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傅文婧9月3日報導:金秋九月,2020級大學本科新生陸續迎來了開學報到的日子。受到疫情防控及高考延期等因素的影響,今年的開學季「特別長」,從9月初到10月上旬,滬上各高校將持續迎接新生。為了保障廣大新生入學後的學習生活,各高校也做了充分準備,在生活、學習等多方面為每一位同學提供便利保障。
上海交通大學校園
衣食住行「智慧化」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早在今年4月就聯動後勤保障中心,結合各食堂實時消費數據情況,開發出一套「食堂就餐指數」系統。實時發布各食堂就餐人數信息,引導師生錯峰分時就餐。各食堂總座位數與當前就餐人數一目了然;系統按餐廳空閒狀況排序,數據每隔10秒自動刷新,點擊各食堂數據,還可查看詳細的樓層區域分布情況。
交大的實時食堂就餐指數
在上海師範大學,為避免人員聚集,學校鼓勵師生通過「雲餐廳」系統提前預定,堂吃、送餐和自行取餐相結合。同學們可以通過系統預約送餐到指定區域餐櫃,取餐後在寢室用餐,也可以在指定時間自行到就近食堂取餐,或者選擇就近食堂堂吃。
上師大雲餐廳的取餐周轉箱
除了吃飯,出行也是校園生活裡的重要一環。上海交大網絡信息中心與後勤保障中心又聯合打造出了「智慧交通」系統。全面匯集車輛運營信息,包括運營時刻、班次等。學校經營的校園巴士、地鐵站接駁公交、校區間通勤班車三大路線全覆蓋,「想坐哪類查哪類」。
交大「智慧交通」系統
同時「智慧交通」能夠提供車輛動態實時顯示,進入線路詳情界面就能查看車站名稱及高清地圖,為廣大師生直觀呈現路線信息及當前車輛運行位置。此外,系統能夠對車輛到站時間實現精準播報,獲取定位信息系統,自動識別臨近站點及最近一班車輛到站時間,可方便師生「掐點」等車,高效利用時間,無需在車站久候。
教學安排「混合式」
華東師範大學教務處譚紅巖老師告訴記者,開學後為了保障所有學生的正常學習,除了線下教學,華東師大在網課安排上分為以下幾種情況。首先,對於單獨的留學生班級,如果學生無法及時到校,學校將繼續提供網上課程。其他和中國學生一起上課的留學生,包括烏魯木齊等地暫時可能不方便到校的學生,學校將採用兩種方式來保證同學們的學習進度。第一種是本身有在線慕課的課程,或者老師已經錄製視頻的課程,學校將提供在線教學資源。
華東師大圖書館
第二種是這門課暫時沒有現成的教學視頻,那麼學校會採用隨堂錄課的方式。「就是老師一邊給其他同學上課,一邊把視頻給錄下來。」之後,視頻會放到學校的多個線上教學平臺,供學生進行課堂內容學習。「我們也會要求老師提供一些學習資料和參考文獻。」譚紅巖老師表示,「同時,華東師大圖書館將為學生提供電子教材。比方說學生不到校沒辦法領取的新書,或不容易找到的參考書,由學校圖書館採購,隨後請專業公司按照國家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要求製作成電子書,學生就可以通過學生帳號來免費借閱。」
另外在學業輔助方面,除了配備研究生助教,對沒有覆蓋到的課程,學校還會要求院系來指定學導,「可以是研究生助教,也可以是同班同學,讓他們作為沒有到校的學生的橋梁,任課老師的聯繫方式也會隨時保持暢通。」
上理工「智慧教室」平臺
上海理工大學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也頗有特色。據本科生院副院長、教務處副處長宇振盛介紹,學校在今年建成了一間「智慧教室」,「原來叫第一教學樓,現在簡稱一教智慧教室。學生可以到教室去,也可以遠程通過信息門戶進行登錄。老師就和平時一樣正常上課,可以用板書,也可以用PPT,也可以結合QQ或者微信群等跟學生進行同步交流。」據悉,這間「智慧教室」在老師進教室後能夠自動啟動系統,實現直播和錄播,教室與課表安排連接,學生打開終端即可收看,還支持課後點播回放。
宇振盛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線下教學中,學校會根據情況對教室內同時上課的學生進行人數限制。「比如說教室的容量是50個人,那麼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讓教室完全坐滿50個人,可能會控制一定的人數,可能部分同學在教室裡上課,部分同學在寢室或者其他學習場所,通過線上的方式觀看。」這主要考慮到部分「大課」的人數會比較多的情況,具體安排會根據不同課程的實際而定。
作為工科為主的院校,上理工有很多學生日常學習都有實驗課。對此,學校會實行分批次、預約制來保障同學們輪流完成實驗,在滿足學習需求的同時做好疫情防控。此外,新學期裡上理工還會開展線上體育課,「體育老師在視頻裡面做一些示範,然後同學看視頻來一起學習,比如說籃球、排球怎麼投籃,怎麼發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