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吃麵條的老公,在吃了我做的漿麵條之後,從此愛上這款面。我是遠嫁豫東的姑娘,兩地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我娘家一周七天6天麵條,婆家確實一周七天6條炒菜吃饅頭,剛嫁到那邊我真的是非常不習慣,幸好我自己會做麵條,想吃麵條的時候我都會自己做上一點,每次我做的多一點讓老公家人吃,他們都說不喜歡吃麵條,老公更是一口不嘗。但是自從我做了漿麵條來吃,老公吃了一口就愛上了這種麵條,讓我天天做給他吃。
做漿麵條和我們平時的麵條是有區別的,更為麻煩一些,做漿麵條我們提前一夜就需要泡上半碗綠豆,第二天早上起來把綠豆打成豆漿,然後放在容器中讓其自然發酵至有酸腐味,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2天。做粉漿麵條必不可少的就是芹菜、黃豆和幹芝麻葉,沒有幹芝麻葉,我們可以用其他的乾菜葉子替代,婆婆家裡曬的有花菜葉子本來是打算用來包包子用的,我就用了一些。
黃豆加入鹽、八角煮熟,煮豆子的過程中我們把芹菜洗淨在熱水中焯一下,然後放涼切成小顆粒,乾菜葉子我們在熱水中浸泡一下可以讓菜葉子變得比較軟,最好用熱水浸泡2小時左右最合適,可以把菜葉子上的灰塵完全泡出。做一次漿麵條比我們做普通的手擀麵費事很多倍,但是好吃的東西總是做起來比較難的,為了吃,這點麻煩算得了什麼!
發酵好的粉漿放入鍋中煮至80度的時候,我們發現表層會泛起一層白沫,這時候我們淋上一點香油,用勺子輕輕的攪拌,漿末一會就消失了,漿汁就變得細膩光滑,下入我們準備好的細麵條,乾菜葉子,鹽煮幾分鐘再放入雞精就可以關火。食用的時候我們撒上一些煮熟的黃豆、芹菜粒、花生碎和辣椒油香油就可以吃了,非常美味,酸的過癮。
我做好的漿麵條舀出一碗大蒜自己吃,配菜都放好了,老公聞到香味就端走了,吃了一口直說好吃,我在那嘲諷他,不是不喜歡吃麵條嗎?現在狼吞虎咽的是誰啊?他還笑笑說以後漿麵條就是我的最愛,我吃完還剩了一碗,老公全部吃了,還說不夠,婆婆回來老公還要求我做給婆婆吃,我把步驟解釋給他,他這才知道做漿麵條這麼難,下次做的時候,他也幫忙,真是個體貼人的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