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對於北方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為每個家庭幾乎每天都會把它當作一頓主食來吃,麵條的種類也很多,有寬的,有細的,圓的,薄的,厚的,加寬的,加厚的,超薄的,可謂是品類繁多,應有盡有。多倒也不是數不過來而是它分得特別的細,當然做出來麵條的口感也是大不一樣的。
我就是一個特別喜歡吃麵條的人,尤其是喜歡吃那種手工麵條,稍微寬一些但也不是很寬的那種面(等會兒上圖你就明白了)。這種面用它來做炸醬麵,撈麵甚至是油潑麵都是極好的,面的口感吃起來特別地滑溜,吃到嘴裡呢也相當有彈性,每當我將煮好的面,拌好滷之後用筷子挑起轉上那麼幾圈,送進嘴裡。呲溜一下整個口腔都塞滿了麵條,瞬間就會被面香、臊子香混合在一起的香氣給完全地徵服了。
那一種細一些的麵條,有的地方被叫做掛麵,我從小經常吃,因為小的時候媽媽經常用它來做燜面,我們那裡也叫做蒸麵條。就是將麵條放在蒸鍋上蒸熟,再炒些配菜,葷素搭配最好,比如說豆芽,芹菜,肉,豆角之類的,稍微多留出來一些濃厚的湯汁,用湯汁把麵條拌勻,讓麵條充分地吸收湯汁的精華,拌好之後呢再回鍋蒸一下,蒸出來的麵條香軟可口,芳香四溢,特別誘人!這種麵條每個季節都可以吃,但是由於它的做法會相對繁瑣一些,所以說可能一周做上那麼一兩次也就差不多了。
那種寬的麵條我們家鄉稱它為面片兒。這種面片呢?跟燴麵相比有一定的區別,但是也差不多少,燴麵是片,然後需要用手把它撕成稍微寬一點,長一點的一種麵條,而面片就是直接加工成的一種寬一點,長一點的麵條。這種麵條呢,吃起來也特別有口感,特別地有嚼勁。它適合被拿來做湯麵,尤其是把他放進高湯裡,再來上那麼幾大片肉,出鍋後再撒上一些香菜葉子,口感立馬就上去了,面片平時吃的相對比較少,但是偶爾吃一兩頓也是相當滿足的。
對於圓麵條,我家平時吃的也不多,這麵條放到嘴裡吃著給人的感覺圓圓潤潤的,就像一個小泥鰍在口腔中滑來滑去,靈動有趣,這種麵條用來做湯麵還是比較好的,比如說我們在餐館裡經常吃到的蘭州拉麵,牛肉麵大部分都喜歡選擇用這種麵條,做出來也深受一部分人群的喜愛。
最後再談談那一種稍微加厚一點,並且沒有手工面寬的二細麵條(待會兒上圖),這種麵條一般用來做熗鍋面或者是普通的湯麵,亦或者是酸菜牛肉麵都是很不錯。它不寬不細,不薄不厚,吃到嘴裡給人一種很踏實的感覺。有的人特別地喜歡吃,有的人可能就會吃得少一點,原因很簡單,總覺得它太中規中矩,沒啥新鮮感。不過,它絕對是做湯麵的首選,軟硬適中,寬細剛好,大眾化的標配,受眾人群會比較廣泛,大到年近半百的老年人,小到剛上幼兒園的孩童,都可以煮來吃,將其做成一鍋鮮香味美的湯麵,在冬天喝上那麼一碗,暖暖和和的老美了!
麵條選擇吃什麼樣的,這完全是根據自己平常的一個飲食習慣,還有對自我口感的認知所決定的。不管你是喜歡寬的細的,還是喜歡吃薄的厚的,都可以自行拿捏。儘管說眾口難調吧,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有一款自己所鍾情的麵條。在北方麵條幾乎是每一家餐桌上必備的主食,所以在這個季節多吃一點既填飽了肚子,又暖和了身心,何樂而不為呢?你覺得哪種麵條吃著最順口呢,下方評論區可以討論起來。
本文由鍋仔美食原創,每天會不定時地發布與美食相關的視頻或者文章,大家多多關注啦,歡迎大家前來評論、轉發、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