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擬規定:牙膏進行功效評價後 方可宣稱防齲等功效

2020-12-20 丁香園

一文了解醫療界那些事,實時追蹤時事熱點 

【醫界頭條】

1. 專家:抗幽門螺旋桿菌牙膏不靠譜

2. 西安發現進口阿根廷冷凍豬肉外包裝樣本核酸檢測陽性

3. 安徽首批國產二價宮頸癌疫苗接種 價格是進口疫苗一半

4. 希臘首個醫療中文服務平臺上線 方便華人求醫問診

5. 蘭州:市民不要私自網購進口冷鏈食品 消費前查驗檢測報告

6. 北京:做好快遞外賣等重點行業人員核酸檢測篩查覆蓋

7. 歐洲疾控中心:貂體內新冠病毒傳人或影響疫苗有效性

8. 濟南完成涉事冷庫全部物品及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北京頭條、界面新聞、北京日報客戶端)

 

【行業動態】

國家藥監局擬規定:牙膏進行功效評價後 方可宣稱防齲等功效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辦法》提出,牙膏命名涉及功效宣稱內容的,該產品應當具有與命名內容相符的實際功效,且功效宣稱用語不得超出功效分類目錄確定的允許宣稱範圍。牙膏標籤其他部分同時不得標註以下內容:(一)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三)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內容;(四)法律、行政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禁止標註的其他內容。

牙膏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除基礎清潔類型外,其他功效牙膏應當按照規定要求開展功效評價。已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後,可以宣稱牙膏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國家醫保局:省級醫保部門可將民族藥、中藥飲片等納入省級醫保範圍

11 月 13 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其官網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2355 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考慮到民族醫藥主要受民族醫學理論的指導,在使用上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特殊性,2020 年 7 月公布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權限,省級醫保部門可以國家《藥品目錄》為基礎,按照國家規定的調整權限和程序將符合條件的民族藥,醫療機構製劑和中藥飲片納入省級醫保支付範圍。(來源:界面新聞)

 

【醫院新聞】

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西分中心落戶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近日,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省級分中心項目建設在上海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啟動。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通過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廣西唯一一個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省級分中心。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國家中心學術委員會推薦、國家中心組織認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衛生主管部門及國家中心管理部門備案後,通過了認定並正式獲授牌為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西分中心,內分泌科秦映芬教授擔任廣西分中心主任。

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為載體,進一步組建起全國性的代謝性疾病臨床研究協同網絡,起草和制定指南、共識,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行業標準、開展培訓、指導臨床實踐,整合醫院、社區、網際網路和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同質化的臨床診治水平,努力實現國務院最近提出的「到 2022 年和 2030 年,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達到 60% 以上和 70%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規範化管理目標。(來源: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查看詳情

 

河南省人民醫院婦科完成了全省首例婦科腫瘤術中放療

患者體內的腫瘤已被切除,手術還未完成,可是,醫護人員卻暫時離開了手術室。什麼情況?其實,短暫的「離場」,是為了更好的治療——一臺先進的放療儀器,開始在患者腹內,對病變細胞進行猛烈「攻擊」。日前,河南省人民醫院婦科,完成了全省首例婦科腫瘤術中放療。

術中放療在婦科腫瘤中的應用國外已經普及,但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對於非根除性腫瘤、可疑非根除性腫瘤或手術不能切除的腫瘤,在充分評估、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在手術過程中給予腫瘤、殘留病變區以及可能產生轉移或復發部位進行一次大劑量照射。

術中放療可降低全身反應及骨髓抑制,精準的照射範圍使患者獲得較高的治療增益比。將術中放療與其他治療手段相結合——可降低腫瘤局部復發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效減少術後放療時間,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整體治療費用。(來源:河南省人民醫院)

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擬規定:牙膏進行功效評價後方可宣稱防齲等功效 牙膏能...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 最近,一種宣稱能夠有效抑制甚至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先是走紅網絡,而後又被指出,幽門螺旋桿菌存在於人體胃部,僅通過簡單刷牙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是不太可能的。如今,牙膏產品宣稱所具有的功效是越來越多。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就《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 ...局擬規定:牙膏進行功效評價後方可宣稱防齲等功效 牙膏能有什麼...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 最近,一種宣稱能夠有效抑制甚至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先是走紅網絡,而後又被指出,幽門螺旋桿菌存在於人體胃部,僅通過簡單刷牙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是不太可能的。如今,牙膏產品宣稱所具有的功效是越來越多。
  • 權威專家稱,雲南白藥牙膏所宣稱功效是在打「擦邊球」
    此外,雖然氨甲環酸並沒有出現在《牙膏用原料規範》的禁限用目錄中,但是它作為處方藥,國家依然有《處方藥使用、管理制度》來規範它的使用。《處方藥使用、管理制度》要求處方藥不得開架銷售,必須憑醫師處方銷售,銷售人員收到處方時,處方要經執業藥師審核並籤字後,方可調配和銷售,對處方所列藥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對有配伍禁忌或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銷售。
  • 牙膏再想宣稱「消炎止血」有點難
    今年6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正式發布,在附則中明確規定: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確定牙膏上市前及上市後的監管職能均調整至藥品監管部門。  牙膏以後怎麼管?
  • 牙膏是化妝品?該怎麼監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牙膏監督管理...
    按照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進行產品備案後,方可上市銷售或進口。第八條 (新原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首次使用於牙膏的天然或者人工原料為牙膏新原料。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牙膏原料的歷史使用情況,制定發布《牙膏已使用原料目錄》,作為牙膏新原料判定依據。
  • 功效牙膏真相:缺臨床驗證 功效難正名
    一邊是企業投入功效型牙膏高端、超高端市場的熱情,一邊卻是從未中斷過的功效型牙膏效果遭到質疑。  其實,早在2008年9月1日,國家《功效型牙膏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就已強制實施,2014年進行了修訂。
  • 到底有什麼功效?牙膏功效不再是「說說而已」
    有的牙膏宣稱幽門螺旋桿菌抑菌率99.99%,有的宣稱「淨白牙齒、祛黃必備」,有的則宣稱能預防蛀牙……《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一些牙膏品牌的功效宣傳很直接,但這些牙膏是否真的有如此功效,消費者不得而知。
  • 即將納入化妝品監管範圍 牙膏再想宣稱「消炎止血」有點難
    我國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2021年1月1日起廢止),在關於化妝品的定義中,施用部位未包含牙齒及口腔黏膜,因此牙膏產品未被納入化妝品進行管理。  今年6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正式發布,在附則中明確規定: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確定牙膏上市前及上市後的監管職能均調整至藥品監管部門。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本月起實施 牙膏功效不能宣稱美白
    《條例》對化妝品標籤標註內容、化妝品功效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值得注意的是,牙膏產品將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化妝品標註有了明確規定《條例》包含總則、原料與產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六方面的內容,1月1日正式實施後,原有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同時廢止。
  • 到底有什麼功效?牙膏功效,不再是商家「說說而已」
    工人日報訊 (記者楊召奎)有的牙膏宣稱幽門螺旋桿菌抑菌率99.99%,有的宣稱「淨白牙齒、祛黃必備」,有的則宣稱能預防蛀牙……《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一些牙膏品牌的功效宣傳很直接,但這些牙膏是否真的有如此功效,消費者不得而知。
  • 牙膏功效 不再是商家「說說而已」
    有的宣稱幽門螺旋桿菌抑菌率99.99%,有的直接打出「白不了不要錢」的招牌  牙膏功效,不再是商家「說說而已」  新規:不得明示或暗示牙膏具有醫療作用,不得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  有的牙膏宣稱幽門螺旋桿菌抑菌率
  • 牙膏功效,不再是商家「說說而已」
    有的牙膏宣稱幽門螺旋桿菌抑菌率99.99%,有的宣稱「淨白牙齒、祛黃必備」,有的則宣稱能預防蛀牙……《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一些牙膏品牌的功效宣傳很直接,但這些牙膏是否真的有如此功效,消費者不得而知。
  • 牙膏列為普通化妝品禁止宣稱美白 牙膏也算化妝品?全球最好用牙膏...
    牙膏列為普通化妝品禁止宣稱美白 牙膏也算化妝品?A- 【牙膏列為普通化妝品禁止宣稱美白】29日,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一大亮點是,首次將牙膏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指出:「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牙膏備案人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後,可以宣稱牙膏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
  • 《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第六條 (行業自律)牙膏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督促引導生產經營者依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推動行業誠信建設。第七條 (牙膏管理制度)國家對牙膏實施備案管理。按照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進行產品備案後,方可上市銷售或進口。第八條 (新原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首次使用於牙膏的天然或者人工原料為牙膏新原料。
  • 宣稱止血、治療潰瘍、牙周炎的牙膏統統算藥品
    牙膏不僅算化妝品,甚至可能算藥品;化妝品功效宣稱要公開科學依據,接受社會監督;電商平臺要對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日前,國務院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並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牙膏算不算化妝品,過去在坊間多有討論。新條例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司長李金菊介紹,新條例在修訂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牙膏產品的安全風險,所以提出了將牙膏按照化妝品管理。
  • 牙膏戴上「緊箍咒」 功效莫再隨便吹
    市民周婷一到超市選購牙膏就覺得「眼暈」。「牙膏太多了,一個品牌好幾個系列,功效有美白的、止血的、抗過敏的等等,成分裡有放竹鹽的、還有小蘇打的,甚至還加入了植物炭,功效強大,感覺一支牙膏能解決所有口腔問題。」對於使用後的效果,周婷說,根本不像商家宣稱的那樣幾周後可美白、止血。
  • 「奇效」牙膏最後的秀場:「消炎止血」「防初老」?新規擬上緊箍
    實際情況是,這些網紅牙膏多為「智商稅」產品。其宣稱的神奇功效,均不具備充分的科學證據或臨床試驗依據,也不符合國家標準對「功效牙膏」的規定。 依據2021年1月1日即將施行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牙膏將參照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備案制管理,在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後,可以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 「入群」化妝品的備案制管理後,一度處於監管「灰色地帶」的牙膏行業,或將迎來史上最嚴監管政策。
  • 向化妝品看齊,牙膏要備案了
    |截自國家藥監局牙膏要備案了距離《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不到2個月,國家藥監局緊鑼密鼓地再次出臺細則,指導與規範牙膏企業的備案管理工作。牙膏功效宣稱這樣做由於牙膏長期處於「裸奔」狀態,市面上宣稱「消炎鎮痛、止血」,與藥品、醫療器械界限模糊的牙膏屢見不鮮。此次意見稿明確規定了牙膏功效宣稱類別和允許用語,包括基礎清潔類、防齲類、抑制牙菌斑類、美白等以及其他功效共9大類,並且,6個月~12周歲的兒童僅能宣稱基礎清潔類、防齲類。對於牙膏的功效宣稱,同樣參照化妝品要進行功效評價。
  • 牙膏躋身化妝品界?「美白」出現在牙膏廣告裡難了,關於市面上的...
    其中,條例首次將牙膏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牙膏聲稱的美白、牙齦止血等功效將不在新條例允許宣傳的範圍內。同時,新條例還按照風險程度將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國家對特殊化妝品實行註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對於牙膏的定義,《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指出:「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
  • 中國近3600牙膏相關企業 超17%曾出現過經營異常
    11月13日,國家藥監局就《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