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帶孩子到遊樂場之後似乎都有過這樣的印象:這些遊樂場可真是賺錢啊,小小几座滑梯蹦床擺上,玩個兩三小時就是幾十上百元,一天來來回回這麼多家長帶小孩來玩,這收入可真算的上暴利了。
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遊樂園,他們即使比不得那些頭部玩家(華僑城、長隆等),但年賺個百萬千萬的還是能夠做到。不過這樣的遊樂園十者存一,有相關大數據顯示,國內幾千家遊樂園,真正能夠形成盈利的就只有一成而已,那些你認為形成暴利的遊樂園,就目前的行業動態來講確實有做得精妙之處,而那些三年兩年就關門的遊樂園更多,也坑了不少會員,讓人失望,其實他們很多都是輸在運營這一塊。
暴利何來?這裡有三點兒童樂園運營細則,謹供參考:
1、當前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今是信息交換極快的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成為過去式,看看腦白金那洗腦式的宣傳就知道了,宣傳是一切商業活動的必要手段。
對於兒童樂園而言,有好玩的遊樂設備、有周到的服務、有完善的戶外體驗,但沒幾個人知道,誰來你這兒?相較於傳統的戶外廣告,遊樂行業其實效果不佳,當下的新媒體宣傳渠道對於遊樂業來說或是正途:圖文推送、短視頻廣告、活動宣傳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宣傳途徑。
2、價格把控,取財應細水長流
遊樂園經營,價格是極其敏感的一環,定價過高沒人買單、定價太低回本太慢最後都容易形成不好的口碑。
所以需要靈活的定價政策,在淡季與旺季的抉擇中,需要為樂園長遠利益而做出的些許讓步。這叫:「與自己旺季的價格打價格戰。」最能夠吸引那些隔代帶孩子五六十歲的老一輩,他們的消費觀念較保守,捨不得大手大腳花錢,但又空閒在家帶娃,適時降價是刺激他們消費最有力的因素。
3、及時更新,客源才源源不斷
不管是親子樂園還是別的什麼,最終都繞不開引進新項目這個話題。「為有源頭活水來」,事物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遊樂項目這種與潮流掛鈎的東西更新換代的速度更甚。
親子樂園項目的更新換代須把握三個原則:
第一個,樂園主流的遊樂項目,必須有,否則就是落伍,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第二個,樂園非主流項目,根據玩家的意向和自身資金條件,嘗試投放些許,再根據營收情況和玩家意向作調整;
第三個,考慮到玩家的懷舊情懷,經典老設備並非無用呢。引進新設備之後,如果場地允許,我們對樂園設備的排放順序合理調整,新的、主流的放在顯眼處,老的舊的放裡邊。
幾點意見僅供參考,遊樂園暴利不是空話,但要實現暴利需要的投入一點不小,經營有道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