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價格為何多年持續上揚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本報記者 馮克 高楊

  步入2014年第18周(4月28日-5月4日),豬肉價格11周連跌,牛羊肉價格仍處高位、淡季不淡,絲毫沒有下跌的徵兆。如果回溯時間更長,對比效果更驚人:在豬肉價格不斷經歷周期性起起落落的同期,牛羊肉價格卻從2001年至今連漲13年!

  「牛魔王」、「羊貴妃」……被人們戲謔多年的牛羊肉價格為啥一路「漲聲」不停?近日,記者就消費者疑惑不解的問題向國家肉牛、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曹兵海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教授杜立新求證真相。

  從牧區吃到全國吃,從冬天吃到四季吃,從少數民族吃到各族人民吃

  消費剛性增長使牛羊肉漲價「有理」

  在我國,牛羊肉價格不是一下子就「躥」起來的。「改革開放後,民間耕牛還很多,加上國人的飲食習慣,一段時間內『富吃豬肉窮吃牛』的社會心理比較普遍,價格自然『豬牛倒掛』。」曹兵海說。西方人的飲食結構中,牛肉屬中高檔肉類,隨著人們收入增加,牛肉的消費量和在攝入肉類中的比重才會有較大幅度增長。這也印證了為什麼近年來牛羊肉「脫胎換骨」成了國人餐桌上的「硬菜」。

  兩位專家認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鄉居民對屬於中高檔肉的牛羊肉需求增加最主要的原因。「牛肉消費增長最快的區域就是南方富裕省份,超過了消費量的一半。」曹兵海說。2000~2011年,居民人均豬肉購買量增長21.2%,而同期牛羊肉購買量則增長53.2%;另一方面,牛羊肉原本在膳食結構中比重低,也決定了消費一旦增加,其增量需求更加明顯。「每人多吃一斤豬肉也許不明顯,但多吃一斤牛羊肉就不得了。」杜立新說。

  城鎮化步伐加快加劇了這種需求。十年來,我國城鎮化率累計增長11.97%,每增長1%就意味著有超過1000萬的農民離開土地,加入到城鎮消費群體中,他們不光吃牛羊肉,還放棄了牛羊養殖。

  其次,對營養、健康、安全肉類的食用追求也推高了牛羊肉消費。近年來,人們的餐桌從「有啥吃啥」發展到「想啥吃啥」,逐漸向「啥好吃啥」過渡。與豬肉相比,牛肉的蛋白質更高,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胺基酸組成更接近人體需要;羊肉則富含維生素,特別是鈣、鐵含量更高,且膽固醇含量低。當然,西方牛排等飲食文化的影響,少數民族地域性飲食習慣的擴散,火鍋、大排檔等飲食方式的季節性被打破,這些因素也在推高牛羊肉消費中或多或少發揮著作用。多種因素疊加最終導致了牛羊肉需求的快速增長,致使牛羊肉消費呈現出新的特點:地域上,從以前主要是牧區吃擴展到全國各地都在吃;人群上,從以前主要是少數民族吃擴展到各族人民都在吃;時間上,從以前主要是冬季進補擴展到一年四季都在吃。

  那麼,不斷被刺激的需求增長到了什麼程度?兩位專家認為統計難度很大,牛羊肉多為「戶外消費」,這部分甚至超過總量一半以上。杜立新認為牛羊肉已經佔肉類消費的10%左右,牛肉比羊肉略多一點。結合牛的生長繁育周期,曹兵海作出保守推測,這種快速增長的需求至少還要持續15~20年。

  成本過高效益低,機械耕種役畜減,國外市場靠不住

  供給相對滯後讓牛羊肉「物以稀為貴」

  從2000年到2012年,全國牛肉產量由513.1萬噸增加到662.3萬噸,增長29%;羊肉產量由264.1萬噸增加到401萬噸,增長51.8%。我國牛羊肉產量增速分別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到3倍。目前,我國已是世界第三大牛肉生產國、第一大羊肉生產國。

  但是,一方面由於需求的剛性增長超出了生產供給增長的速度,另一方面,牛羊肉生產受成本上升、資源承載能力約束、發展方式轉型、自然災害和疫病多發等因素制約,發展空間和速度都受到限制。因此,牛羊肉產量增長緩慢,供給在一段時期內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導致「物以稀為貴」。

  在我國歷史上,牛、犬、羊、豬、雞合稱「五畜」,而牛、羊從未單純地作為肉來食用,牛長久以來在農區被作為重要的生產工具,而羊在牧區也承擔著為紡織業提供羊絨的任務。近十年,恰恰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牛承擔的畜力大量被機械化所替代。

  和豬、雞比起來,牛、羊生產周期長、政策補貼少、場地要求高,小牛、羔羊價格比5年前漲了3到4倍,飼料成本接近翻番。「養一頭牛要用20個月時間,上市就賺2000元,『費力、費錢、費人』,很多農區、半牧區農牧民寧願選擇外出打工,殺母牛、小牛這樣『竭澤而漁』的現象屢見不鮮。」曹兵海說。對此,杜立新也憂心忡忡:「我們不僅要擔心『誰來種地』,也要開始擔心『誰來養牛、誰來放羊』的問題。」

  母畜養殖比較效益低,農戶積極性不高,存欄持續下降,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十一五」期間,全國能繁母牛、能繁母羊存欄比「十五」期間分別下降了10.2%和5.4%。2011年和2013年,曹兵海的中國農大團隊組織學生對全國最大的肉牛交易平臺吉林漢夏黃牛交易市場跟蹤調查。「我們的學生每筆規模交易都跟蹤到採購地,發現交易的母牛(能繁母牛和後備母牛)中,2011年有81%直接被宰殺了,2013年交易量有所下降,但仍有76%的母牛從市場『進』了老百姓的口。」曹兵海說。

  這些問題在被稱為「中原肉牛肉羊產業帶」的地區最為明顯,數據顯示,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傳統養殖大省近年來牛羊存欄量和產量顯著下降。2011年,4省牛肉產量佔全國34%,比2000年下降13個百分點;羊存欄下降超過2560萬頭,羊肉下降了9個百分點。在山東,2000年前後,肉牛存欄量在1000萬頭左右,現在只有不到500萬頭,其中還包括100多萬頭奶牛。這裡已經從最初的養牛主產區,演變為主要屠宰區。從全國來看,2012年牛羊存欄量比2004年分別下降了900萬頭和1900萬頭。

  在資源環境約束方面,牧區草原退化嚴重,推行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任務艱巨。從2000年開始,針對草原超載過牧帶來的環境問題,我國牧區逐漸推行禁牧、休牧、輪牧、舍飼等制度,牛羊肉產量也被限定在一個「框框」裡。杜立新結合調研說:「在陝北有些半牧區林權制度改革後,由於放羊啃了樹皮、吃了莊稼還引起過糾紛,當地乾脆『一刀切』禁止養羊了。」

  那麼,在國際市場我們是不是有周旋的餘地呢?曹兵海認為這個想法是危險的。「美國、阿根廷的牛肉剛夠自己吃,世界上只有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等幾個國家有能力出口,國際市場上可供交易的牛肉本就不多。」他說,「再加上檢驗檢疫等原因,我國目前只批准從6個國家進口牛肉,並不是說國外的肉就安全。」

  杜立新也說,國外羊肉出口多分為三檔,不一定把最好的賣給你,「我們和國外的消費習慣也不一樣,他們出口帶骨肉,而我們的穆斯林同胞卻不愛吃。」從統計數據看,2011年我國進口牛肉2萬多噸,羊肉8萬多噸;到2012年猛增到6萬多噸和12萬多噸,也體現出我國供求缺口在放大。兩位專家共同提出,滿足中國人吃牛羊肉的問題主要還得靠我們自己解決。

  以補貼促規模,育良種提單產,調布局釋潛能

  供需緊平衡解決有道

  隨著供需失衡加劇,牛羊肉價格出現了加速上漲。「有人說價格從2007年開始快速攀升,我認為不準確,那兩年正是我國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期,漲得最快的反而是最近三年。」杜立新說。曹兵海則認為價格飛漲是各種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價格上漲是否在一個合理、可控的區間內呢?杜立新說:「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是牛羊肉價格是豬肉、雞肉的2~4倍,就在合理區間,我國在3~4倍間。」曹兵海認為,如今的價格正是對供求關係的準確反映,「但是否合理還應當考慮公眾的消費水平和承受能力。」

  兩位專家都認為價格更多地是一種指標和表象,背後蘊含著深層次的產業問題。他們把肉牛、肉羊產業定義為「巨型產業」。曹兵海說,肉牛是一個從業人員8300萬、產值3300億元的大產業;杜立新認為肉羊產業「牽一髮而動全身」,「近年來牧區尤其是新疆羊肉的缺口加大,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將達到25萬噸,這不僅是消費問題,更是事關民族問題的大事。」

  與此同時,兩個產業都是周期長、調整慢的產業。牛羊產仔基本都是單胎,在目前飼養水平下,牛的繁育是3年兩犢、羊是3年4羔;相比豬每年產兩胎,每胎產仔10頭相比,產業調整見效慢。一頭牛從出生到育肥出欄至少需18個月,肉羊從羔羊到出欄至少需要7個月。

  因此,去年8月,國家出臺《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加強政策扶持和市場調控,著力提高牛羊肉生產能力,引導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對於如何解肉牛肉羊「巨型產業」之困,兩位專家均提出國家要制訂具有延展性的長期、均衡政策支持。

  我國現有政策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和良種繁育有一定補貼,但和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動輒上千萬的高投入相比顯得「杯水車薪」。杜立新說,德國的肉羊補貼佔養殖成本的45%,養羊效益好得很。

  曹兵海呼籲在條件允許時對肉牛實行「普惠制」補貼,尤其加大對能繁母牛補貼力度,補出老百姓的養牛積極性。杜立新希望加大公羊良種補貼,「每頭種公羊國家補貼800元,能為養殖戶帶來4000多元的收入,我國良種公羊缺口還有30萬頭。」

  標準化規模養殖是迅速恢復產能、打破資源約束的主要辦法。「我國沒有實行規模化肉羊養殖(年出欄100頭以上)超過70%。」杜立新說。但如果大規模採取標準化養殖,勢必帶來建牛棚、羊舍以及飼料、僱工等成本增加,過去曾有「富也富不過牛,窮也窮不過牛」的說法,規模化「富養」的成本很高,需要國家出臺政策扶持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

  促進增產另一個途徑是提高單產。我國牛羊單產水平明顯低於國際先進水平,品種是最大制約。曹兵海提出,多年來我國對肉牛品種存在無序改良現象,缺少明確的改良和育種方向。這需要國家加強肉牛肉羊原良種場、種公牛站、品種改良中心和生產性能測定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

  對於產業布局發展,曹兵海提出充分利用南方丘陵地區,從甘蔗、香蕉、馬鈴薯、紅薯就地取材,用甘蔗渣、澱粉渣餵牛,成本比秸稈還要低,又能廢物利用,一舉多得。「釋放我國南方的生產潛力,就有希望再收穫一個現有中國的肉牛產量。」他說。

  杜立新提出要進一步對我國農業區域合理劃分,宜農則農、宜牧則牧。他對新型經營主體寄予很大希望,「現在一些牧區在搞『家庭牧場』試驗,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在國家扶持下,農區搞300頭羊的牧場,牧區可以相對多一些,1000頭左右。」

相關焦點

  • 牛羊肉價格飛漲 專家呼籲加大扶持力度
    業內專家分析,剛性需求增加成為牛羊肉漲價的主要推手,而存欄下滑直接導致供需失衡,建議加大對肉牛肉羊產業的扶持力度,提升規模化養殖水平,穩定市場供給。  牛羊肉漲成「貴族肉」  在北京市回族聚居地牛街,記者從「蘭大優鮮」「聚寶源」等多家牛羊肉店了解到,目前牛後腱價格每公斤約64元,羊排價格每公斤56元,羊後腿價格每公斤64元。
  • 全國牛羊肉價格普遍上漲 需求旺盛價格創新高
    不過今年有點特別,很多人發現,今年冬天的牛羊肉價格可不便宜:很多城市一斤鮮牛肉的價格超過了35元,而一斤鮮羊肉的價格超過了40元。這一大家子吃頓火鍋,可不便宜。  全國牛羊肉價格普遍上漲  新發地農產品市場是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集散地,很多外地來的牛羊肉先運到這裡,再批發到全市的超市和農貿市場。目前,這裡的牛肉批發價格每公斤超過了50元,很多來這裡批發的商戶說價格太貴。
  • 2020年10月國內牛羊肉市場價格走勢預測:後期牛羊肉價格仍將小幅上漲
    原標題:2020年10月國內牛羊肉市場價格走勢預測:後期牛羊肉價格仍將小幅上漲   中商情報網訊:牛羊出欄進入旺季,
  • 2020年9月國內牛羊肉市場價格走勢預測:牛羊肉價格繼續保持上漲走勢
    中秋、國慶兩節臨近,牛羊肉消費趨旺,總體供給仍然偏緊,後期價格將繼續上漲但漲幅有限。(一)牛羊肉價格繼續上漲在暑期旅遊旺季的帶動下,牛羊肉消費需求回升,價格繼續上漲。活牛價格每公斤34.87元,環比漲2.0%,同比漲18.2%;活羊價格每公斤36.62元,環比漲1.6%,同比漲13.9%。(二)7月份牛羊肉進口均增牛肉:7月份,進口量20.56萬噸,環比增16.4%,同比增35.1%,進口額9.57億美元,環比增15.3%,同比增29.5%。
  • 七夕將至 昆明花價持續上揚
    七夕將至 昆明花價持續上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6日 18:5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8月16日電(記者王研、趙宇思)隨著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即將到來,昆明作為花卉重要的主產地,花價開始持續小幅上揚,其中以玫瑰花的漲幅最高。
  • 洋蔥價格持續上揚 「向錢蔥」還能撐多久
    市商務局監測數據顯示,從7月中旬開始,洋蔥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7月13日,洋蔥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1.01元,之後連續六周大幅攀升,至8月17日,批發價達到每公斤2.43元。目前,洋蔥價格已漲至每公斤3元左右,創下歷史新高。  批發價不斷上漲,使得市區一些超市、農貿市場內,洋蔥不僅數量少,品質也較差。
  • 2019年9月國內牛羊肉市場價格走勢預測:多重因素提振 價格持續上漲
    中商情報網訊:秋冬季牛羊陸續出欄,將部分緩解市場供給不足;中秋、國慶兩節臨近,牛羊肉消費有望繼續提升,市場總體供給依然偏緊,價格將繼續上漲。(一)牛羊肉價格連續4個月小幅上漲。活畜價格繼續上漲。活牛格每公斤29.27元,環比漲3.2%,同比漲10.6%;活羊價格每公斤31.95元,環比漲2.5%,同比漲16.7%。(二)7月份牛肉進口增加、羊肉進口減少。
  • 2019年1-4月國內牛羊肉市場價格走勢分析:牛羊肉價格跌幅縮小
    中商情報網訊: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牛羊肉消費總體呈減弱趨勢,預計價格繼續回落,但燒烤季啟動及五一端午假日拉動消費,價格環比跌幅有望縮小,個別省區可能止跌回升。、(一)牛羊肉價格繼續回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牛羊肉消費需求下降,價格呈回落態勢,但仍是2002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4月,牛肉集市均價每公斤68.36元,環比跌0.5%,同比漲6.5%;羊肉集市均價每公斤68.23元,環比跌1.2%,同比漲11.8%。從周價看,牛肉、羊肉從2月第2周開始連降11周,累計跌幅分別為3.5%、4.8%。
  • 冬至將至,貴陽牛羊肉價格如何?火鍋店需要預定嗎?
    這時候,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圍著火爐話家常,再來一份熱氣騰騰的牛羊肉火鍋,老貴陽獨有的溫暖與愜意得以體現。 現在牛羊肉價格如何? 市場銷售情況怎麼樣? 記者先後前往南明區青雲都匯新路口農貿市場、雲巖區紅邊門農貿市場,不同商鋪老闆反饋的生牛羊肉價格略有懸殊,但總體銷售情況不太理想。
  • 國內市場牛羊肉價格分析
    2020年第7周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動態 國內豬肉價格小幅上漲,雞蛋價格跌幅收窄 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漲跌互現 一、國內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情況
  • 【藥通網】持續上揚的海金砂
    海金砂已至產新掃尾期,伴隨著產新一路走來的正是行情的一路上揚,在整個低迷的藥市環境下,我們在感嘆海金砂「生命力」頑強的同時,心裡不禁會有疑問:為啥漲啊?我們先從海金砂兩個特點說起:其一,容易受天氣影響。
  • 鹽城樓市未來房價持續上揚
    由於高架高鐵和居民收人的提高,鹽城城西和城東房子賣的火熱i,未來房價持續上揚。 視屏為通銀集團密密麻麻高層樓房 售樓部麗麗攝 「安靜多年」 老盤急推新 2019年的鹽城樓市已經尾聲,2019淡季不淡、推新頻繁、純新盤高調亮相,老盤踴躍加,比如通銀——森林公館、森林紅郡,青年華都,多個「特殊」的開盤項目吸引了購房者的眼球。
  • 豬肉價格上揚 彭淮南稱臺灣物價漲幅會高於預期
    原標題:豬肉價格上揚 彭淮南稱臺灣物價漲幅會高於預期  中新網3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指出,今年物價指數(CPI)可能會高於「主計總處」預估的1.07%,因為「主計總處」預估時還沒有發生豬肉價格上揚的問題。   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今赴「立法院」報告備詢。
  • 品牌效應提升 海南牛羊肉價格高於全國30%以上
    原標題:產能增長慢品牌效應提升海南牛羊肉價格高於 全國平均30%以上海口網8月3日消息(記者光明)「目前全國牛、羊肉價格每500克分別為32元、29元左右,海南省的牛羊肉價格仍然高於全國平均價格30%以上,主要原因是海南省牛羊肉供不應求。」
  • 冬至將至,牛羊肉價格如何?火鍋店需要預定嗎?跟著記者去實地探訪
    再來一份熱氣騰騰的牛羊肉火鍋,這是老貴陽獨有的溫暖與愜意。現在牛羊肉價格如何?市場銷售情況如何?12月17日,記者走訪了南明、雲巖區,為大家的冬至菜單探個底。農貿市場:價格漲幅不大 銷售情況不理想記者先後前往南明區青雲都匯新路口農貿市場、雲巖區紅邊門農貿市場,不同商鋪老闆反饋的生牛羊肉價格略有懸殊,但總體銷售情況不太理想。
  • 雞蛋價格近來為何能夠持續回升?
    自11月25日開始,雞蛋價格緩慢回升,12月15日上漲至7.97元/千克,20天漲幅為6.13%。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產能過剩雙重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國雞蛋價格持續下跌,長期低於成本,行業虧損嚴重。以6月份為例,全國雞蛋批發市場平均價格為6.41元/千克,環比下降4.04%,比1月份下降27.90%,同比下降24.32%。
  • 上周合肥草莓價格小幅回落 豬肉價格小幅上漲
    12月10日,記者從周谷堆市場信息中心了解到,上周,除豬肉價格小幅上揚外,其他農產品價格相對穩定。  蔬菜日均成交量3800噸,整體菜價穩定。其中有1種菜價上漲,3種菜價下跌。
  • 原料藥漲價、斷供 甘草片等常用藥價格一路上揚
    原標題:原料藥漲價、斷供 甘草片等常用藥價格一路上揚  斷供、包銷、壟斷 原料藥發的哪門子燒  今年以來,撲爾敏、甘草片、羅紅黴素等常用藥品價格一路上揚,有些地方漲幅已達50%以上甚至翻倍。其背後是上遊一些原料藥供應不足、快速漲價,甚至斷供的現實。
  • 中國牛羊肉為什麼比較貴
    中國經濟快速上升,使百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造成大量牛羊肉等高檔次肉類消費。牛羊肉作為古代祭祀的三牲之首,不是普通百姓能吃得起的。現在中國百姓不但吃得起,還能大量吃,不得不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奇蹟。火鍋、肉串、燉肉、烤肉、紅燒、紅燜等各種做法牛羊肉出現在百姓的餐桌,三天一燒烤,五天一聚餐,多麼快樂。
  • 牛羊肉第一股IPO:中國人均13斤牛羊肉,供不應求!
    中國吃貨還影響了國外食物價格走向,波士頓大龍蝦也因吃貨的大面積購買,原本是本地人很少購買的廉價食品,如今大幅漲價,本地人都吃不起了。吃貨的胃口這麼大,那麼吃貨支撐的食品經濟產業自然也不差。我國牛羊肉消費持續增長,供需總體偏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