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無眠,寫點自己的一些小經歷、小故事讓朋友們看看,或許對大家有點啟示。
對人的靈魂轉世一說,我是相信的。以我的職業或身份,或許不應該相信這些,但因身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的發妮、又是小學同桌、還是親戚的女孩就是傳說中的轉世。
所以,這是根深蒂因的觀念,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是更改不了的。
要說的這件轉世之主角,是我小學的同桌,因是我姑媽的小姑子,我也叫她小姑。
小姑比我大四歲,我上學較早,她上學較晚。所以能在一個班中。
小姑對我很好,年齡比我大,又是親戚,我學習比她好,但我那時似乎親不能體會到她的好。我也像其他同學一樣叫她的綽號——趙老頭。
一個女孩子有這樣的綽號並不好,且她是一個漂亮的女孩。這個綽號是有來歷的。聽我姑媽說,小姑是鄰村的趙姓老人前世轉生的,小姑小時經常說起前世的故事。
至於鄰村趙姓老人家的一切,她都說的很對。大家也都看過有關轉世的文章,大致差不多,本公子不再累述。說幾件比較奇異或近乎荒誕的事與大家分享下。
我沒有絲毫對小姑不敬的意思,從畢業到工作,多年漂泊在外,已有三十年沒有見過小姑了。
趣事一:會說話時,有一次她母親給她做了一件花褲,她撇嘴不穿,說:媽,我不穿花的,我以前穿白毛羊的粗布褲子,不用腰帶,直接一挽就行。
趣事二:小姑小時一直站著小便,弄溼衣褲。為此沒少挨了打。她總是說:俺以前就這樣啊,媽,我的小JJ哪去了?
趣事三:學習不太好,算帳在行。就是幾毛幾釐,又幾斤幾兩的帳也一下子算得清。偏偏數學成績很差。喜歡逃課聽說評書的。我家鄉五天一個集市,一到逢集,她就不見了。老師就讓我去找她,我一般直接就跑到說評書的地方去找她。
趣事四:八歲時,失蹤了一天,在家人焦頭爛額之時,她回來了,帶回三塊銀元。她說是她以前當農村保管員時藏在屋縫裡的。她居然跑了三裡路,回到前世的村裡找了回來。
趣事五:她喜歡聽評書。每次逢集時,集市的一角總會有說大鼓書的。而這一天,她總會逃課。她的去向,她總會告訴我。因為她回來時,總會告訴我精彩的評書故事,像三國、隋唐、封神演義什麼的,總會讓我如醉如痴。只是我不敢逃課去聽,我膽子也不算小,媽媽的掃帚疙瘩雖然厲害,我也不太怕,我只是擔心每次挨打,我的兩個弟弟總是陪著挨打。老師後來見她屢屢曠課,也發怒了,總是讓我去找她,我也總是能在說評書的角落裡找到她。
趣事很多,不再說了。
說點讓我至今迷茫,或許也讓大家感興趣的——她如何來投胎的事吧。
小姑手很巧,當時夜讀都用煤油燈,用墨水瓶或小鐵筒做一個簡易的油燈,穿上棉芯,外罩上白紙,很亮的。我夜讀時的小油燈都是她給我做的。
她常常在沒人的時候給我講些她以前的經歷。
讓我最感興趣的是她說的投胎時的經歷,讓我覺得她很可憐,很無助。
當年姑媽的婆婆生小姑的那天夜裡,小姑說她本來是去排隊喝什麼湯的,排了很長的隊。可是輪到她時,卻沒有湯了,發湯的老太太走了,也沒有人理她,最後她又冷又餓,一個人飄蕩著,就到了她現在的家上空,看到亮著燈,她就直接奔著亮燈的房間進來了,結果就成了現在的她。
這件事,對我影響極大。農村中有很多關於死後喝迷魂湯和孟婆的傳說,我算是從她嘴裡聽到了最真實的版本。
或許,小姑是轉世投胎這個實例,也奠定了我未來的思想走向。我堅信我現在的選擇和信仰,但我並不反感所謂的迷信。
小姑後來出嫁很早,初三沒畢業就出嫁了,當時她也就17歲吧。
我當時很傷心,我那時才十三歲。
我知道,漂亮的小姑一直是少年時最好的朋友。在朦朧的情感世界中,小姑陪伴了我好多年。
出嫁的原因,是因為鄰村的一個女瞎子給她算命,說她前世陽壽未盡,此生只能活三十二歲,且留在家裡對老人的身體不好,最好趕緊嫁出去。
——小姑現在四十五歲了,身體健康,是兩個男孩的母親。
關於如何生下小姑的經過,我姑媽的婆婆說過。
當年生她的那天下午,她去自家的菜地裡摘茄子。正好鄰村有出殯的,鄰村的土地相連。婆婆年輕時也是喜歡熱鬧的。就多看了一會。也許是站久了緣故,她感覺到腹部很痛,就回家去做生孩子的準備了。
以前的農村生孩子,不像我們現在這麼嬌氣,那個女人不生個三四五個的孩子啊。
我家鄉出殯時,大多選擇在下午4-5點左右。
當時,她因肚疼就回家了,結果在夜裡就生下了小姑。
後來由於小姑經常說起前世之事,她家裡人專門去調查過,證明了小姑的話是準確的。
讓婆婆沒有想到的是,她當時看到的情形,就是鄰村的趙老頭在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