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版「限塑令」:快遞小件商品多使用塑膠袋 紙盒子成本高

2020-12-20 江蘇新聞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江蘇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在這個升級版的「限塑令」中,明確要求,到2022年底,全省範圍的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減少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省範圍的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那麼目前,各家快遞企業在塑料包裝「減負」方面,做得怎麼樣呢?記者進行了走訪。

【快遞小件商品塑膠袋使用多 用紙盒替代成本高】

8月24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南京主城區的多家快遞網點,快件的外包裝使用塑膠袋的情況仍比較普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商家在打包家紡、服飾以及一些小件商品時,多選用塑膠袋,除了方便的考慮外,最關鍵的還是節約成本。

申通快遞工作人員舉了個例子,對比一下紙箱和塑膠袋子的價格,紙箱肯定貴了,大紙箱1塊多一個,塑膠袋就幾毛一個;而且紙箱盒子重了,發貨成本上升了,對於賣家來講,價格也會上漲。

市民個人寄送快遞,若選擇用塑膠袋打包,一般,快遞公司都會免費提供。如果要使用紙箱,則需額外付費。

【貴重易碎品可使用共享快遞盒 塑料膠帶很難被替代】

面對升級版「限塑令」,快遞公司也在積極想辦法應對。比如,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或者使用可回收包裝盒。此前,順豐公司就已經啟用了共享快遞盒,但數量有限。

順豐快遞工作人員介紹,發貨易碎品一些的顧客會使用共享快遞盒,比如手機,酒水,工藝品,陶瓷玉石之類的。

不少快遞企業坦言,想要將用於快遞外包裝的塑膠袋完全淘汰,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用於封裝快遞包裝的塑料膠帶,要想減量,也並非易事。畢竟,現在沒有可以實現代替膠帶的東西。

【城市治理委員建議:加緊出臺《實施意見》配套細則】

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員會公眾委員代表認為,限制塑料製品的使用是大勢所趨,若想在快遞行業推廣可降解塑膠袋,就要解決目前同類產品生產成本高的問題,避免商家或者快遞企業,將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員會公眾委員馬志恆建議通過兩個途徑來解決,一是企業降低成本,通過生產量擴大,生產規模擴大,量產以後,生產成本自然會降低一部分;第二個通過政府的鼓勵政策,扶持政策,對新產品適當補貼,通過補貼降低它的成本。

而要想升級版限塑令在各個相關領域落實執行,還得抓緊出臺配套的細則。

馬志恆說,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會贊成「限塑令」,政策出臺之後怎麼執行到位,這個是重點難點,需要行政機關考慮的問題,落到紙頭上容易,但是要把它形成有威懾力,這個可能要動腦筋的。

記者也查了一下相關信息:今年年初,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20年,郵政業更貼近民生的七件實事中,就提到,力爭今年年底實現「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0%。有了這些目標,就需要快遞企業加大力度,強化落實。

江蘇臺記者/錢進 張健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 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 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升級版限塑令倒計時 商超、外賣餐飲準備得怎麼樣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定下的首個時間節點進入倒計時,全省準備情況怎麼樣?升級版「限塑令」提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同時,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相關場所和行業做好準備了嗎?近日,現代快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 升級版「限塑令」倒計時!商超、外賣餐飲準備得怎麼樣?
    升級版 " 限塑令 " 提出,到 2020 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同時,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現代快報訊江蘇升級版 " 限塑令 " 定下的首個時間節點進入倒計時,全省準備情況怎麼樣?
  • 新版限塑令來了: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
    而逛超市的年輕顧客,如果購物較多,通常會選擇購買塑膠袋。正在結帳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並不會每次都用塑膠袋,下班後買飲料、牙刷、餅乾等小件物品,會直接塞進公文包裡。中商平價徐東店店長李遠濤介紹,為了減少塑膠袋的使用,該店一直以來都是引導顧客有償使用塑膠袋。
  • 升級版「限塑令」呼喚綠色生活方式
    與2007年的舊版「限塑令」相比,這份被稱為升級版的「限塑令」,不僅實現了限塑深度和廣度的雙重升級,實施了從生產端到使用端的全鏈條打擊,還專門提出了相應的推廣替代產品和應用模式,對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進行了規範,對相關支撐保障體系也進行了完善,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閉環,可操作性大大提升。
  • 升級版「限塑令」年底執行蘭州市大力推廣使用環保製品
    原標題:升級版「限塑令」年底執行我市大力推廣使用環保製品  大型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  在市場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大型商超、連鎖藥店都已積極響應「限塑令」,逐步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以及紙吸管等。  街頭的各類奶茶飲品店,是塑料吸管的重點消耗場所。12月23日,記者在西關十字一飲品店看到,該店給顧客提供的吸管有塑料和紙質的兩種。
  • 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新版「限塑令」來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中商平價徐東店店長李遠濤介紹,為了減少塑膠袋的使用,該店一直以來都是引導顧客有償使用塑膠袋。中百倉儲相關負責人也表示,2008年限塑令實施以來,各個門店一直執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塑膠袋的使用率有所下降。 大型超市的塑膠袋多為有償使用,那麼,街頭小超市的情況又如何呢?
  • 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多方行動打響「限塑戰」
    「好像把紙吃到了嘴裡。」小宋一時有些不太習慣。不過,想到那些被塑料垃圾毒害的動物,小宋又覺得紙吸管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時隔12年,「限塑令」再度升級。明確到2020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隨著禁令的正式落地,吸管全面「換裝」,降塑之路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 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新限塑令面臨什麼挑戰?
    集貿市場的塑膠袋隨取隨用、快遞盒上的膠帶越纏越多、商品的包裝越來越多,免費塑料如影隨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希望通過有償使用塑膠袋制度提高公眾環保意識、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 限塑令十年回頭看,你家裡的塑膠袋多了還是少了
    限塑令要追溯到2008年6月1日,當時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也是從那時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升級版「限塑令」落地 南京實施情況如何?
    從2021年1月1日起,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的塑膠袋等塑料製品就要正式和南京市民說再見了。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已有三天,記者走訪了南京多家商超、飲品店,發現一次性吸管正在被紙質吸管代替,可降解塑膠袋開始付費購買。
  • 最強限塑令: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據央視財經報導,限塑令執行的八年中,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使用的塑料購物袋,共節約了700億個左右,平均計算下來每年節約87.5億個。但是,僅2015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膠袋約147億個,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增量遠超減量。
  • 廣州新版「限塑令」實施前夕:涉及行業多有對策,市面仍存限塑...
    根據《工作方案》,今年底,廣州市城市建設區和部分區域將率先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大幅減少塑料製品消費量。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實施「限塑令」涉及的三大場所(酒店、餐飲、快遞)發現,多數企業在以往「限塑令」的要求下已經養成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習慣,然而個別經營者對新版「限塑令」不知情,仍處於限塑「盲點」的狀態。
  • 成都限塑令: 2020年底前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又有一地推出最嚴「限塑令」!目前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廣泛稱為「限塑令」),到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有升級版「限塑令」之稱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據不完全統計,12年間已有陝西、江蘇、廣東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進一步加強了對塑料製品的使用限制
  • 9年"限塑令"塑膠袋不減反增 快遞、外賣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
    9年「限塑令」,市場依舊我行我「塑」 塑膠袋不減反增,市民不在乎多花幾毛錢 快遞、外賣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 為此,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行,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9年過去了,記者經過調查發現,「限塑令」遇上了九年之癢:傳統領域「限塑令」名存實亡;新興業態,「限塑令」有心無力。 到底,「限塑令」現處於什麼樣的尷尬境地?又是什麼原因讓「限塑令」變得無關痛癢?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自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型店鋪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通知也被稱為是史上最嚴限塑令。
  • 每日使用塑膠袋超30億個,限塑令究竟難在哪?
    早在2008年,為了減少白色垃圾保護環境,我國就明確規定了「限塑令」。2008年,限塑令規定,「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現在10多年過去,提高大眾環保意識為初衷的「限塑令」似乎並沒有得到貫徹,市場上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塑膠袋也並沒有減少。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