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吳劍旗獲首屆全國創新獎

2021-01-20 安青網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吳劍旗獲首屆全國創新獎

2017-06-13 09:08:40   來源:市場星報    

【摘要】

隱身飛機,是現代戰爭中的超級裝備之一,探測隱身目標,一直是國際雷達界的熱點難點研究課題。20世紀90年代初,在安徽合肥,一個進入38所工作不久...

隱身飛機,是現代戰爭中的超級裝備之一,探測隱身目標,一直是國際雷達界的熱點難點研究課題。20世紀90年代初,在安徽合肥,一個進入38所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帶領團隊開始了反隱身技術研究。他是吳劍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得者。

雷達界的第一個國際領先

反隱身米波雷達技術的研究,一切從零開始。原理研究、理論建模、性能指標分析,一步一步,試驗系統從單路,做到9路,再到25路,從非實時處理到實時處理,每一步都異常艱難。和所有開創性的工作一樣,與成功相伴的,更多的是質疑。「為什麼這麼好的技術發達國家沒有採用?」「連美國都沒有,我們能研製出實用裝備嗎?」

帶著這些質疑,吳劍旗深知,事實勝於雄辯,只有將課題成果儘快轉化成型號裝備,真正發揮作用才能取得共識。在隨後幾年中,他和團隊一起,大量收集數據,反覆研究論證,制定切實可行性研究計劃,終於成功爭取到了型號研製立項。在具體的研製過程中,吳劍旗繼續指導團隊,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提高測高精度和改善空域覆蓋性能。歷時近10年的艱辛歷程,該課題完成了預定研究工作。「國際領先水平!」技術鑑定會上,包括數名院士在內的鑑定專家組一致給出這樣的評價。這是中國雷達界第一個在技術鑑定中被評為國際領先水平的項目。

中國雷達專家的國際聲譽

吳劍旗和他的團隊實現了由跟跑到領跑的轉變,也享有了國際聲譽。由中、美、英、法、澳五國輪流舉辦的系列國際雷達會議,是國際雷達界久負盛名的學術盛會。2013年的澳大利亞國際雷達會議在阿德萊德召開,大會邀請了來自20餘個國家和地區近300位的雷達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吳劍旗的大會報告《先進米波雷達相關問題研究》引起了國際關注。RADAR 2013國際聯絡主席Don Sinott教授則表示,「能邀請到吳劍旗教授作大會報告,某種程度上是會議組織者的勝利。」2014年法國國際雷達會議只邀請了全球3位大會報告專家,吳劍旗又是其中之一。

「當個人的目標與國家的需要統一起來了,創新的過程既是實現報效國家的過程,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這正是我們雷達工作者的使命所在。」而今的吳劍旗,正和他的團隊一起,開始著力發展第五代雷達。

PS:據了解,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重大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科技人才大獎。該獎每3年評選表彰一次,每次表彰10個科研團隊,授予獎牌;表彰不超過3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獎章,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表彰不超過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獎狀。記者 任金如

責任編輯:杜宇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中國電科舉辦2020年首席科學家和首席專家培訓班 | 育新機·開新局
    中國電科舉辦2020年首席科學家和首席專家培訓班 | 育新機·開新局 2020-09-07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熱科院徐明崗研究員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30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今天是我國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在京聯合舉辦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活動。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所所長徐明崗研究員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吳巍:從運動健將到科研領軍人
    1982年,他成為中國電科54所孫玉院士的研究生,畢業後留所工作。「不管做什麼事情,他都特別認真。1997年,他承擔了一個國防重大預研課題。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撲在了工作上。當時他剛過40歲,正當壯年,他在三樓工作,竟累得要歇好幾次才能爬上去。」跟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唏噓不已。
  • 樂黛雲獲首屆「法蘭西學院汪德邁中國學獎」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首屆「法蘭西學院汪德邁中國學獎」24日在北京頒出,中國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樂黛雲獲此殊榮。法蘭西學院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法國皇家科學院,許多世界著名科學家、人文社會科學家和文學藝術家等曾在這裡接受授獎。創建「中國學獎」是法蘭西學院歷史上的首例,也是三百年來法國漢學史上的第一次。該獎項以法國著名漢學家汪德邁的名字來命名,在世界範圍內頒發,系終身成就獎。汪德邁現年92歲,畢生從事中國儒學、古代社會制度和中國思想史研究,成就卓著,在中國也頗富盛名。
  • 何祖華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10位盟員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何祖華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10位盟員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公布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盟員何祖華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重大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主要表彰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轉化創業、科普及社會服務方面作出卓越貢獻、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科研團隊。
  • 深圳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項目獲首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
    原標題:深圳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項目獲首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深圳特區報2019年6月15日訊 6月14日,首屆(2018-2019)「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選拔大會暨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舉行。
  • ...魏悅廣院士受邀做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報告...
    【特邀報告速遞】魏悅廣院士受邀做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報告:新材料的湧現對力學發展… 2020-10-29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陽籍科學家金黎平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讓馬鈴薯變成增加農民收入的...
    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揭曉。東陽籍科學家、中國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薯類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金黎平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 中國化學會2017傑出科學家獎與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揭曉
    第四屆中國化學會-贏創化學創新獎獲獎名單傑出科學家獎獲得者李    彥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俞燕蕾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黃  正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中國「國寶級」科學家吳劍旗:反隱形米波雷達創始人,當之無愧!
    尤其是在我國雷達領域中,就有著一位堪稱是國寶級的科學家。他就是吳劍旗,為了我國的雷達事業,他幾乎是傾盡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雷達這個領域。眾所周知,隱形飛機最大特點就是體積小,並且無法被雷達監測到,所以,一旦有哪個國家採用隱形飛機侵略我國,而我們又制定不出正確的應對措施,那對於我國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 京東數科首席科學家、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都是西電這個專業畢業
    這是,創新創業行家西電人工智慧學院參賽隊伍西電人工智慧學院成立的「人工智慧創新基地」既為學生汲取人工智慧前沿知識打造平臺,又為學生進行人工智慧創新實踐提供培訓與指導,學院教師與學生在這裡展開科研合作與交流,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入選IEEE Fellow
    近日,據《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獲悉,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入選IEEEFellow。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易芝玲 IEEE Fellow即IEEE會士/院士,為協會最高等級會員,是該組織授予的最高榮譽,在學術科技界被認定為權威的榮譽和重要的職業成就
  • 大洋考察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
    ,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代表。現為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中國大洋勘查技術與深海科學研究開發基地副主任,中國科協第九屆常委。先後在德國、美國等高校做訪問學者、博士後。2008年獲得第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0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16年獲中國女科技工作者社會服務獎;2017年0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 上海交大朱淼教授獲第六屆中國電源學會傑出青年獎
    近日,第六屆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朱淼教授獲本年度中國電源學會傑出青年獎。本年度最終評選出共評選出項目類獎項10項、產品類獎項3項與個人類獎項5項。朱淼教授獲得本年度唯一一項傑出青年獎。
  • 中國30位專家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徐匡迪獲成就獎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 董子暢)記者30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第12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當天下午在北京揭曉並頒獎,共有30位中國專家獲獎,其中,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戰略科學家徐匡迪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最高獎項成就獎,另29人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 科拓恆通:首席科學家張和平帶隊,研發國產優質益生菌
    隨著腸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人類多種慢性疾病都與腸道菌群有關,而益生菌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的功效也早已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法國、美國等國家都不惜斥巨資用於益生菌研究。而在中國,早在2000年初,在一家名為科拓恆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裡,首席科學家張和平也在苦心孤詣地研發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益生菌。
  • 十部科幻作品獲首屆華語科幻電影「原石獎」
    新華社重慶10月26日電(記者吳燕霞、谷訓)首屆華語科幻電影「原石獎」頒獎典禮26日在重慶舉行,張笑帆的沉浸式飛行影院劇本《三體-地球往事》、韓松的《逃出憂山》、劉洋的《火星孤兒》等十部作品獲獎。華語科幻電影「原石獎」由世界華人科幻協會頒發,獲獎作品是從三百多部參賽作品中評選出的,最有希望雕琢成科幻電影的科幻電影劇本和科幻小說。
  • 質量建設結碩果 徐工獲首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
    近日在國家質檢總局召開的首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徐工機械榮獲首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王民董事長作為徐工全員大質量體系掌門人領取了獲獎證書。這是繼獲得首屆徐州市市長質量獎和首屆江蘇省質量獎後,徐工榮獲的質量領域最高榮譽,是對公司多年來貫徹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持續變革的肯定。
  • 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動漫獎頒獎典禮在津舉行
    12月27日晚,作為經中央批准的唯一國家級動漫獎項,同時也是中國動漫界的最高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動漫獎頒獎典禮在天津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出席頒獎典禮。    在首屆動漫獎獲獎名單中,《美猴王》、《藍貓龍騎團》和《大耳朵圖圖》獲最佳動畫電視片獎,中國原創新漫畫《四大名著》系列、《張小盒》和《子不語》獲最佳漫畫作品獎,《三國演義之關雲長》、《功夫兔》獲最佳新媒體動漫作品獎,《漫畫中國歷史》、《偷星九月天》(20冊)、《小海豚中華典故親子讀物》獲最佳動漫出版物獎,《十二生肖》、《武林外傳之小貝當家》獲最佳動漫舞臺劇獎。
  • 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 14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中 三位福建籍科學家 徐集賢、史大林、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