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鄉村廚師做宴席,大鍋菜和漿麵條做了兩大鍋,人們吃完還想吃

2020-12-17 鄉土河南

金秋時節,在河南三門峽靈寶大王鎮後地村,一場鄉村宴席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這場宴席主要是為了招待前來遊玩的客人,為了能夠讓大家吃的滿意,好幾位鄉村廚師從昨天就開始忙上了。

在做飯的現場,我們看到了三口冒著煙的大鐵鍋,這三口大鍋裡分別做著滷肉、大鍋菜和漿麵條,今天中午的飯菜這三樣是主角,因為它們是當地的特色美食。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滷煮,廚師開始從鍋裡往外撈肉,滷鍋裡有豬頭臉、豬大腸、方塊肉、豬心肺等等,這些肉有人愛吃熱的,有人愛吃涼的,廚師說還是放涼會好吃一些。

大鍋菜在各地有很多名字,比如雜燴菜、亂燉等等,食材隨季節變化而變化,但紅薯粉條是一年四季都必不可少,其他主菜秋天多用冬瓜,冬天則多用蘿蔔,然後還可以放豆腐、丸子、海帶、腐竹等等鄉村裡常見的食材。

今天這鍋大鍋菜,廚師放的料格外豐富,由於當地的涼粉很有名氣,所以不但放了油炸豆腐,還有大塊的涼粉漂在鍋面上,看著很有食慾。

除了滷肉和大鍋菜,還有這鍋稠糊糊的漿麵條,據廚師介紹,他們做漿麵條用的漿水,是做涼粉的副產品,漿水經發酵而成,漿味酸中帶香,做成的漿麵條也醇厚綿長。

漿麵條雖是一碗普通的小吃,可裡面紅蘿蔔、芹菜、鮮黃豆、海帶絲、豆腐、花生仁等等應有盡有,吃的時候還可以撒上很有鄉村特色的「芝麻鹽」,再來一勺辣子油,吃到嘴裡香味醉人,讓人吃完一碗還想再來一碗。

如今的人們吃膩了城市裡的大魚大肉,開始對一些兒時的味道留戀起來,像今天這場宴席,桌上有成盤的菜,但更多人還是願意多盛一碗大鍋菜和漿麵條,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是難得一遇的味道。攝影記錄|張春光。

相關焦點

  • 河南一山村做大鍋燴菜,一鍋放五十斤五花肉,六百人露天免費吃
    初冬時節,在河南鶴壁市太行山區的張家溝村,今年70歲的鄉村廚師康水海正掄著一根用木頭做成的鍋鏟,在一口大鐵鍋裡翻菜。深秋的太行山村異常美麗,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來村裡玩,村民康天平和蔡成全自籌資金幾千元,在村口支起了大鐵鍋,免費給村民和遊客做大鍋菜吃。
  • 農村廚師做大鍋菜,炒菜用上大鐵鍬,有人嫌棄有人愛
    陽春四月,在河南鶴壁市太行山區王家辿村,一位鄉村老廚師正拿著鐵鍬在一口大鍋裡翻菜,原來這裡正在舉辦慶祝香椿採摘的活動,這鍋大燴菜就是為了招待前來參加活動的一兩百名遊客。大燴菜在河南有很多叫法,比較常見的叫法是「大鍋菜」,特別是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走紅的幾個網紅大鍋菜,讓很多人對這種源於河南鄉村的「鄉土菜」逐漸熟悉起來,不過對於從河南農村走出來的人而言,大鍋菜是他們從小到大再熟悉不過的一碗菜。大鍋菜的叫法可能和做它用的鍋有關,通常都是一口大鐵鍋,要兩個人才能抱住的那種。
  • 河南宴席上的「滾蛋湯」,名字奇特味道鮮美,不知你們見過沒有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許多繁瑣的禮節已經被大大簡化了,但是在許多地區還流傳保留這當地特有的民俗。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河南農村宴席上的的一些美食趣聞。河南農村在家裡有紅事喜事的時候,都會大擺宴席宴請四方賓客,然後請上村子裡最會做飯的廚師,到家裡來為大家做酒宴。
  • 老公做的雜醬面真好吃,簡單又省事兒,每次做2大鍋才夠吃
    老公做的雜醬面真好吃,簡單又省事兒,每次做2大鍋才夠吃!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其實,這個是北方的習俗。我覺得這個意思是三伏天,天氣太熱了,食慾下降,要多做點好吃點補充營養,尤其是三伏時,已然過了立秋,更要開始加強營養,因為苦夏,有的人會變瘦。餃子、麵條、烙餅、攤雞蛋,都是人們喜歡的美食,北方人也很喜歡吃。
  • 河北鄉村喜宴:門口支5口大鍋,6個大廚做400盤菜200人同吃!
    在河北東北部的鄉村,誰家有個大事兒小情,都喜歡把鄉村廚師隊請到家裡來。最近參加一個親戚的姑娘回門宴,發現農村喜事才叫熱鬧有氣氛,一早,廚師隊就在門口支起了5口大鍋。中午是正席,來的親朋好友多,主人家計劃坐25桌,一桌8個人,6個大廚神速般做出了400盤菜供200人同吃。
  • 一天燒9場宴席!鄉村廚師走俏 約他至少要提前半年
    為了隨時答覆訂酒席信息,他還把筆記本做了備份,辦公室一本,家裡一本。  東東師傅現在已有一個20人的團隊,但是還是燒酒席還是忙不過來。  一天要燒9場宴席  「好吃,好吃!樣貌也一點不比酒店差!」3月25日,海寧市斜橋鎮西橫港橋的一戶人家在擺婚宴。這場婚宴的酒席布置用心,菜餚色香味俱全,引得賓客頻頻誇讚。
  • 河南人氣大鍋菜,一口大鍋燉10幾種菜,10塊錢管飽每天數百人來吃
    在北方農村生活的人都吃過大鍋菜,大鍋菜,顧名思義就是用大鍋燉的菜,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小炒很容易涼透,用大鍋燉出來的菜,熱熱乎乎各種蔬菜匯集到一起,口味也不錯,而且方便省事兒。一般都是家裡有事兒的時候會燉大鍋菜吃,做大鍋菜用的食材一般都是白菜,土豆,粉條,海帶,腐竹這一類適合做燉菜的蔬菜,為了提高大鍋菜的口感也會放上肉,一般都是肥肉相間的,甚至肥的多一點,提高菜品的味道。
  • 老廚師說家常炒麵多做這一步才香,而且不黏鍋,10塊錢能做一大鍋
    老廚師說家常炒麵多做這一步才香,而且不黏鍋,10塊錢能做一大鍋炒麵我家幾乎是每周都要做一次,因為它簡單又快手,20分鐘出鍋,而且有面有菜的特別健康還飽腹。總結一下大家每次在評論區提出的問題,最多的就是這個麵條粘鍋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將麵條的做法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希望大家這次都可以做得特別成功。大家如果覺得炒麵吃著幹,可以配碗雞蛋湯或者小米粥。記得以前看港劇,它們早上都會選擇吃炒麵配白粥,那也是不錯的選擇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它的做法吧。
  • 河南街頭農村大鍋菜,10元隨便吃管飽,1米5大鍋來煮好壯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那麼都知道只有在農村紅白喜事才出現的大鍋菜,你可知道現如今就算不是喜事照樣可以吃到這大鍋菜呢?在河南街頭就有一大哥將這自己家鄉酒席所出現的大鍋菜直接作為招牌菜來銷售,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前兩天就會有小姐姐去到河南探尋美食,就被街頭這一場面給震驚到,一口1米5的大鍋就擺在街邊。
  • 實拍河南農村流水席,一桌豐富菜色才350元,但有人卻說不衛生
    說到流水席,可能現在很多城裡人都沒有體驗過,但對於農村的小夥伴來說就一定不陌生了,因為在農村人們只要家裡喜事或者有傳統習俗活動,就會設流水席來招待親朋好友的。當然啦,這場面肯定是很壯觀的,不管是廚師在做飯,還是來吃飯的賓客都是非常熱鬧的。
  • 不喜歡吃麵條的老公,在吃了我做的漿麵條之後,從此愛上這款面
    不喜歡吃麵條的老公,在吃了我做的漿麵條之後,從此愛上這款面。我是遠嫁豫東的姑娘,兩地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我娘家一周七天6天麵條,婆家確實一周七天6條炒菜吃饅頭,剛嫁到那邊我真的是非常不習慣,幸好我自己會做麵條,想吃麵條的時候我都會自己做上一點,每次我做的多一點讓老公家人吃,他們都說不喜歡吃麵條,老公更是一口不嘗。但是自從我做了漿麵條來吃,老公吃了一口就愛上了這種麵條,讓我天天做給他吃。
  • 就在河南!千桌萬人的流水席你吃過嗎?10元一位,從下午吃到深夜
    一開始,師傅們把宴席設置在寺院內,卻因為人太多根本安排不過來,後來有位大師傅想了個辦法,藉助山泉流水之勢,把飯場設在院外空地,大廚在院內做飯,飯菜隨水流漂到飯場,香客們自取自食,吃完即走,既方便又有趣。在這之後,人們便把這種隨來隨吃,吃完就走的宴席稱為流水席,幾百年過去,流水席在北方,尤其北方農村依然非常盛行,常見於紅白喜事。
  • 麵條這樣吃,有菜有肉有主食全家都愛吃,每次炒一大鍋三兩下吃光
    麵條是中國人喜歡的主食之一,它食用起來方便省事又能耐餓,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平時我們一般麵條都會煮則吃,但是偶也也會變著花樣,炒著來吃。 以前上班時, 只要覺得公司食堂菜不對胃口, 就會奔向公司附近的小吃攤,炒麵,炒飯, 炒米粉,好吃還不貴,幾分鐘就能吃上, 也很不錯。
  • 河南農村廚師做喜宴,一桌十六碗菜,光食材就要四五百元
    在河南平頂山郟縣姚莊鄉,有一支活躍在鄉村裡的流動宴席隊,負責這支宴席隊的師傅叫趙文濤,今年54歲,趙師傅幹廚師已有三十多年,之前在街邊開飯店,後來覺得經營門店不太自由,就組建了這個流動宴席隊,因廚藝精湛頗受附近鄉鄰的歡迎。
  • 土豆絲過水要講究,大鍋菜和小鍋菜的做法是一樣的
    能去掉土豆裡的澱粉:這是因為土豆裡面含有土豆粉,如果切完的土豆絲直接放鍋裡面炒,會很粘鍋底,土豆絲與絲之間也很粘,不清爽,最後還會導致「糊鍋」,菜都炒糊了,老闆會怎麼說,老師板:「做個廚師,連……」。 想想就知道會咋說,因為我也是廚師,我很清楚後果。
  • 單位午餐,大鍋菜3元管飽,這樣的菜你選擇吃還是不吃?
    可是當妹妹把午餐照片發過來的時候,我不說話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這樣的午餐,一頓飯3塊錢,是好還是不算好,還是有點差呢,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吃還是不吃呢?大鍋菜本來第一張圖片看著還稍微好點,大鍋菜裡菜樣還不少,有肉,有木耳,白菜,豆芽,紅蘿蔔還有粉條,菠菜等,真是大雜燴呀,可是看這張圖的話就一點食慾也沒有了,好像一點油水都沒有的樣子
  • 炒麵這樣做噴香不粘鍋,10塊錢做一大鍋,一家三口人晚餐吃個精光
    炒麵這樣做噴香不粘鍋,10塊錢做一大鍋,一家三口人晚餐吃個精光一個星期不吃炒麵,老公孩子就說饞這一口,吃了這麼多的炒麵,還是這樣做最好吃了,不糊鍋,不漿糊。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天中午去學校門口買一份炒麵,那個時候3塊錢一份,後來變成3塊5,五塊錢,到現在都要15一份啦,那麼我們自己做吧,有菜有肉的,10塊錢做一大鍋,三口人的晚餐吃得噴香!不知道是不是大家說的北方人愛吃麵食,也許還真是這樣,饅頭可能不是很愛吃,但是麵條,餃子,包子,我們天津人確實特別的喜歡。尤其是麵條,什麼節日,節氣,都要有它才成席。
  • 湖南農村的年豬菜,煮一大鍋裝四盆,油而不膩,這才是真正的年味
    ,這對於吃過的城裡人來說更是一道獨特的美食,這也是很多生長在鄉下的人的福利,其中一直都備受到大家嚮往和喜愛吃的就是年豬菜了,家裡有養家禽的人到過年就會宰來吃。湖南農村的年豬菜,煮一大鍋裝四盆,油而不膩,這才是真正的年味。
  • 農村裡紅白喜事上的大鍋菜,說真的,這種菜,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在以前,每當村裡有了紅白喜事,村裡管事的人便開始張羅起宴席來。吃過大鍋菜的人,從年齡上來說,一般都是80後以前的,現在的年輕人吃過的不多。以前條件差,逢年過節,或者村上有了紅白喜事,宴席必須要擺啊,吃什麼呢?那就是大鍋菜。農村裡紅白喜事上的大鍋菜,說真的,這種菜,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 第二炮兵某飛彈旅大鍋菜比武:中看不中吃的,落選
    第二炮兵某飛彈旅大鍋菜比武。 翟文傳 攝  第二炮兵某飛彈旅大鍋菜比武。 翟文傳 攝  第二炮兵某飛彈旅大鍋菜比武。 翟文傳 攝  中新網南昌8月11日電 (杜林波)「大鍋菜官兵頓頓吃,有啥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