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莘松路地道一堵就是十餘年
兩區交界處,400米路開車需花20分鐘—— 莘松路地道一堵就是十餘年
讀者翟先生、張女士等反映:位於松江和閔行交界處的莘松路地道,是當地居民通往市區最便捷的一條通道。然而,十多年來,這條長度僅為400米左右的地道,卻始終和「堵」聯繫在一起。儘管媒體多次報導、周邊居民也不斷呼籲,仍然沒有實際的辦法來解決擁堵問題。
隨意借道經常碰擦
周五,記者驅車趕到位於西環路附近的莘松路地道,雖然還沒到晚尖峰時段,但車輛已經陸續排起了隊。車輛從該地道內通過足足花了20分鐘,而步行的話僅需幾分鐘。記者注意到,這條地道十分奇特,路面幾乎呈「瓶頸」,兩頭較為寬敞,中間狹窄,黑漆漆的。地道向西是上海康城小區,往東則銜接著通往市區的道路。地道內非常擁擠,車道劃分也不明顯,加上早晚尖峰時段車主們急於通行經常借道,車輛交會很容易引發碰擦。
「今天情況算好的,擁堵時地道口的車能排2公裡呢。」閔行當地一名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莘松路地道常年擁堵,司機根本不願在尖峰時段走這裡。「裡面很暗,空氣不好,時間長了心情也煩。我曾在裡面和人家車輛碰擦,麻煩得不得了,為了不堵車,只好快點私了。」
車流密集難以承受
記者注意到,莘松路地道附近有上海康城、莘松四村、西環新村、淺水灣花苑等小區,人口密度很高,作為松江新橋地區以及上海康城小區居民通往市區最便捷的一條通道,莘松路地道早已承受不了目前密集的車流量。
淺水灣花苑小區的保安告訴記者,多年前,這條地道是一個鐵路涵洞,拓寬和改造後,低矮的涵洞增高了,且變成了來回兩條機動車車道。伴隨著周邊地塊的開發,當地農民住進了新修建的別墅,以上海康城為代表的居民小區陸續多了起來,地道出口方圓5公裡範圍內造了20多個小區,再加上超市、餐飲等配套也逐步跟上,地道便開始擁堵了,且情況日益嚴重。「周末也堵,因為有很多人來附近看房。」家住西環新村的張阿姨向記者抱怨說,「每天都快到自己家了,卻還要在家門口堵上半小時。」除此之外,非機混行,險象環生;喇叭聲不斷,嚴重影響了居民的休息。
地道拓寬不具條件
採訪中,居民翟先生說,地道出現擁堵的問題,有關部門也曾想辦法解決。比如,多年前在地道口設立警亭,派交警指揮疏導交通;在莘松路北面的莘北路開通莘北路地道等,但這些措施並未緩解地道的擁堵。居民們紛紛呼籲,為什麼不對地道進行拓寬改造呢?
記者致電松江、閔行兩區有關部門,均稱要與對方協商解決。閔行區重大辦工作人員解釋說,莘松路地道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鐵路、河道等阻隔,且其地處兩區交界處,不是「一個區說了算」。對於居民提議的拓寬,有關部門曾到實地評估,發現其不具備實施條件。
為了分流莘松路地道的車流,原A8滬杭高速的莘莊收費口已經西移至新橋並抬升高速公路,此舉釋放了地面通道建成閔松公路。近期,市屬重大工程嘉閔高架已開工在建,年內還將開工建設顧戴路下立交的擴建工程,希望屆時可緩解兩區的過境交通壓力。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