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只要質量好甲魚不愁銷!我國甲魚產業發展向好的四大理由
文/ 高級工程師 原浙江杭州龜鱉研究所所長 趙春光
因新冠病毒肺炎在我國發生導致國家對野生動物管控的加嚴,個別地方機構一度把甲魚也作為野生動物在市場禁售,使許多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對我國甲魚產業今後的發展產生迷茫和擔憂,並紛紛諮詢甲魚行情和產業走向。而筆者認為,非常時期個別地方的一刀切做法並不是國家對我國甲魚產業的封殺,更不會影響我國甲魚產業長期向好的勢態,以下四大理由可以說明。
一
傳統美食補品市場前景看好
甲魚的學名鱉,又稱團魚和水魚。是我國傳統的藥用和美食補品,我國人工養殖食用甲魚的歷史從寧波河姆渡出土的文物考究,已有七千餘年的歷史,祖國醫學認為;甲魚性味甘平,入肝、脾經,具有養陰、涼血、清熱、散結、補腎等作用。《隨息居飲食譜》稱其「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主脫肛、崩帶、瘰癧、瘤瘕」。《日用本草》稱其可「大補陰之不足」。可見久病陰虛、骨蒸勞熱、消瘦煩渴均可用甲魚補之。腫瘤患者久病體虛,放療化療之後出現口乾舌燥、小便短赤、五心煩熱、消瘦乏力等也適合吃甲魚。據《本草綱目》記載:鱉肉可治久痢、虛勞、腳氣等病;鱉甲主治骨蒸勞熱、陰虛風動、肝脾腫大、肝硬化等病症;鱉血外敷可治顏面神經麻痺、小兒疳積潮熱,兌酒可治婦女血癆;鱉蛋能治久瀉久痢;鱉膽汁有治痔瘻等功效、鱉頭幹制入藥稱「鱉首」,可治脫肛、漏瘡等。
寧波河姆渡出土的陶罐和鱉甲
古鱉的化石
現代科學和科學的各種檢測和研究表明,甲魚不但含有各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與豐富的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的保健因子,還有較好的防癌作用。特別是癌症病人術後康復和遇到疫病時,甲魚有輔助疾病治療提高生命質量和延長生命的功效。所以民間至今還流傳;拎著甲魚去拜年,鱉湯補身抗病災,進京考試甲魚補,健身補腦中狀元的民謠。所以我國民間都有到逢年過節時,去探視病人和學生考試季贈送甲魚的習俗。特別是我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病後,抗疫前線武漢方艙醫院把甲魚作為病人康復的食品,引起國內民眾的強烈反響,民眾對甲魚認知也進一步加深,因此,甲魚是我國城鄉民眾公認和中醫推崇的保健抗疫食品,特別是目前的網絡銷售、門店銷售創新,使消費者買甲魚更加方便,並在此基礎上根據消費者需要,幫你選,幫你殺,按你的口味做好送到家的精準服務和個性化服務,不管男女老幼都能很滿意的享用甲魚的美食養生。至目前,我國的甲魚產品不但熱銷國內,也遠銷亞洲、澳洲、東南亞等華人聚集區域。國內市場的零售價按甲魚的品種不同,養殖方式不同和品牌不同,最低為每斤40元,最高每斤250元,能滿足各種檔次的消費需求,基本做到養的有利潤,吃的買的起的好局面。所以只要產品質量好,服務質量好,這個傳統的美食補品根本不愁銷,市場前景看好。
二
養殖甲魚是我國脫貧致富的高效產業
雖然我國人工養殖歷史悠久,但真正快速發展是新中國改革開放後,至如今,甲魚養殖和經營已成為我國發展農村經濟效益突出的特種養殖業,養殖地域遍及華南、西南、華東、華中、華北等20幾個省市。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19年的產量達到35萬噸左右,產值500餘億,從業人員達幾十萬,並在發展中得到了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與推廣,特別是貧困地區還把養殖甲魚作為脫貧致富的扶貧產業。隨著養殖業的發展,甲魚的加工業也有長足發展。
甲魚的加工分粗加工,深加工和精深加工三大類,其中粗加工主要是指那些形態變化不大,但通過加工後能直接食用的真空軟包裝和罐裝的熟製品、烹飪製品。如我國早期的雞汁中華鱉、香辣閒趣甲魚,黃燜甲魚和紅燒甲魚等。深加工是指甲魚的物理形態完全改變,加工產品攜帶方便,保存期長的產品,如養生堂龜鱉丸、晶瑞鱉血丹、鱉甲軟肝丸,甲魚蛋白肽等製品。精深加工就是有效成分的提煉加工,是最尖端的加工工藝,目前我國正在加速研發中。我國甲魚養殖業發展幾十年來,至目前,基本形成經營有資質,養殖有標準,環境有監督,質量有檢測,入市有許可的良性發展趨勢,特別是隨著我國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可藥,可食、能保健的甲魚產品,市場前景看好,產業發展可期。
三
人工養殖的甲魚產品更加安全衛生
野生甲魚因在自然無控的環境中出生長大,極易攜帶對人類有害的病蟲害和有害物質殘留,所以食用野生甲魚是有風險的,這也是我們不提倡食用野生甲魚的原因。而人工合法養殖的甲魚養殖環境必需與自然環境相對隔離,並達到人工可控,其生長繁殖的營養源也都是由人工合理配置和科學提供,所以人工養殖甲魚的環境和投入品及產品質量都是完全由人工可控的。為了達到產品的安全衛生,養殖生產從放養苗種開始都是按國家標準要求進行嚴格的環境消毒,投入品嚴格監管和產品上市前的質量嚴格檢測,上市產品做到絕對安全衛生,特別是一些大型生態養殖基地的甲魚不但保持了野生甲魚的品味,營養成分更豐富。
寧波天地甲魚養殖池塘 寧波明鳳生態養殖基地
四
人工養殖甲魚更好保護了野生資源
甲魚的全身都是寶,所以在人工養殖甲魚發展以前,自然資源因過分捕撈已越來越少,所以國家處於保護資源的角度出臺了嚴厲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而人工養殖的推廣與發展不但有效保護了野生資源的減少,有條件的大型養殖企業還有計劃的進行人工自然水體合理的苗种放流,如浙江清溪鱉業和寧波明鳳漁業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在湖州下渚湖和寧波姚江放養幾十萬隻同種鱉苗,以增加自然資源的恢復。
綜上所述,甲魚養殖業不但不會封殺還會有序持續發展,但養殖戶一定要按國家制定的法令法規合法養殖和經營,做到科學養殖,質量第一,顧客至上服務到家,產品才會受到市場青睞,不用愁銷。
中國漁業協會和明鳳公司在姚江放養中華鱉苗
作者簡介
作者趙春光,高級工程師,原浙江杭州龜鱉研究所所長,中國漁業協會第三屆專家理事,浙江杭州龜鱉協會專家,廣西欽州龜鱉協會特聘專家,中文核心期刊《科學養魚》、《科學種養》雜誌編委,我國著名資深龜鱉專家。
聚焦 | 回顧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為水產品代言,請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