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5G時代正在悄悄到來,其背後是縝密的數學算法。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公布:「天問一號」。火箭製造、太空飛行器發行時間、軌道計算等層層環節都需要數學的參與。在這次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疫情爆發期間,國內外一些科研機構就藉助數學工具來對疾病的傳播、控制進行分析和推演預測……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素養,更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
日前剛剛出版的《蒲公英數學圖畫書》(全37冊)是一套培養幼兒數學素養的科普書,它並不要求讀者預先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而是用圖畫呈現數學,用故事講述數學,通過引入身邊常見的生活實例、輕鬆有趣的故事,提出數學問題,結合生動形象的畫面,以及精彩豐富的實驗和互動遊戲,深入淺出地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知識介紹給孩子。
錯誤的打開方式,「扼殺」了多少孩子的數學夢
對很多人來說,數學是噩夢,因為考試。抽象的數學公式,各種繁瑣的計算過程,不斷機械的重複練習,讓最初的好奇和興趣一點點被磨滅,陷入「聽不懂」「跟不上」「越來越牴觸」,甚至「反感恐懼」的惡性循環。
但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天生對未知的世界感到好奇,他們對數學是充滿好奇心的,四五歲的孩子更是會進入數學敏感期的巔峰階段,對數數、認數字、數量關係、排列順序、形體特徵等數學相關概念產生極大的興趣。
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從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
用圖畫書走進迷人數學世界
近年來,少兒圖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科普百科是其中一大非常重要的細分板塊。在眾多數學啟蒙圖畫書中,《蒲公英數學圖畫書》幫孩子放下對數學的畏懼心,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在玩中學,學以致用,逐步建立起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和數據分析觀念,從而形成數學的思維方式。
《蒲公英數學圖畫書》的英文原版出版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由四十多位美國數學專家、兒童教育、插畫家從各自最擅長的領域出發共同創作而成,其中還有湯米·狄波拉、洛伊絲·埃勒特、埃德·安伯利等多位榮獲凱迪克大獎的著名插畫家。書中更是滲透了現代數學觀、教育觀和兒童觀,不是「按圖索驥」式的知識灌輸,而是引導孩子去主動思考、發現,自主得出結論,真正理解並內化數學背後的原理,用數學去理解世界。
「把數學學習變成幫助孩子構建數學思維的遊戲,正是這套書的魅力之一。」正如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翔評價所說,這是一套「獨一無二的數學書,也是一套獨一無二的圖畫書,展示了數學語言的精妙以及數學思維的迷人」。
《蒲公英數學圖畫書》邀請了五位國內數學科普、教育方面的專家進行翻譯,譯文更符合中國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數學學習習慣。內容主題方面貼近國家小學數學教學標準,涵蓋了數與運算、測量、圖形與幾何、邏輯與規律、統計與可能性、代數六大數學領域,不僅包含了奇數、偶數、負數、乘法、除法、長度、面積、體積等基礎知識,還涉及了二進位、五進位、函數、概率、拓撲、集合等高階知識,幫助孩子全面了解常見的數學概念,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