社會才能讓人對生活和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二戰以後,德國建立了最為健全的社會福利體系,其中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事故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濟、住宅補助、子女補助和教育補助等,不同層次的社會保障項目幾乎覆蓋了所有階層的社會成員。

根據德國《聯邦休假法》規定,德國在崗工人每人每年至少擁有24個工作日帶薪休假,這還不包括雙休日和節假日,全年假日綜合總數超過150天。並且強制規定,工人每天工作不允許超過8小時,即便加班,之後也要縮短工作時間,以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

德國還有專門的賠償條款,用以保護員工不得被惡意解僱。一旦失業,會有完善的失業保障制度來為工人保駕護航。

時至今日,德國的各項福利制度依然位居世界榜首。

可以說,今天的德國製造品質,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

如今,作為國土面積僅有35.7萬平方公裡,人口8000多萬的國家,世界知名的國際化品牌就高達2300多個,其工業品牌,如奔馳、寶馬、阿迪達斯、彪馬、西門子、博世、戴姆勒、大眾等等,各個大名鼎鼎、如雷貫耳。

山寨無錯!

作為同樣靠模仿起家的日本,也是在二十世紀初開始全方位無死角的抄襲歐美產品,比起當初的德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造車業一直是反覆抄襲,直到後來吃透技術後,才開始創新。當日本的經濟衝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時,才擺脫「山寨」的稱號,這也是經過幾十年時間沉澱才做到的。

後來的韓國、臺灣都曾經是山寨品的輸出地。

我國改革開放後,這頂山寨的帽子也被強行扣在頭上。

因為任何國家或領域發展初期,都要經歷模仿再超越的軌跡一樣,中國從山寨大國到工業強國也經歷了非常多的坎坷。

但值得我們驕傲的是,中國僅用了三十年,就完成別人一百年的逆襲。

山寨終究不能長久,如今的中國已經慢慢脫去山寨的帽子。

讓世界對「中國製造」刮目相看。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申請專利數最多的國家,超過了四十年榜首的美國。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國高鐵,正以驚豔的技術震撼世界。

無論是車身、電腦、路軌、電路傳送,還是車體橋接,動力系統、列車頭型、震動緩衝、轉向架和降噪系統,都是我國技術人員通過不斷努力自主研發出來的。

有一種新的標準叫「中國標準」。無論德日的高鐵技術多麼領先,但對於中國標準而言,他們生產的高鐵在中國83%都不合格,因為他們造不出一臺和中國一樣安全、穩定、事故率極低的和諧號!

作為世界鋼材領跑者,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鋼材產量能夠超過中國河北唐山!早在2017年,中國鋼材產量就是日本的8倍,美國的10倍

中國鋼材早就不是人們印象中的質量低下,如今我國鋼材處於世界前五名的位置,所有鋼鐵品種都可以成產,高精煉材料和特殊性能材料都能研製。

美軍都在使用的大疆無人機也是中國科技公司出品,論起科技壟斷,大疆是唯一壟斷全球的科技巨頭。

與華為一樣,大疆也曾被美國政府制裁過,理由是「涉嫌洩密美國重要數據給中國,」禁止美軍在採購大疆產品。只可惜封殺後,美國再難找到一款可以替代的產品,無奈只能給大疆解封。

作為不能被替代的大疆無人機,正以超高性價比、獨立研發、堅持創新等優勢,佔領著越來越多的高端市場。

畢竟想在世界工業中獲取一席之地,必須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個過程企業要敢為人先,勇於創新、國家要重視人的價值,我們的工業才能走得更遠。

今天,德國的工業化之路依然值得我們借鑑學習,尤其是社會福利方面,良好社會保障才是工業穩健發展的基礎,也是未來工業之路升級的保障。

相關焦點

  • 「德國製造」曾經是價廉質劣的代名詞,為何如今成為世界的標杆?
    眾所周知,「中國製造」曾經一度被嘲諷山寨、劣質,但是現在Made in China享譽世界。現在德國貨就是質量的象徵,我們日常生活中就經常能接觸到「德國製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國製造的神話同樣充滿著坎坷和艱辛,說多了都是淚。
  • 「中國製造」這個詞語的含義已經到了重寫的時候,手機只是一個開始
    中國製造一路走過來,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過去很多年,中國製造一直是價格低廉,品質低劣,粗製濫造的代名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精良的德國和日本產品。很多人分析,中國企業目光短淺,想賺快錢,不重視產品質量,等等。有時候還上升到國民性問題,說中國人缺乏工匠精神,對待職業和產品,缺乏虔誠嚴謹的態度,等等。 對於這種批評,我一直不以為然。在市場條件下談民族性,是沒有意義的。
  • 中國包攬6項德國抄襲大獎,何時才能擺脫「中國山寨」?
    最近機械知網小編在網上衝浪時發現了一項令人尷尬的獎項——德國的「金鼻子剽竊獎」。 獎盃是一個長著金鼻子的黑色小矮人,以曝光那些憑藉嗅覺、最大膽的仿製企業。
  • 「山寨鼻祖」不是中國,它才是!臭名昭著山寨遍地?今還被崇拜
    一說到「山寨」兩個字,可能很多人都會率先想到中國。中國市場被稱作是「世界工廠」,從這個稱號中就能知曉,只有你想不到,絕對沒有在中國市場買不到的商品。在「山寨遍地」的中國市場中,假冒的鞋子被稱作是「莆田貨」,假冒的衣服等商品被稱作是「廣東產」等。
  • 盤點日本品牌的山寨之路
    早期日本的相機學足了徠卡的設計,誰曾想今日尼康、佳能等日本相機品牌已經與徠卡等德國大牌分庭抗禮了早期的日本製造並不像今天這般廣受歡迎,「點不著的火柴」、「高速上拋錨的汽車」……大量劣質的商品讓「made in japan」在日本國內也被嫌棄。之後,日本商家意識到單純的粗製濫造並不能真正贏得市場,憑藉仿造、低價銷售積累了一定財富的日本商家對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日本商品開始逐漸打響了名號。
  • 德國製造,曾是個侮辱性詞彙,為何現在是品質與信譽的代名詞
    作為全球的工業品製造基地,我們的產品一直以價格低廉著稱。但要說到產品品質,那還得數人家日本和德國。不信你看看當下銷量和口碑最好的汽車品牌,無一例外來自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德國,賓利、奧迪、保時捷、奔馳、寶馬、勞斯萊斯、邁巴赫這些世界名車,全是他們的傑作。
  • 家具:"德國製造"是精確與高品質的代名詞
    明天凌晨開賽的世界盃足球賽,將吸引無數目光投向舉辦地德國。很快,那裡將上演不少或驚喜或沮喪的悲喜劇,熱鬧將成為涵蓋所有情緒的主要氣氛。  就在這時,不妨讓我們冷靜地來欣賞一下德國冷靜的家具設計。
  • 德國人嚴謹、細緻的精神,讓「德國製造」成為品質的代名詞
    德國人素來以嚴謹、認真著稱,嚴謹到刻板的地步,甚至有時候表現得有點兒「愚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上海生活的朋友可能知道,上海的地鐵1號線是德國人設計的,2號線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我們設計2號線的時候,就發現德國有點兒「傻」,他們在1號線的每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進地鐵口要先踏上這三級臺階,然後再往下走。中國人就覺得這三級臺階設計得太蠢了,添了很多麻煩。另外,德國人根據地形地勢,在每個地鐵出口設計了一個轉彎,不直接連通室外。中國的設計師認為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這東西是可以節約的。
  • 油布包裡的德國製造
    為什麼人們會覺得德國貨質量好? 山寨起家的德國製造 事實上,「德國製造等於高質量」的歷史相當短暫。直到 20 世紀之前,德國人的形象也和「嚴謹」完全扯不上關係。 在許多中國人看來,語法複雜嚴密的德語就是德式嚴謹的明證。
  • 6項德國抄襲大獎被中國包攬,「中國山寨」何時擺脫?不做背鍋俠
    2019年的10個山寨作品獎項,全部被中國包攬,如今2020年中國再次包攬6項德國抄襲大獎,聽起來很諷刺,中國的作品是怎麼回事,一味地模仿、抄襲,仿佛已經成為慣例,甚至將「抄襲」的標籤貼在了中國的身上,這個鍋中國不願意背,「中國山寨」何時能夠擺脫呢?
  • 從KNIPEX工具看德國製造
    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都有著對德國製造的品質崇拜。德國品牌的BBA汽車在中國熱銷、德國機械在中國有良好口碑,對德國品質的崇拜甚至製造出青島德國下水道的油紙包神話。當然,神話是假的,但是德國製造品質卻是實實在在的。對於德國製造,北京作家薩蘇說過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 舒爾茲斯坦伯格鋼琴世界最大德國鋼琴製造商,擁有近200年製造史!
    從製造大師到皇室專屬——Gebr.Schulz & Sterinborgh的傳奇故事。下文部分摘錄自《斯坦伯格新A8全新系列德國製造!Schulz & Sterinborgh舒爾茲-斯坦伯格鋼琴(德國)美因茨Mainz工廠,全球大型德國鋼琴製造工廠之一》前序。
  • 源自德國精工科技,NICETECH耐斯特引領廚具品牌新潮流
    NICETECH耐斯特旗下的廚具產品,均以德國精工技術為依託。比如不鏽鋼蜂窩不粘鍋,採用德國純物理不粘技術,無化學塗層,健康安全。而鍋身採用多層複合工藝,一體而成,不僅導熱塊,而且導熱均勻,更加節能方便。
  • 日本近代工業從「山寨」起家
    實際上,從近代全球史維度看,「山寨」經常成為新興工業國「後發超越」先進工業國的一招「殺手鐧」,連已成為製造業大國的日本,也有相當長一段「山寨大國」的「黑歷史」。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遊走於「灰色地帶」的抄襲模仿固有短期利益,但從長遠看必然將面臨極限。不滿足於「山寨」現狀,而以其作為原始積累,力爭突破創新,才是從「山寨大國」進化到製造業大國強國的出路。
  • 分享會 | 匠心精神與德國製造
    分享會 | 匠心精神與德國製造在國際上,提到工匠精神,不少人很快會聯想到「德國製造」。德國人的嚴謹性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著實令人敬佩,德國製造的自動化、標準化和流程化水平之高令人讚嘆。去年,管理諮詢公司Globeone對中國消費者進行的「德國品牌形象」調查顯示,來自中國的受訪者對德國品牌有著非常正面的評價,87%的消費者都表示「非常喜歡」或「喜歡」德國品牌。那麼德國品牌的強大生命力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孕育出來的?為何德國產品可以成為質量與信譽的代名詞?
  • 三問「德國製造」
    新華網法蘭克福10月7日電(記者沈忠浩 饒博)大眾汽車尾氣排放醜聞將「德國製造(Made in Germany)」推上全球輿論的風口浪尖。「德國製造」是什麼?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一般來說,它不僅是德國商品包裝上對原產地的標註,更是產品質量與可靠性的代名詞,還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依據。
  • 中國要打破山寨的設定,「山寨」用英語怎麼說?
    說到網購,最近這幾個月小編發現,各種微信群聊現在都沒有需要砍價之類的了。記得之前「三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火爆的時候,群聊裡要砍價0元領的消息真的是層出不窮。最熱衷的應該就是家裡的各種親戚阿姨了,當然老媽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對於拼多多的熱愛,曾經讓小編一度出現馬霸霸已經要被黃蜀黍代替了的幻覺。
  • 它是精工「腦殘粉」打造的手錶品牌,性價居然高過本尊!
    事實上精工不僅有腦殘粉,而且他的腦殘粉還造出了比「精工」還要「精工」的手錶。如果想要了解其中原由,那麼我們接著往下看。服部時計店精工誕生19世紀末,那時名字叫做「服部時計店」,專門為別人代工生產腕錶。到了20世紀20年代之後,正式改名為「精工舍」,並開始生產自己品牌的腕錶。
  • (你好德國)說起「中國製造」,德國人最怕什麼?
    (原標題:(你好德國)說起「中國製造」,德國人最怕什麼?)) 這是19世紀末英國人率先使用的一個標籤用來警告人們不要購買質量低劣的德國貨從「山寨大國」到工業製造強國德國人花了125年時間而」Made
  • 耶魯校友談學術剽竊行為
    但是由於從小教育和生長環境沒有注重這一點的關係,中國的一部分學生並沒有辦法意識到剽竊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很容易在初到美國學習的一段時間之內觸犯到這個嚴肅的學術禁忌。中國學生群體本身也許並不應該被指責去承擔這種學術違規的所有責任,因為造成這一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社會對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教育的缺乏以及吹遍華夏大地的剽悍山寨風對社會風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