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文物是我國文物史上的重要代表,一件件精美的青銅器,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勤勞,也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很多青銅器,造型都非常逼真,非常傳神,讓人嘖嘖稱奇。
青銅器不僅造型優美,還承載著很多歷史故事。每一件青銅器背後,都藏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歷經滄桑,似乎在與人訴說。一隻看似普通的青銅黿,背後便藏著悠悠歷史。
黿的讀音同「圓」是一樣的,從外表看,如同甲魚,所以經常被人誤認為是甲魚。不過它與甲魚相比還有著很大的不同,它的身材要遠遠超過甲魚,體型龐大。而且非常兇猛,一般人很難制服。
在古書中就有關於黿的記載,可見黿在中國的歷史是非常長的。到底有多長呢?早在商朝的時候,古人就根據黿的形狀製作了精美的青銅器,目前這件青銅黿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得到了國家專業級的保護。
關於這件青銅黿,有兩個歷史故事最值得書寫。第一個故事是關於這件青銅黿本身,也就是發生在商朝的故事。很多人是通過《封神演義》知道的商紂王,認為他只是一個荒唐的昏君。
其實商紂王遠沒有演義中那般無用,商紂王其實還是很有作為的,而且力氣很大,勇猛過人。黿這種動物,數量並不是很多,而且很兇悍,但是商紂王更加勇猛。
有一次商紂王和作冊般比賽,看誰能射中大黿。結果自然是勇猛的商紂王獲勝,用箭射中了一隻大黿,並且將其賞賜給作冊般。
商朝以這個故事為原型,鑄造了這件青銅黿。這件青銅黿重約三斤二兩,造型栩栩如生。更特殊的是,青銅黿的身上插著四支箭,這四支箭,代表的便是當年商紂王射黿的箭。
黿的背後刻著兩行字,這兩行字是銘文,記載的就是商紂王射黿的故事。由於青銅黿是賞賜給作冊般的,所以也有人稱這隻青銅黿為作冊般青銅黿。
第二個故事是發生在現代的事情,是關於這件青銅黿被發現的故事。據說青銅黿是當地人在釣魚的時候發現。有位老伯,閒來無事釣魚,可是這天運氣不好,釣了半天只釣了幾隻小魚。
正當老伯準備釣完最後一竿返回時,忽然覺得魚竿變沉了很多。可是等撈上來一看,卻發現釣了一隻「大甲魚」。老伯看著不像是普通的器物,於是找到專家考證。
沒想到專家看了異常興奮,於是便講了這件青銅器的價值,從歷史到造型等等。實際上,每件青銅器,都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故事,研究起來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