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歷年來,黨中央對我國教育事業高度重視,而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怎樣能更好地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讓教師能安心教書,這是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可如今,老師們對其是&34;,&34;的是如果職稱能升高一級,工資就可以加不少。&34;的是想升一級職稱非常難,不是說你達到該級職稱評審條件就能評上的。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一直是教師們非常關注的熱點和難點。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中高級職稱指標緊張、評審條件高、教師競爭激烈,教師們對此頗有意見和怨言。近幾年來,教育部及各地相繼出臺了一些改進完善的政策,試圖緩解這些矛盾。
如山東省規定:&34;其它的幾個省(河南、黑龍江、湖北等)也是類似的規定,只不過是年限或其它條件稍有不同。這類改革還是很受到老師們的歡迎。
近日,浙江省下發通知,2020年將在省內部分學校試點,對高級教師及以下職稱實行自主評聘制。這個大膽改革可以說超乎人們意料,是浙江省率先進行創新性探索,這一做法勇開國內先河,這種勇氣、態度值得點讚!這是一個震撼教育界的重磅消息,也是一個讓教師們驚喜的大&34;。
看一下這個驚喜的大&34;。原來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掌握在上級教育管理部門中,像農村評一級職稱需要經過學校、鎮中心學校、區(縣)教育局,最後到市級人事教育管理部門。這樣層層篩選,程序複雜,環節又多,中間難免出現各種問題。而浙江省採取將職稱評審權力直接下放到學校,減少中間程序環節,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權。
權力既然下放到學校,那麼學校怎樣評審老師呢?與之前的評審條件是不是一樣的呢?這些是大家關注的問題。由於是首次進行類似的改革,具體怎樣做得公平公正還需要摸索,但大體上還是有些要求的。試點學校在職稱評審時注重課堂教學成績,把課堂教學作為評價教師的主要依據,增加班主任等育人工作的評價權重,不再將論文和課題作為限制性條件。加強對教師考核結果的運用和教育教學過程的精細化評價,避免採用對參評教師一次性聽課打分或錄像課外送評價等做法,切實引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
可以說,浙江省的職稱改革對老師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當地的某位老師說:職稱評審下放到學校,對老師是一種解放,老師可以從經歷中做好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也不用挖空心意去搞論文和課題了。自主評聘,學校可以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制定符合學校發展的評審方案,既有利於學校發展也有利於教師解放,可以說是雙贏的事情。
將職稱評審權力下放到學校,自主評聘,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