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視頻網站上,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風趣地在屏幕裡講著段子,但是他們中很多都不是真正的老師,他們的內容也不會給學生們帶來任何價值。但是這兩位大學教授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僅風趣可愛,才華橫溢,還從不一樣的視角給學生們傳道解惑,如今成了人氣最高的「網紅」教授。
1.他的課特別受復旦學生歡迎,被稱為哲學王子。他講課風趣幽默、口才絕佳,東西方哲學、藝術、紅樓夢等內容旁徵博引,講的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2.講課時抽菸。據他本人講,不抽菸就萎靡不振,思維不活躍。講課時香菸嫋嫋,又能出口成章,口燦蓮花,堪稱一景。這既是復旦大學的寬容,也是他率性自然的風度,是一個佳話。
3.研究範圍涉及中西方哲學、藝術、佛學,又能融會貫通。聽他的課,既聽到哲學原理本身,又有一些藝術、歷史的例子作為印證,可以領悟到哲學萬王之王的美。他主攻西方哲學,卻落腳到中國哲學。尤其推崇中國藝術中的性靈,讓理工科的我眼界大開。總之,深邃、邏輯自洽。
聽多了鄭強教授的演講,你會發現,雖然最後主題無外乎——「好好學習,愛校愛國」,但他總能講點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到一個學校,能講點這個學校的歷史和得意專業,聽眾也頗為受用;又如,在演講中能加點段子,講點自己的經歷(以日本留學為主)。只要如此,演講氣氛就立馬活躍;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強哥」在臺上揮灑自如地針砭時弊。他也因此得號——「憤青教授」。
網上現在還能找到那時他的不少語錄,例如:
教育的本質不是謀生,而是喚起興趣,鼓舞精神。靠教育來謀生和發達也是可以的,卻被我們過度重視了……
如果我是中國的納稅人,我怎麼能想得通,我國國民花那麼多錢投入到這個學校,可它培養的人卻都跑到美國去了,為他們服務了。可是你有沒有看到美國政府為我國哪個大學捐過點錢?你們體現出這麼一種胸懷是什麼意思呢?
鄭強教授在任上,不只一次的仗義執言,遊走媒體,締結聯盟,促成z14高校,為中西部的學生們發聲。把一腔熱血奉獻給了貴州人民。他本可以老老實實的做行政工作,他也本可以兢兢業業的從事科學研究,這兩樣,他都不會太差。但是他沒有,他頂住各方面的壓力,為貴州大學修建了新校區,新教室。硬體設施在這一時期大大完善。也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由於他們的努力,貴州大學的知名度,科研實力,學習氛圍在一步步的提高。這樣的鄭強校長怎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