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七伴
主編 | 許涼涼
騰訊問卷平臺上,有一個「事實說調查」的報告,調查方採訪了近七萬人,發現精神出軌的比例相當高。
76.7%的女性精神出軌過(其中59%是精神和肉體都出軌);57.8%的男性精神出軌過(其中50.5%是精神和肉體都出軌)。
因為對方出軌選擇離婚的人,有多少呢?
根據《離婚糾紛報告》,離婚原因第一位是感情不和或分居,第二位是家庭暴力,第三位才是出軌。也就是說,因為婚姻出軌(肉體和精神)而離婚的人,並不多,因為婚姻中精神出軌而離婚的人,就更少。
相較於肉體出軌,精神出軌更具有隱蔽性:很多精神出軌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跨越界限,就不算背叛,在心理上麻痺自己;還有的人,分明起了心,動了念,卻並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處於精神出軌的邊緣。
然而隱蔽性並不應該換來我們的漠視。
我們的社會文化中對於「容忍」的推崇,對於「結束親密關係」的恐慌不應該成為包容精神出軌的理由,陡增的數字足以帶給我們警示:精神出軌,應該被重視。
怎樣才算精神出軌?
喜歡易烊千璽不是精神出軌,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喜歡銀幕上的霸總不是精神出軌,那是片刻的靈魂出竅,是庸常生活中一种放松方式;
異性朋友的一期一會,如果是闊別老友的敘舊,則不會妨礙到各自的婚姻生活。
小魚認為欣賞、傾慕、陪伴等都不算精神出軌,因為人生海海,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過客,各有各的緣,我們無法控制。
而精神出軌是指:對方在自己腦子裡產生了激情、快感,這種感覺會讓人迷失自我,進而對現實生活造成影響:
比如,不自覺地拿精神出軌的「第三者」跟自己的妻子/丈夫做比較;對妻子/丈夫態度變冷淡,甚至心生厭惡——即已經傷害到雙方感情。
精神出軌也是出軌,也會有傷害,
出軌沒有三六九等
相比肉體出軌有生理上的事實存在,精神出軌沒有顯著的外在形式證明其存在,它或許是四目交接一瞬間的怦然心動,或許是幾句話撫慰人心,甚至只是你失意時對方遞來的一支煙……
有人說,精神出軌是「身體忠於你,心裡開個小差,無傷大雅」,「忍一忍就過去了」。
而實際上,出軌沒有三六九等之分,無論精神出軌還是肉體出軌,都是對婚姻關係中另一半的否定和背叛。
在尋常的碌碌生活中找一個心理安慰的投射,帶自己逃離生計煩惱,這道「白月光」往往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不為柴米油鹽皺眉,或者溫文爾雅,或者陽光清新,簡言之,永遠保持最佳狀態的完美偶像。
於是,現實生活中那位終日為生計掙扎的婚姻合伙人,相較之下黯然失色。
一旦心有微瀾,「白月光」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一段親密關係中的阻礙,也勢必會影響另一半的幸福感。
否認、憤怒、抑鬱、自我懷疑……由親密關係分離帶來的焦慮和恐慌,足以讓這個「沒有實際出軌動作」的「精神出軌」行為成為橫亙在雙方心裡,邁不過去的坎。
王朔曾在小說中這樣形容,出軌對於婚姻雙方不可逆的影響:
「就像童話中兩個貪心人挖地下的財寶,結果挖出一個人的骸骨,雖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種了樹,栽了花,但兩個人心裡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麼。看見樹,看見花,想的卻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精神出軌,應被理性看待
與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相比,婚姻生活之外的禁忌之戀本身就帶著神秘、冒險色彩。
尤其對於工作穩定,消磨掉了打拼的激情;孩子自理,無須父母過多介入;家庭圓滿,一眼望得到頭的中年人來說,婚外戀簡直是一個帶有挑戰性的誘惑。
另外,隨著生活閱歷和眼界的提升,人格的成熟,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婚後接觸到很優秀的人,我們對「最適合自己的人」的定義也在逐漸成熟,客觀上來說,年輕時的結婚對象或許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最契合自己的婚姻合伙人。
時光不能倒流,這是人生的複雜和奇妙之處。只不過,有的人洞悉並坦然接受了生活的些許遺憾也珍惜眼前的幸福,選擇從一而終;而有的人則會流連花草,隨意採擷。
然而人的精力有限,太分散和不懂節制會讓人疲憊。
如果只遵從本能需求尋找刺激和新鮮感,便容易沉溺於欲望滿足後的快感中,便不容易去一點一滴學習愛;學習守護自己那朵唯一的「玫瑰」;守護一段如水晶般珍貴無瑕卻非常易碎的關係,即慢慢喪失愛的能力!
在教會小魚學習愛的《小王子》這本書中,小王子細心呵護著他的玫瑰:
「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蟲是我除滅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小王子繼而懂得,「她單獨一朵就比你們全體(小王子在另一個星球看到的很多玫瑰)更重要」!
精神出軌,
是對一段危險關係的警告
小魚曾聽一位朋友這樣表達過:」 發現老公跟別的女人曖昧的聊天記錄後,終於鬆了一口氣。我可以找到一個離婚的理由脫身。「
她說,自己在婚姻中早就失望了:從老公不聞不問的冷漠態度到與婆婆相處的壓抑,再到對孩子教育理念的不合,他們幾次溝通都以吵架收尾,後來呢,兩人都累了,吵都吵不起來……
精神出軌,只能算兩人亮起紅燈的婚姻生活中一個最小的打擊,她已經麻木了。
現在,反而可以用老公精神出軌當幌子,勸父母同意自己的離婚。
在那樣的關係中,精神出軌與否已經無關緊要,那是「一潭死水」令人窒息的婚姻生活中,一方得不到的情感、心理需求以靈魂出軌的形式在外界得到了補償,之後又反過來加速了原有婚姻關係的結束。
在小魚朋友的那段婚姻中,丈夫出軌的本質是對自己不忠,不能坦誠處理自己婚姻關係中的壓力,通過出軌把自己內在的壓力和失望情緒轉移和釋放出去,找到了一個暫時的情緒宣洩出口。
之後呢?繼續背負著同樣的婚姻問題,再加外部的道德壓力,自我譴責以及無人可說的孤獨。
而硬幣的另一面,則是精神出軌或許是對婚姻生活的一次警醒:告訴你需要調整自己,來讓關係更良性的發展。
她精神出軌的對象年輕帥氣,有耐心,讓她重新找到被關注的感覺嗎?他精神出軌的對象溫柔可人,讓他有傾訴欲嗎?這些是不是多年前對方/自己的模樣?是否你們之間需要重新溝通,重新認識彼此?
電視劇《相愛十年》,鄧超飾演的肖然在一清二白時和董潔飾演的韓靈結婚,兩人相識於微時卻感情甜美羨煞旁人。
然而當肖然終於功成名就之後,卻忽略了對這段感情的投入,韓靈一次次期待只等來了失望,於是變得冷清起來。後來肖然找了另外一個更有活力,也更熱情的女孩,竟因為女孩像極了韓靈年輕時候的樣子。
電視劇的結尾,韓靈傷心欲絕地離開,肖然意外去世,曾經的愛人陰陽相隔,令人唏噓。如果兩人都有挽回的動作,或許結局可以更美好一點?
對於想要拯救一段關係的人來說,精神出軌還未上升到肉體出軌,或許也意味著對方不忍心踏過最後一條紅線,還可以找到各自的問題,將這段關係做修復。
此時,面對自己,反思關係,主動成長,是我們老老實實對婚姻關係和對愛人最大的誠意。
重新開始,意味著找到兩個人新的相處模式,發現自己的內心需要,聆聽對方的內心需要,找到一條兩個人都想走的路——從跌倒中互相攙扶著站立起來並攜手走下去,雖然不容易卻彌足珍貴啊。
演員朱媛媛就曾說過,精神出軌男女都會發生,她並不害怕,甚至跟老公打趣道自己喜歡在大街上看異性,還提出警告:
「你可千萬別讓我看煩了,你得武裝起來,競爭上崗」,意指讓老公辛柏青保持良好狀態,對自己體貼溫柔——你看,在那個家庭裡,片刻的精神出軌並不是洪水猛獸,而是雙方關係的保鮮劑,督促愛人保持婚姻中的進取心。
寫在最後:
小魚並不認為,精神出軌一定要被原諒,只是覺得可以把它視為自我反思的契機,把正確認識精神出軌及其背後的婚姻關係中的問題,作為我們成長的一部分。
畢竟,我們都珍視那段生命中互相陪伴的時光不是嗎?
正如作家周國平先生所言:
「喜新厭舊乃人之常情,但人情還有更深邃的一面,便是戀故懷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年輕,終有一天會發現,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乃是那種歷盡滄桑始終不渝的伴侶之情。
在持久和諧的婚姻生活中,兩個人的生命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連一般地生長在一起了,共同擁有的無數細小珍貴的回憶如一份無價之寶,一份僅僅屬於他們兩人無法轉讓他人也無法傳之子孫的奇特財產。
說到底,你和誰共有這一份財產,你也就和誰共有了今生今世的命運。與之相比,最浪漫的風流韻事也只成了過眼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