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剛剛還在正常工作,隨後就倒地不醒了。」醫院的同事李醫生談起猝死的陳醫生時,依然不敢相信是真的。據了解,猝死的外科主任陳醫生年僅49歲,平時心臟就不太好的他因為長期加班而忽視了對身體的管理,在上班時心肌炎突然發作,送醫後因醫治無效而去世。
報導顯示,猝死是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其中,心源性猝死比例較大,佔到了非事故性突發性死亡的80%,我國每年有超過50萬人因心臟病而猝死。而心源性猝死大多數也由慢性的心血管疾病引起,很多猝死者患有冠心病、心肌炎、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器質性心臟病。並且,由於精神壓力大、缺乏鍛鍊、飲食不健康等因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風險也逐步年輕化,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會面臨著由慢性病的危變帶來的猝死風險。
除了慢性病的猝死風險,對於慢性病的管理缺失和不合理用藥,也會導致疾病長期難以痊癒,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困擾。「我患有慢性心肌炎也很久了,平時也一直有吃藥。但是這類慢性病的可用藥物很繁多,像肌苷、複方丹參滴丸、心腦康膠囊、冠心舒通膠囊等等都可以用,所以有時候又容易弄錯藥,病情也是時好時壞。」地產公司的設計師肖小姐談起自己的病情時說到。
生活中,與肖小姐有著同樣苦惱的患者並不在少數,來自各大社交平臺的反饋信息顯示,很多心臟病患者都感覺自己缺乏科學的用藥指導和慢病管理,從而導致了病情的反反覆覆,進展緩慢。其實,不管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還是有著三高隱患的群體,都應該在慢性病的管理方面加強重視,並尋求相應舉措來做好慢病管理和科學用藥。
如今,隨著國內最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阿里健康一系列慢性病管理舉措的推出,這些情況將得到有效的解決。9月29日,在世界心臟日當天,阿里健康正式上線了「心臟管理中心」。網紅心內科專家張之瀛、哈佛大學博士寧毅、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教授曾玫等心血管專家均已進駐平臺。
在阿里健康的心臟病慢病管理體系中,這些專家將通過在線諮詢、線上問診等方式為患者解決疾病問題,讓患者能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情況,並根據疾病現狀,給予科學的用藥指導,讓患者能做到吃對藥、吃好藥,大大提升對病情的防治水平。
除此之外,隨著心臟管理中心的成立,由阿里健康打造的新IP直播節目《健康多選題》也正式上線。在這檔節目中,阿里健康將通過快問快答、用戶自測等年輕人喜好的趣味方式為患者提供關於健康、疾病的各類科普知識,讓大眾在掌握更多健康知識的前提下,隨時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況進行自測和評估。
正是基於阿里集團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用戶還將獲得「30分鐘送藥上門」的購藥保障,讓大家就算面對新冠疫情這類不便出門的風險,也能足不出戶的輕鬆取藥,實現問診、購藥和用藥的閉環。
「慢性病其實挺折騰人的,不過現在阿里健康推出的這些服務,我感覺不僅對於患者的使用價值很高,各項藥品折扣也著實很惠民。」患有心肌炎的肖小姐回顧自己的切身體會。「像慢性心肌炎的一些如乏力、胸悶、氣促等症狀,我以前還挺擔心害怕的,現在通過平臺醫生的詳細講解,我就比較安心,然後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自己也知道如何應對,要及時的吃哪些藥調理。」
正如肖小姐所講到的,隨著阿里健康對慢病管理系統的打造,很多患者開始懂得了如何通過平臺管理好自己的慢性病和合理用藥,從而為慢病生活營造了更安全的環境。「我們期待的就是這樣科學權威、有品質保障、方便快捷的慢病管理平臺和購藥通路。」心臟病患者賈先生在留言區寫下了自己的心聲。
另據阿里健康負責人介紹,隨著慢病管理體系的進一步成熟,除了此前的「阿里健康合理用藥肝病專業委員會」、「阿里健康心臟管理中心」等的建設推進,阿里健康還將在慢病管理領域繼續探索,不斷優化頂層設計並推出更多樣化、全維度的服務體系,以為患者們帶來更好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