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化妝品看齊,牙膏要備案了

2021-01-09 界面新聞

文|青眼  春曉

今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牙膏備案資料規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主體內容共有五章五十一條。從誰備案、如何備案、提交哪些材料,逐一明確。

對此,有業內人士評論道,「牙膏從不備案到需要備案了,備案的要求基本和化妝品保持一致。」這也說明,牙膏將正式成為化妝品品類中的「正規軍」,被嚴管起來。

|截自國家藥監局

牙膏要備案了

距離《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不到2個月,國家藥監局緊鑼密鼓地再次出臺細則,指導與規範牙膏企業的備案管理工作。

意見稿首要是釐清了牙膏備案人的權責,即誰備案誰擔責。意見稿中提到,牙膏備案人應當對提交的備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並且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境外牙膏備案人應當對境內責任人的備案工作進行監督。

對於企業首次辦理牙膏備案,應當提交備案人信息表及質量安全負責人簡歷;備案人質量管理體系概述;備案人不良反應監測和評價體系概述等。據了解,這一點與《化妝品註冊備案資料規範(徵求意見稿)》中的要求類似,再從不良反應監測和評價體系概述要求、命名依據、產品配方要求等多個規定來看,正應了業內人士廣泛評論的「基本與化妝品備案類似了。」

此外,針對產品標籤中有「聯合研發」 「出品」 「監製」等標註其他企業或者機構的,意見稿也要求企業應當提交該企業或者機構出具的承擔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的承諾書,並由該企業或者機構籤章確認。可以說,在新規之下,一些科研院所在為品牌做背書時,要三思而後行了。

牙膏功效宣稱這樣做

由於牙膏長期處於「裸奔」狀態,市面上宣稱「消炎鎮痛、止血」,與藥品、醫療器械界限模糊的牙膏屢見不鮮。此次意見稿明確規定了牙膏功效宣稱類別和允許用語,包括基礎清潔類、防齲類、抑制牙菌斑類、美白等以及其他功效共9大類,並且,6個月~12周歲的兒童僅能宣稱基礎清潔類、防齲類。

對於牙膏的功效宣稱,同樣參照化妝品要進行功效評價。意見稿指出,牙膏的標籤、說明書標註有除基礎清潔類以外功效宣稱的,應當按照要求進行功效評價,牙膏備案人應當在備案時提交功效評價報告的摘要。

|圖片源自意見稿

針對不同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標準和要求也有所不同,牙膏的功效評價分為臨床評價和實驗室評價。具體來看,宣稱防齲、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有關問題功效的產品,應按照《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技術規範的要求採用臨床評價方法進行功效評價。

宣稱美白類、抗牙石類、減輕口臭類以及針對改善口腔問題等功效的,則可選用國內外相關法規、技術標準、技術規範規定的方法,權威組織或技術機構及行業協會指南、專業學術雜誌公開發表方法等。

對此,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法規部經理孫淑蓉向青眼介紹,前述需進行臨床評價的項目以前就要做,所以對企業基本沒什麼影響。反而是美白類、抗牙石類等,以後也要和化妝品一樣需要真憑實據了。

另有某檢測機構人員對青眼表示,其公司在牙齒美白功效評價的基礎上新增了口腔抗炎、口腔抗菌的業務。伴隨新規即將出爐,該公司牙膏功效評價這塊業務的客戶也比以前多了,他也提到「不過有一些需要進行臨床(測試)。」

提交全成分

在針對化妝品的註冊備案管理中,提交全成分這一問題引發大量討論。意見稿中同樣要求牙膏產品配方應當提供全部原料的含量,含量以質量百分比計,全部原料應當按含量遞減順序排列;含有多個組分的復配原料應當列明組成成分及相應含量。

同時,牙膏產品中首次使用已有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或食品原料,應當對該原料在牙膏中使用的頻率、暴露量等與食品中使用時的相應指標進行比較,並提交安全性評估報告。

「牙膏也是全成分標註,就是原料種類少」,孫淑蓉表示。同時她也認為,這一要求相對化妝品來說難度小很多,「牙膏原料本來就少,化妝品卻可以有很多很多。」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牙膏企業身上的擔子就減輕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牙膏像普通化妝品一樣進行管理,將會迎來一輪洗牌。

並且,牙膏備案從無到有,加上整個化妝品行業遊戲規則發生轉變,企業都需要時間來適應,也考驗著企業在生產研發、備案、檢測評估、營銷各方面的綜合實力。

相關焦點

  • 牙膏是化妝品?該怎麼監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牙膏監督管理...
    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已有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或食品原料,首次用於牙膏生產的,不按照新原料管理。使用了該原料的牙膏進行備案時,應提供該原料在牙膏中使用的安全性評估報告。第十條 (生產許可制度)擬從事牙膏生產活動,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 牙膏列為普通化妝品禁止宣稱美白 牙膏也算化妝品?全球最好用牙膏...
    牙膏列為普通化妝品禁止宣稱美白 牙膏也算化妝品?A- 【牙膏列為普通化妝品禁止宣稱美白】29日,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對實施了30年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的一次修改與更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一大亮點是,首次將牙膏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指出:「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牙膏備案人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後,可以宣稱牙膏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
  • 牙膏躋身化妝品界?「美白」出現在牙膏廣告裡難了,關於市面上的...
    同時,新條例還按照風險程度將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國家對特殊化妝品實行註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對於牙膏的定義,《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指出:「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
  • 牙膏算化妝品了?一圖了解「美麗」行業新規
    牙膏為何「變身」進入化妝品行列?除了牙膏以外,新規還有哪些變化?《條例》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產品安全性要求不降低的前提下,將一般清潔類及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的牙膏按照普通化妝品實施備案管理。
  • 即將納入化妝品監管範圍 牙膏再想宣稱「消炎止血」有點難
    根據該《辦法》,在我國境內生產經營的牙膏將適用《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由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監管,省級藥監部門將承擔轄區內牙膏生產企業生產許可及牙膏備案管理工作。  牙膏之前歸誰管?  牙膏是化妝品嗎?我國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2021年1月1日起廢止),在關於化妝品的定義中,施用部位未包含牙齒及口腔黏膜,因此牙膏產品未被納入化妝品進行管理。  今年6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正式發布,在附則中明確規定: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確定牙膏上市前及上市後的監管職能均調整至藥品監管部門。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本月起實施 牙膏功效不能宣稱美白
    2021年1月1日起,《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對化妝品標籤標註內容、化妝品功效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值得注意的是,牙膏產品將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
  • 牙膏將躋身化妝品界!幾塊錢和幾十塊錢的牙膏有什麼區別?
    今天一個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實施了30年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進行了修改與更新,從明年1月1日正式實行。 01 本次《條例》修改的亮點 1、牙膏將躋身化妝品界!
  • 化妝品屬性界定及進口化妝品備案&註冊申報分類指南
    眾所周知,凡以市場銷售為目的的進口化妝品,必須預先經我國行政監管部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NMPA)審批(特殊類化妝品)或備案(非特殊類化妝品),否則無法進行正常通關,亦不得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不同功能的化妝品,我國採取了不同的監管辦法,而且其備案(註冊)周期、費用均有差別。那麼如何判斷一個產品的化妝品屬性呢?又如何在備案/註冊時進行正確歸類呢?
  • 《新條例》2021年實施,牙膏正式歸屬化妝品 功效性化妝品沒有了
    這是《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30年來第一次修訂,其中人們日常用的牙膏將被納入化妝品進行監管成為《新條例》的一大亮點。武漢市場監管局人員曾公開表示:「這是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進行管理。」牙膏納入化妝品監管,是否意味著牙膏是化妝品呢?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化妝品的定義。
  • 牙膏被列為普通化妝品 將不得再宣傳美白效果
    市面上銷售的美白牙膏有一口美白的牙齒,是許多市民夢寐以求的事情。在市場上,我們也不乏看到各種宣傳有美白效果的牙膏。近日,國務院公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宣傳要求方面,卻沒有美白選項。
  • 權威2020年 食藥監回復化妝品法規 備案等知識問答匯總
    關於凍乾粉跟溶媒液體,在備案的時候能否按使用說明混合後測試?因為粉要配合溶媒液才能使用,混合後才是完整額產品。但是目前機構說要分開測試。如果分開檢驗,對於我們企業來說負擔不小,同時凍乾粉本身質量很小,要滿足檢驗量需要大量的產品。可能我生產一批樣品都滿足不了檢驗需要的量。
  • 《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擬使用牙膏新原料用於牙膏生產的,應提出制定該原料安全技術標準的立項建議,納入國家強制性標準、技術規範後方可使用。已有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或食品原料,首次用於牙膏生產的,不按照新原料管理。使用了該原料的牙膏進行備案時,應提供該原料在牙膏中使用的安全性評估報告。第十條 (生產許可制度)擬從事牙膏生產活動,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 牙膏再想宣稱「消炎止血」有點難
    記者11月18日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於近日公布《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就牙膏監督管理工作徵求社會意見。根據該《辦法》,在我國境內生產經營的牙膏將適用《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由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監管,省級藥監部門將承擔轄區內牙膏生產企業生產許可及牙膏備案管理工作。
  • 進口化妝品如何進口註冊申報備案
    所以如果您的產品是食用的或治療的就不要考慮申請化妝品了,可以考慮保健食品或藥品;4.中國沒有「藥妝」,業內所謂藥妝是移植自國外或宣傳需要,中國只有特殊和非特殊。5.化妝品的備案申請不是直接向SFDA提交,而是要先做檢測(包括歐洲國家不做的動物檢測),檢測合格才能向SFDA提交申請(這個好像不算是問題,但經常有客戶問,所以列在這裡)。
  • 五花八門的牙膏怎麼選?牙膏好不好,關鍵要看有沒有這種成分
    每次去超市買牙膏,在琳琅滿目的貨架面前,也曾是我們思考人生地方,五花八門的牙膏該怎麼選?導購看到你迷茫的眼神會說:「拿這款,這款不含氟,對牙齒好」,含氟牙膏近年來一直飽受爭議。買藥膏,到底要不要含氟的? 為什麼買牙膏一定要含氟?
  • 牙膏:雖然哥是化妝品,但不要再讓我美白了
    就在前不久,國務院公布了全新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其中一條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牙膏被列為普通化妝品,在新條例中部分牙膏所謂的美白功效將不再被允許宣傳,而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宣傳用語,需牙膏備案人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後才能使用。
  • 宣稱止血、治療潰瘍、牙周炎的牙膏統統算藥品
    牙膏不僅算化妝品,甚至可能算藥品;化妝品功效宣稱要公開科學依據,接受社會監督;電商平臺要對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日前,國務院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並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牙膏算不算化妝品,過去在坊間多有討論。新條例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司長李金菊介紹,新條例在修訂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牙膏產品的安全風險,所以提出了將牙膏按照化妝品管理。
  • 牙膏監管模式待定 業界期許最優方案
    有沒有推倒重來的必要  時至今日,對於牙膏的定性,決定著監管模式的最終走向。事實上,除了將牙膏類產品列入化妝品管理範疇,食藥監總局還曾考慮是否要將宣稱有治療口腔疾病的牙膏列入藥物OTC管理。  牙膏究竟是自成一派還是劃歸化妝品?抑或列入藥品行列?每向前一步都如履薄冰,決策者的謹慎是顯而易見的。
  • 化妝品備案的這些乾貨,你都了解嗎?
    與國產非特不同,特殊類和進口化妝品往往需要更詳細的說明。圖為韓國某著名品牌生產的鹿茸面膜成分資料的一部分。(二)委託生產的產品,委託雙方應當分別向所在地行政區域內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送備案信息。在備案信息提交後,因產品升級引起的成分變化和包裝更改也都會被責令改正,需要重新提交資料備案,只需將相關資料更新和補充齊全即可備案通過。因此提醒大家,申請備案檢驗時提交的材料一定要與網上備案的資料保持一致,產品更新換代後要及時更新備案。具體情況參考《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管理辦法》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
  • 牙膏能美白?化妝品宣傳到底是真是假?
    近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出爐,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讓我們來看看又有哪些虛假的化妝品宣傳。1、牙膏能美白?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牙膏也是化妝品?是的,在新出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牙膏被列為普通化妝品,並且明文規定,部分牙膏的美白功效是被禁止宣傳的,允許牙膏有防齲、抑牙菌斑、抗壓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此外,專業牙科醫生表示,建議大家不要使用藥物止血的藥膏。不過真有人信牙膏能美白嗎?我們刷了這麼多年,白不白大家心裡沒數嗎?2、香皂能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