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之信,不死必達

2021-01-08 CCTV4

未識高郵人,先知高郵蛋

很多人知道高郵,是因為一枚鴨蛋,尤其是汪曾祺筆下的高郵鹹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是別處的鴨蛋難以匹敵的誘惑。

如果你們遇到一個高郵人,想必也會像我一樣脫口而出:「哦!你們那裡出鹹鴨蛋!」

而高郵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可不是一枚小小的鴨蛋能講清的。

高郵之得名

細細想來,中國好像沒有哪個地方是以「郵」字命名的,高郵,是獨一份兒。

高郵這個地方,「襟帶蘇皖、控引下河」,地理位置十分緊要。

秦朝時,秦王嬴政便瞧準了這個地方,為鞏固政權,便在此地築高臺,置郵亭,「高郵」之名由此而來。

古往今來,無數信件、文書經由城內的驛站轉送,成就了高郵「東方郵都」的美名。

古代的郵驛有多牛

高郵古城中的盂城驛,始建於明洪武八年,是今天中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古驛站之一。

在過去,驛站乃是官辦機構,功能配置那叫一個齊全,人手安排也是細緻得緊。

比如說,驛站的最大長官叫做驛丞,負責管理驛站所有事務;驛丞的副手叫做攢典,相當於縣衙的差役;再下面還設有棚頭、差頭、馬夫、水夫、旱夫等角色,最宏偉的時候,工作人員能達到199人。

歷史上,驛站有著「國之血脈」之稱,承載著溝通南北、傳達政令、飛報軍情、轉運軍需、迎來送往的重大使命,歷朝歷代統治者都極為重視。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和南京的聯繫依然緊密得很,六部人員都留守在南京,所以兩地之間的公文、書信那是一封接一封。

由此,從南京經大運河轉運北京的水陸郵驛,便成為了重中之重、要中之要。

當時南京、北京之間,共設有46座水馬驛站,形成一張巨大的郵驛網。

其中高郵的盂城驛,管理著15個傳遞公文的急遞鋪,採取「常事入遞,重事給驛」的管理模式。

常事給遞,就是平常的信件通過步行送到基層;要事給驛,則是通過快馬傳遞重要公文。

郵驛之要在於爭分奪秒,每座驛站的庭院正中都會設一日晷,它是衡量驛卒時效的標尺。日晷分12格,一格代表兩個小時,12格就是24小時。

那時候送信的快馬,一般一天可行300裡,最快可達到800裡。

打個比方,南京到高郵相距大約340裡,如果用一匹跑800裡的快馬來跑的話,只需要半天的時間,也就是說,日晷走半圈,驛卒的信件就會送達。

「十裡一走馬,五裡一揚鞭」,是古代郵驛工作的真實寫照。古代郵驛網絡的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在明朝時達到了頂峰,京城政令一經發出,60天內便可通達全國各地。

高郵古城的驛卒們就這樣,在與時間賽跑的日子裡,度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明清時起,高郵城發展至鼎盛,經由京杭大運河往來此地經商遊歷的人越來越多,民間百姓傳遞書信物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內從事郵驛行當的人家也越來越多。

古城人常說,「行船走馬三分命」,意思是只要選擇郵驛這個行業,就會面臨無數風險。

明永樂年間,一位獨居老婦人,生了重病,生命垂危之時,她託驛站水手楊仲禮把家裡的田契,帶給遠在南京謀生的兒子。

老人家小心翼翼地用油紙包起田契,在上面寫上「珍重」二字,鄭重交到了楊仲禮手上。

從高郵到南京,要沿運河行船至長江。不料,當航程過半,暴風雨突然來襲,狂風攜卷著巨浪拍打著船身,楊仲禮不慎落水。

落水的那一刻,楊仲禮的第一反應就是緊緊抓住盒子,儘管一隻手抓著盒子,一隻手遊泳,是十分費力的,他也始終不肯把盒子丟掉。

當人們將楊仲禮搭救上來,已經昏迷的他依然緊緊抓住包裹,掰都掰不開。

劫後餘生的楊仲禮,上船大病一場,落下了病根,但他手中那封沉甸甸的田契,卻還是平安地送到了終點。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在那個家書抵萬金的年代,一封家書,一旦背到了他們肩上,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郵之信,不死必達

走過烽煙歲月,來到現當代,雖然古驛站早已被現代郵政系統取代,但留存在這座千年郵都的重信守諾之風卻始終不曾改變。

楊永福是一名退休的郵差,他在郵政行業服務了四十多年,當時他所在的部門主要負責轉送機要文件的工作,每天跑一百多公裡是他們的日常,颳風下雨也是如此。

1965年的一天,楊永福在騎車送信途中,突然下起暴雨,雨勢異常猛烈,被雨水模糊視線的楊永福,沒能看到橫在巷子裡一根被風颳倒的電線,脖子上被割出一道深深的傷口。

但那時,楊永福第一時間想到的卻不是去醫院處理傷口,而是不能耽誤送信時間。

他一隻手捏著脖子,一隻手扶著自行車把手,冒著暴雨繼續前行,直到將文件安然送到目的地後,他才放心地去了醫院。

醫生告訴他,差一點點,他的嗓子就斷了。

但在楊永福心裡,將文件安全送達,就是他的首要任務,其他都是次要的。

他們身上擔負著使命,有的是軍情,有的是調價信息,時效性很強。比如今天的調價信息,明日才送達,庫存量就不一樣了,國家和人民就會受損。

郵之信,不死必達。古老的郵驛文化,培育出了高郵人重信守諾的淳樸民風,也續寫著「東方郵都」的傳奇。今晚20:00,鎖定CCTV-4,走進高郵古城,見證「東方郵都」的傳奇故事。

《記住鄉愁》第七季

播出內容:《高郵——東方郵都》(上集)

播出時間:2021年1月6日(周三)20:00

播出頻道:CCTV-4 中文國際頻道

編輯 | 王琳豔

相關焦點

  • 集約送達,使命必達! 法郵戰略合作籤約!
    集約送達,使命必達! 法郵戰略合作籤約!倪貴武同志強調,一是提高站位,充分認識法郵合作的重大意義。正當全黨上下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關鍵時期,今天正式籤訂集約送達協議意義重大、時間特殊、使命光榮,集約送達,使命必達。
  • 《閃耀暖暖》什麼是死郵 死郵含義內容詳解
    導 讀 閃耀暖暖是一款日系動漫風格的3D手遊,不少遊戲的玩家想知道閃耀暖暖死郵是什麼意思?
  • 廣州郵政推出「信郵哀思」專用信封
    新快報訊 記者麥婉詩 通訊員廖培金報導 近日,記者從廣州民政部門獲悉,廣州市民政局創新推出「信郵哀思」祭掃服務後,廣州郵政部門迅速整合郵政線上線下平臺及配送服務等資源優勢
  • 郵政民政推出「信郵哀思」服務
    「以前我們家清明都會一家人一起去掃墓,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不適合去現場拜祭。祖先們喜歡用書信交流,我通過寫信給祖先,表達家人對逝去長輩的思念之情。」2日上午9點多來天河郵局網點寄信的黃先生告訴記者。
  • 2020廣州清明節信郵哀思服務寄信地址
    為滿足疫情期間市民群眾祭掃需求,廣州市民政局創新推出「信郵哀思」服務。即日起,市民們可以把對先人的思念寫成一封信,郵寄到市殯葬管理處,由工作人員把它擺放到安放先人的墓地或骨灰盒前,讓你的傾訴「被看見」。
  • 助力「信郵哀思」 廣州郵政開通綠色通道
    廣州郵政開通綠色通道(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4月1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廖培金)記者從廣州民政部門獲悉,廣州市民政局創新推出「信郵哀思」祭掃服務後,廣州郵政部門積極響應,迅速整合郵政線上線下平臺及配送服務等資源優勢,為市民的書信製作及配送提供專屬服務支撐
  • 不忘初心 使命必達——記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思極飛天磨礪戰疫利器的...
    不忘初心 使命必達——記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思極飛天磨礪戰疫利器的五天五夜 發布時間: 2020-02-12 00:00:00   來源:  作者:
  • 有錢,任性的洛必達
    這是我們最喜歡的公式,把它當作仙丹妙藥,不管是該用還是不該用的地方都亂用一氣----。洛必達法則對許多極限問題確實很有效。不過很奇怪的是,歷史上其它的數學家、高斯、歐拉、萊布尼茲、黎曼等等在數學的各個領域都留下了他們的名字。唯有這洛必達就只有孤零零的這麼一個定理。能搞出這麼重要的一種算法(法則),怎麼可能在其它方面沒有絲毫建樹呢?
  • 微積分之極限洛必達
    哦不對,叫它極限值。關於極限的解法,很多,也很複雜(白富美不好追!)。今天我向各位屌絲們安利一種方法,穩紮穩打行不通,咱就開掛!    數學極限內容中,有個鼎鼎大名的洛必達法則,無數理科生對它愛不釋手,但是畢竟這是大學的知識,校內考試是不能用的。不過留考這樣不需要過程的考試,用它在合適不過了。廢話不多說,直接上題
  • 洛必達用金錢買來的法則-洛必達法則
    最近在上高等數學課時,臺上的老師看我們在臺下有幾個同學聽的一臉懵比,當時正好講到這個用來求極限的洛必達法則,為了讓數學課不那麼枯燥乏味,老師便引出了這個看起來很重要的高數定則洛必達法則背後的故事。學習微積分的同學不可能不知道一個法則:洛必達法則。
  • 廣州開通「信郵哀思」郵政綠色通道推出專用信封及明信片,專人統一...
    近日,筆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廣州創新推出「信郵哀思」祭掃服務後,廣州郵政部門積極響應,迅速整合郵政線上線下平臺及配送服務等資源優勢,開通「信郵哀思」郵政綠色通道,為市民的書信製作及配送提供專屬服務支撐。活動期間,將開放信件收集及個性化設計和製作等服務,統一設計「信郵哀思」專用信封、信紙及明信片模板,並採用線上、線下兩種服務模式,滿足市民的追思需求。
  • 洛必達:大學生人見人愛的富二代——從一道考研題說起
    答案是:現在活著的有沒有不知道,死了走進歷史的、活在高數課本中、活在大家心中的,可真有一個……他就是……先看一道 2013 年數學(一)考研真題:這是當年的第一個小題:不難看出,這道題考察的是洛必達法則。洛必達,就是我們想說的,在大學生中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富二代。
  • 別無「鎖」求 必達智能鎖鎖芯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85%的樓房住戶都直接採用開發商交樓時配備的A級鎖芯防盜鎖,但有多少住戶知道A級鎖芯存在極為嚴重的安全隱患? A級鎖芯技術性開鎖只需要1分鐘   作為智能鎖行業遙遙領先的品牌,必達智能鎖已經擁有20多年豐富的經驗。必達是國內唯一獲得歐、美雙項認證的智能鎖製造企業。
  • 佛牌掩面佛,佛牌必達作用
    掩面佛,也叫必達佛,必打佛,在泰國非常的著名,可以幫助佩戴者將不利的食物阻擋在體外,因為掩面是正宗的正牌所以不存在不能亂戴一說,只會起到好的作用不會傷害佩戴者,這一點完全可以放心,掩面佛是佛的弟子,非常的聰慧聰敏樣貌也好看,由於太突出,魅力特別好很受異性的喜愛,也因此受到他人的流言蜚語閒言閒語
  • 產品見真章,必達智能門鎖2020乘勢突圍
    面對廣闊市場,知名智能門鎖品牌必達有一套自己的解題思路——精研產品質量、提升技術創新實力,成為其成功突圍的"殺手鐧"!聯姻華為智卡,搶佔國民級智能家居入口目前,智能門鎖行業儼然已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一片紅海,傳統智能鎖企業、跨界家電巨頭、網際網路品牌基本已完成入局,不僅是後來者入局難,而且局中人也亟需尋找破局之道。
  • 洛必達法則
    有朋友讓我幫忙看看下面這道題:
  • 【農民畫韻】美麗沙灘:「信」你的創意,「郵」你的無限
    其宗旨是將新加坡發展成為具有特色的國際藝術之都,並以培育藝術人才、促進藝術發展,讓新加坡人的生活充滿創意活力。1111111111111111111111 PART 01 1PART 01和平之海、綠色之海,文化之海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藝術學院作為教育部命名的「非遺教育傳承示範基地」和「傳統技藝傳承示範基地」,推崇設計創新理念與人文精神,積極探索其藝術風格在現代社會的著落點,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創新
  • 大名鼎鼎的洛必達法則,在高考導數中的應用
    」洛必達「簡介洛必達(Marquis de l'Hôpital,1661-1704),又音譯為羅必塔(L'Hôpital)法國的數學家,偉大的數學思想傳播者。他曾受襲侯爵銜,並在軍隊中擔任騎兵軍官,後來因為視力不佳而退出軍隊,轉向學術方面加以研究。  他早年就顯露出數學才能,在他15歲時就解出帕斯卡的擺線難題,以後又解出約翰·伯努利向歐洲挑戰「最速降曲線問題」。稍後他放棄了炮兵的職務,投入更多的時間在數學上,在瑞士數學家伯努利的門下學習微積分,並成為法國新解析的主要成員。
  • 「兩電一郵」:到底哪家實力強?學科評估和錄取數據該信誰?
    「兩電一郵」:到底哪家實力強?學科評估和錄取數據該信誰?「兩電一郵」的三家成員高校,分別是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被稱為IT界的三精英、「三劍客」。需要指出的是,「兩電一郵」三家成員單位中,只有電子科技大學是985,而北京郵電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則是211,在級別上,位於成都的電子科大略佔上風。那麼在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上,哪所院校實力更強呢?
  • 不自由,毋寧死
    教師對學術自由的拋棄,在今天幾乎見慣不慣。人民大學教授張鳴曾說:「對學術自由的幹預來自三個維度:意識形態、權力和金錢。」教師,一個升鬥小民,在這麼三個維度的幹預下,自然也可以找到自我寬慰的藉口:「鐵定死,要自由否?」各種表態發言,充斥於報端,也就習以為常了。在這麼個背景下,「不自由,毋寧死」這個高尚的口號,就不免被一直在犬儒主義氣息薰陶下的人們嗤之以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