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師恩難忘
小時候,老師是嚴肅謹慎的,一手管著紀律一手抓著學習,當時會懼怕、會反感,長大了才知道老師管理栽培小苗苗的辛苦與不易;再大一點,升學壓力來襲,老師們整日圍繞試卷、題庫團團轉,當時只覺得自己壓力很大,回過頭卻發現,老師們承受的壓力與責任是自己的數十倍,如果沒有他們的督促與嚴格要求,自己哪有機會考上心儀的學校開啟人生路。大學乃至工作以後,老師可以是所有能為自己傳授技能、豐富閱歷、開拓思路的前輩或者夥伴。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然有不少讚美老師的古詩詞千古流傳與歌頌,在各個時代,一遍遍地用來品讀與玩味。在教師節的今天,跟著小編來欣賞一下古詩詞的雋永與華麗吧。
清·鄭燮《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釋義: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長出,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池塘周圍布滿了鬱鬱蔥蔥的幼竹。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釋義:綠野堂建成之後佔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唐·白居易《遠師》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唐·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釋義:見面的機會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是東風漸弱的暮春時節,百花凋零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才吐完絲線,蠟燭燃盡成灰才滴幹像淚一樣的蠟油。
唐·杜甫《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釋義: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唐·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釋義:落葉飄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風流儒雅堪當我的老師。悵望千秋往事灑下同情淚水,身世同樣悽涼可惜生不同時。江山依舊故宅猶在空留文藻,雲雨荒臺難道真是荒唐夢思。最可嘆楚王宮殿早蕩然無存,駕船人還指點遺蹟讓人生疑。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釋義: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釋義: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唐·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釋義: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佔。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這首詩通過寫蜂表現對老師的無私讚美。
唐·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釋義:連綿陡峭的蒼翠山峰高聳入雲端,遠離塵囂已經不記得過了多少年。撥開雲霧去找尋隱秘樹林的山間古道,依靠著石頭聽潺潺的流水聲。溫暖的花叢中臥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停著白鶴正在休息入眠。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裡,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瀰漫的寒山。
唐·劉商《酬問師》
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釋義:世界到處都是虛無縹緲的空幻,就像琉璃一樣透明的,誰能到達詩詞中那樣的心境狀態呢,只有內心純粹才行,只有禪心才能產生美妙的詩詞。從詩的名字來看「酬問師」,三個字就表達了是對老師的讚美與歌頌;其次全詩表達了老師有一種包容、大愛的禪心,才能在這個空幻的世界譜寫出美妙的詩章。
佚名《天淨沙六首·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天空陸地海洋。半世東奔西忙,今又遠航,路遙山高水長。
釋義:尋找才智出眾、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無論他在何方,為此已經努力了半生。現在重新開始,責任重大道路漫長。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