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納蘭性德《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閱讀答案

2020-12-20 k12教學資料

蝶戀花

[清]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①。

無那②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注]①這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荀粲之妻冬天高燒病重,全身發熱難受,荀粲為了給妻子降溫,脫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體冰冷時回屋給妻子降溫。②無那:無可奈何。

21.從題材看,這首詞屬於_______。上闋「昔昔都成玦」句,用「玦」來比喻_______。

22.這首詞的下闋是如何表達哀念的?請結合詩句分析。

閱讀答案:

21. 悼亡詞 缺月(或夫妻離別)

22.①運用反襯(以樂景襯哀情),通過燕子呢喃敘語,不懂憂傷,來反襯詞人的孤獨和悲傷。(寫出「用雙棲蝶來反襯自己的孤單以及對妻子的深情和悼念」也可。)

②議論抒情,「無那塵緣容易絕」直接點出了妻子逝世給自己帶來的無奈和悲傷。

③用典抒情,借用化蝶的典故,表達了想要與亡妻雙宿雙棲的願望,情感近似悲壯。(答「虛實結合」或「想像」也可,通過想像自己與妻子化為雙蝶雙宿雙棲的情景來表達對妻子的深情。)

④直抒胸臆,「唱罷秋墳愁未歇」,直接表達了自己對亡妻的傾訴絲毫不能緩解愁情。

相關焦點

  • 一生最愛納蘭詞·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奈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月光皎潔的世界,似有一種朦朧的美感,易使人冥思遐想,離別的人們更易引起無限相思之情唐人詩有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日,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納蘭性德繼承前人卻又別創新意,他遙望夜空一輪皓月,頓時思緒飄飛,情感勃鬱而萌動。
  • 辛苦最憐天上月——《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詞人曾在夢中得妻子所作「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的詩句,自此見明月如見亡妻,忍不住感嘆亡妻所化的明月辛苦惹人憐,每月只有一日可圓滿。傳說明月之上十分寒冷,有宮殿稱廣寒宮,引發詞人願犧牲自己來溫暖冰冷的月亮的心意,可見詞人的痴心痴情。讀來讓人感到纏綿悱惻,哀怨悽厲。
  •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愛情也如天上的月亮,是否皎潔圓滿,我情願用一切來換取,羽化成蝶,雙宿雙飛。《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最辛苦的就是天上的月亮吧!讓人憐惜。
  • 納蘭性德的《飲水詞》:思念亡妻,點滴詞句都是淚,最憐天上月
    納蘭性德作為清朝最出眾的詞人之一,明明是一個翩翩佳公子,本該風流無限,卻偏偏做那痴情人兒,放不下那心心念念的可人兒,傷得滿心窟窿,引得無數人為他神傷。《飲水詞》一出,人人傳唱,納蘭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卻不知道又有幾個人知道納蘭的心事,當時流傳一句話:「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 納蘭性德著名的四首蝶戀花,映出心底最深的思念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採奪目的一席。《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 清代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謂臨別之時,婦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妻子盧氏去世後,作者生活便長期痛苦悲傷,他用月亮盈虧喻人生的聚散,希望月亮夜夜明亮,長圓不缺。所以作者將天上的月亮,作為歌詠對象作詞一首。 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
  • 納蘭性德寫給盧氏的悼亡詞,最憐天上月,只恨不能為雙棲蝶
    以現代人的標準來說,納蘭性德是一個有趣的男人,作為一個出身顯赫的豪門貴公子,還有一個人人羨慕的工作,身兼武藝,滿腹經綸。這樣的男子,本該有一個光明的前程,一個圓滿的一生,而納蘭卻沒有,因為他是一個多情的人。一個多情的人,就意味著他一生都會為情所困,為情憂愁,甚至為情隕落。
  • 納蘭性德最悽婉的蝶戀花秋詞: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 辛苦最憐天上月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缺月本天上自然之物,我為什麼要去憐它?因為我和你之間,就如這月月圓月缺和你相聚的時候是那樣美,因此最怕這人間的離別,如這月,夕夕成缺葉子紅了,別人看了很美,而我卻看到了想你的淚
  • 納蘭性德最美寫月詞,每一句都精緻,寓意月亮的圓缺和人生的離別
    古代詩人對於月亮,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月圓月缺。自古以來,人們以月圓比喻人的團圓,以月缺比喻人的離別。所以對於情感的表達也是最為明顯的了。夫妻愛情兩人本為一對,月圓之時,正是兩人團圓之時。而兩人的離別,在月亮上的反映就是月缺。
  • 《蝶戀花》詩詞全集|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2 、《蝶戀花 》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3、《蝶戀花 》納蘭性德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昔如環﹐ 昔昔長如玦。但是月輪終皎潔﹐ 不辭冰雪為卿熱。無奈鍾情容易絕﹐ 燕子依然 ﹐ 軟踏簾鉤說。
  • 納蘭性德的這五首詩詞,美的令人難以自拔
    歡迎來到文華聊娛樂,今天我們聊聊納蘭性德的五首至情至性的詩詞領的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這首詞上篇描景,整體上比較平實,主要在著力於營造氛圍上,「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這一句點名了地點、環境,以 「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詞營造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
  • 納蘭性德這首經典的愛情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親愛的我想你了
    盧氏逝世之後,納蘭性德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詞,以此來紀念那段戀情,可見在她的心目中盧氏是世間最好妻子,也是她生命另一半,可是盧氏紅顏薄命,最終成為了納蘭性德永遠的痛。美好的愛情總是讓人懷念,也讓人能夠感受到那份快樂,納蘭性德與盧氏在一起的那段時間,也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當時納蘭性德春風得意,不僅以一已之力完成了《通志堂經解》,一部儒家經典;另外還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詞,同時也獲得了康熙的賞識。如果不是由於愛情的不順,納蘭性德的人生一定會很順。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一首詞,八句話,句句現典,讀時哀婉,動人心弦。用典信手拈來,足見納蘭動筆時隨處流淌的天分與才情。納蘭詞處處以真性情取勝。其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明豔,綿遠悠長,文字蘊含的感傷韻味直指人心。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正是以它特有的溫情,哀而不傷,打動著後世的我們。若不是詞牌所注「柬友」,誰會想到這本是一首贈友詞。
  • 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致敬歐陽修,一往情深
    眾所周知,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經讚揚納蘭性德,說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其實這種說法有點誇張,是帶著老爺子的個人想法。因為文壇上厲害的人可太多了,看看陸遊、辛棄疾,這都是文壇大家。還有易安姐姐,筆者認為這也是納蘭比不了的。
  • 納蘭性德最美六句詩詞,帶你走進他的世界!
    納蘭性德,清朝著名詞人。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考中舉人;十九歲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賜進士出身。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一、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
  • 李白的名句,蘇軾的名句,納蘭性德的名句,千古絕句,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李白、蘇軾、納蘭性德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10、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二,蘇軾,宋代文學家。1、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西江月》2、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納蘭性德《蝶戀花》:你不會回來了,我卻不能放過我自己
    康熙十六年,天不見憐,帶走了一個叫盧氏的女孩。那夜,離別的星星於長空升起,蒼穹之下多了一個傷心的可憐人!她走後,他嘗盡心酸皆無味,躲在角落裡忍著淚憔悴。她走後,他把相思揉成了筆墨,寫下了一首首悼亡詞!他叫納蘭性德,是一個來自清朝的傷心詞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蝶戀花》。詞云: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作憐花句。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重到舊時明月路。
  • 毛澤東最感興趣的清代詞人納蘭性德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詞興於唐,流衍於五代,而極盛於宋,元、明中衰,至清方中興,湧現出不少清詞大家。毛澤東熟稔中國古典詩詞,對中國古典詩詞多有點評,而對於有清一代的詞人詞作,卻較少提及。那麼,毛澤東究竟是否有最感興趣的清代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