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同時,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寄語中國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10月18日《人民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青年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助力我國經濟社會巨大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新的機遇、新的挑戰,中國青年應該如何實現自我價值?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行為的「總開關」,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集中體現。廣大青年要正確認識歷史規律,準確把握基本國情,正視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不忘初心,不失根本,牢記使命責任,牢固樹立實現中國夢的遠大理想,牢固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生信念。
二是要培養過硬能力。「打鐵先得自身硬」,青年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國家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青年的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學習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青年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因此,廣大青年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既鑽研理論,又掌握技能;既打牢基礎,又及時更新知識,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和行業要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廣大青年要在實踐中檢驗能力,堅持學以致用,主動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掌握真才實學,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有用之才。
三是勇於開拓創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青年富有朝氣、對世界充滿探索和好奇,是最具創造性的群體,最能扛起開拓創新的大旗。廣大青年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銳氣,要敢於質疑權威、探索真知;要敢於打破固有模式、不落俗套;要敢於在繼承的基礎上超越前人、開拓進取。
四是要甘於艱苦奮鬥。正是依靠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奮鬥,我們的國家才能在短短幾十年間,從過去的積貧積弱發展到現在的強大繁榮。「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所有美好理想的實現,都需要經過艱苦的奮鬥。李大釗曾經說過:「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機遇,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廣大青年必須要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要勇於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堅信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前景可期,苦幹為徑!(張維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