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味道:漢陽頭牌丸子與甲魚,都藏在這條被人忽視的美食街中

2020-12-22 武漢美食榜

記得剛到漢陽四新大道時候,有人跟我講,這高架,這大道,就是新老漢陽的分界線。到現在我也沒有考證過。

當我提到要來這裡尋味美食時,很多人diss我,你一個武昌的,跑漢陽幹嘛?四新哪裡啥都沒有!鳥不拉屎的地方!

地圖顯示,四新大道,東起漢陽鸚鵡大道,橫貫連通港、四新農場,西至龍陽大道,背靠歐亞達與紅星美凱龍,夾在王家灣商圈和沌口體育中心之間,兩邊都不怎麼靠,看似的確再平常不過了。

然而,我只想說,你們都錯了!這裡是寶藏美食集中地。

因為這裡有漢陽頭牌圓子與武漢做法最豐富的甲魚。

據漢陽最好吃的圓子,華珍圓子的老袁師傅說,這高架所在舊時其實是一條河,搖船可渡人。資料顯示,從前,古漢陽地勢低洼,湖泊河網交叉眾多,往來交通以水路為主,升官渡便是由南進入武漢的咽喉要道。

毗鄰這條河,水草豐美,漢陽幾家圓子因此而生,百花齊放。不過,在眾多漢陽人眼中,華珍圓子至今還是漢陽的頭牌,與今年被炒到火熱的黃陂圓子相比,低調了很多,但漢陽人就認華珍

最近,武昌與漢口的甲魚巨頭元銀甲,開到四新大道地鐵站B口,與華珍圓子相鄰,為喜歡甲魚的漢陽人帶來了新的氣象,也讓四新大道這條不怎麼起眼的地段,大有成為漢陽新美食集中地的趨勢。

何來此說法?

我的看法是,早上搞一碗華珍圓子館的圓子三鮮面,四新大道地鐵站B口,幾個剛炸好的圓子,兩塊超大的酥魚,僅有一根大刺,湯底是骨頭湯,美得很!連湯都可以喝完!牛肉粉不過15元,滿滿的紅油,辣到人跺腳。

三鮮面,武漢人有很多說法,但大多數認為三鮮面的內容離不開木耳、黃花菜與榨菜。前幾天,跑過來吃升官渡華珍,圓子三鮮面,就是三鮮面的plus版。

有說法道,「華珍的圓子面,新鮮看得見,木耳黃花菜,炸魚兩大塊,湯鮮顏色足,過早人人愛。」

裡頭有現炸的圓子,外表金黃,酥脆飄香、內裡鮮嫩、彈性十足;酥魚是華珍的另一大招牌,用的是活鮮大草魚,魚肉醇厚、肉質細嫩、口感酥脆、香味獨特,刺少肉多。

一碗圓子面,不過16元,真的是良心啊!不過漢陽物價低也是一大原因。個人以為,其味道勝過18元一碗的排長隊的精粉世家的麻辣牛肉拌麵。

中午,元銀甲,地鐵站B口,在這座「甲魚博物館」中品嘗武漢花樣最豐富的燒甲魚,比如燒鱔魚、牛蛙、鮰魚肚、土雞、鮑魚、牛鞭、鮑魚等,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甲魚燒羊排,所謂「魚羊鮮」也,甲魚膠質豐滿,羊排軟爛入味。

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吃到甲魚蛋,只要荷塘甲魚中的母甲魚才有,口感很Q,當然甲魚泡飯更是他家一絕,晶瑩剔透的白米飯澆上醬汁,讓每一粒米飯浸染著甲魚的香氣,真是人間一絕!

至於湖北菜,堪稱整個武漢甲魚館中的「王者」,這是因為其創始人楊元銀,早年出身老通城大酒樓,從此一把勺子走南闖北炒遍中國,至今25年,接觸過粵菜、魯菜、京菜,最終回歸湖北菜,可謂初心不改,但融合萬千。

最湖北的當然是排骨藕湯之類,不必說,令人驚訝的是,他家黃陂特色非常明顯,這跟楊元銀起自黃陂農村有關,他愛自己的故鄉,甚至在故鄉承包了三十畝水塘來養殖生態甲魚,帶動他人致富。

其黃陂菜,讓我們在座的吃貨驚豔不已。看似簡單,卻回味悠長。

比如高腳白菜燒肉,高腳白菜只要幫子,脆甜多汁,給一點點五花肉提香,別看很不起眼,卻經常賣斷貨,我前天去就沒了。

脈地灣蘿蔔,風行於大明王朝的蘿蔔,一度被時代的塵埃淹沒,如今被黃陂人楊元銀再度發掘,武漢第一,冬天的蘿蔔簡直要賽過人參!

靈芝菌,來自雲貴,簡直比肉還要爽口好吃!帶皮牛肉燒鮰魚肚,是他首創的甲魚燒鮰魚肚的延伸。

還有一個酸菜紅安苕粉皮,上來就被秒光,價格才29元!我記得之前他多次前往紅安這個革命老區,應該是從那兒帶回來的湖北風味吧!

晚上,華珍酒樓,地鐵站C口(現炸的圓子這裡也可以買,場地真大啊),老袁師傅說,他家的圓子做了25年,要吃他家圓子,只能在他家買,別處是沒有的!

他回憶,1995年,華珍酒樓開張,那個時候做三大盆,享譽武漢三鎮,三大盆是雞子火鍋、財魚燜藕與三鮮火鍋。

財魚燉藕:奶白的湯汁,鮮嫩的魚肉,軟糯的藕塊,香濃誘人,要人停不下來。

這道菜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美食。挖藕人回來後,沒有飯吃的時候,藕加上小溝汊的斤把兩的財魚,合起來一燜,「我的天啊,那真的是香!」

麻辣仔雞火鍋: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麻辣鮮香,味道槓槓的。這在武漢已經很少見到了,要吃也只能在華珍酒樓。

不過,最有名的是三鮮火鍋,裡頭就有圓子和酥魚。

華珍的圓子,吃起來個大無油,可見其對食材要求很高,老袁師傅的原話「肉恨不得是熱的」,其言外之意,就是每天新鮮宰殺的豬肉才可以。

酥魚的魚,必須要無汙染區的大草魚,非8斤以上的不選,所以其酥魚武漢市內罕有匹敵者。

魚有四季,圓子也有四季之別,這是華珍袁老師傅透露的一點秘密。飄了一點雪花後,製作出來的魚丸最佳,起鍋後,可以像桌球一樣,彈性十足,甚至可以打。為了保證好味道,他只在飄雪時候開賣魚丸。

冬日,推薦你點一鍋華珍的三鮮火鍋:華珍圓子和酥魚完美結合,有魚有肉,營養豐富,回味悠長。這一大盆,好像有六到八個大圓子(他家圓子是一斤16個),兩大塊酥魚,價格不過70元!足夠三四個人吃的!如果人多,那可以點大份,價格80元!讓我們這些從武昌漢口來的吃貨驚呆了。

「那些年,家家戶戶炸圓子,現在沒多少家了。好在五六七十歲的老人吃了我們家的,像是他們小時候吃的圓子味道。」老袁師傅說,他學徒14年,師傅才把這手藝傳給他,經過師徒傳承,現在的圓子,他已經無法改進了。言外之意,就是最好的狀態。

如此,怎能不愛四新大道?這低調待發掘的寶藏之地。

作者:舒懷

相關焦點

  • 武漢23條超高人氣美食街!每一條都藏著無數刁角美味!
    武漢是一座市井風情非常濃厚的城市,對於以吃為文化的武漢人來說,美食的味道,分散在每一條見證著時間變遷的街巷之中。大大小小的街頭,數以萬計的美食小攤,是撫慰心靈的一劑良藥。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散落在武漢三鎮的美食街(巷)。
  • 扒一扒武漢三鎮美食街,這一年你都不愁吃!過時不候!
    武漢的許多老街都有好聽的名字,胭脂路是其中一個。胭脂山腳下的一條縱直巷落,這名字,本身就頗為婀娜。不是想像中的胭脂香味,這裡更多的是美食味道。美食代表混跡老漢口的吃貨們,大概都在這條路上吃過夜宵,這條以蔡鍔將軍為名的街道絲毫沒有戰爭年代嚴肅的氣息,反倒是幾十年如一日沉浸在一種每夜川流不息的人群來此覓食的愉悅與輕鬆之中。
  • 大酒店擺出燒烤攤外地客江畔吃出武漢味,漢陽煙火氣沁人心脾
    以晴川大道為界,一邊是希爾頓酒店的特色夜市,一邊是重新開張的大聖甲,圍繞著漢陽江灘,處處都是人聲鼎沸,方寸之地盡顯武漢煙火氣。6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夜探漢陽鸚鵡街這處位於江畔的消夜勝地,親眼見證武漢夜間經濟的繁盛。
  • 武漢這50家老牌美食,據說地道的武漢人都知道
    武漢越來越冷,在這樣的天氣裡,美食能帶來無窮的溫暖,好吃的太多,有時候還要反覆糾結一下「今天吃什麼呢?」儘管武漢的美食店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但是老牌餐廳的地位還是不能小覷,這些當地品牌店,最老的比你年齡還大!今天就讓十分君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武漢老牌美食。
  • 廈門這條街只有2米寬,都是當地美食,當地人:味道正宗
    說起中國小吃最多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想到廈門,不得不說,很多人都是衝著美食來到廈門的,在廈門,到處都是美味,到處都是當地的特色美食,曾經我們形容廈門就是舌尖上的廈門,集合了各種風味特色閩南美食的廈門,街頭巷尾總是飄來各種美食的香味。
  • 戶部巷都是坑外地人?武漢本地人都去這條街覓食,堪稱美食寶地
    這座磚紅色的古老水塔,守望了武漢百年,鑄就了江城不朽的記憶,猶如一位歷史老人,在見證了城市興衰後,一條煙火肆意的小吃街突然於塔下興起。記憶中,曾有網友在我的一篇戶部巷遊記下,有此點評,大致內容是:「我們武漢人吃小吃都不去戶部巷,那裡都是騙你們外地人的。真正有好吃的地方,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在哪裡,如萬松園、水塔街、江漢路等等。」
  • 武漢味道:除了火鍋,人們苦中作樂創造的那些美食
    說到「窮人樂」,這天,偶然看到唐振常先生談吃的小集子,裡頭寫道四川美食家車輻先生的吃法有道。大體意思是,那時大家都很窮,但窮有窮的吃法。「他叫的菜多是可以回鍋再燒的,一盤菜快吃完了,如豆腐鯽魚中只剩下骨頭了,加豆腐回鍋再燒,又成滿滿一碗,這樣花一份菜的錢吃兩份菜,真正花錢的菜並不多。
  • 南昌城區有11條特色美食街
    美食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一直以來,南昌人對吃稱得上頗有一番講究。記者走訪發現,隨著餐飲業在南昌的迅速和集群發展,南昌形成了多條美食一條街,這些美食街各具特點,愛好美食的市民們不妨前往一探究竟。
  • 我國「臭名遠揚」的4條美食街,價格高味道差,南京夫子廟上榜
    對於這樣集美食、旅遊、商業等多種項目為一體的步行街被稱作為「美食街」,一個城市的美食街不僅吸引著當地人,還吸引著眾多的外地遊客。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美食街都受人青睞,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我國「臭名遠揚」的4條美食街,價格高味道差,南京夫子廟上榜。首先,第一條美食街就是西安回民街。
  • 這幾條美食街,堪稱「坑人界」的網紅爆款,看看你中了幾條街?
    不然為啥要取個英文名叫 China(Chi na),所以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吃遍美食街,可是,真正去過的人都有相似的感受,美食街又貴又不好吃,這幾條美食街,堪稱「坑人界」的網紅爆款,看看你中了幾條街?北京·南鑼鼓巷說起帝都的美食街,坑人的可不止一條,王府井、前門大街、南鑼鼓巷…這些被中國人自己炒起來的地方,永遠都是人山人海,人多價高不說,大部分食物的味道也不正宗,還搞飢餓營銷,造成每天供不應求的景象,不過在這裡的建築還是很有老北京特色的,拍照倒是很合適。
  • 建港,漢陽被遺忘的美食天堂!
    當時的它還被吃貨們冠上了「小香港」的名號,那也是不少人記憶中的武漢宵夜。不過隨著近幾年拆遷改造,建港的宵夜文化逐漸落寞,這個地方慢慢的被大眾遺忘,旁邊的橋機路倒成為了一個新的宵夜據點。夜幕降臨,成百上千的吃貨又像以前那樣聚集於此,只是當年建港活色生香的宵夜生活再也沒有了。但是憑藉著吃貨敏銳的嗅覺,吃貨君還是在建港找到了不少美食「遺珠」。
  • 在家躺了快一個月的重慶人,做夢都是這9條好吃街!
    彈子石有紮根於這裡20多年屹立不倒的神級老店,鴨血面莊、夜稀飯、袁師傅燒烤……這都是屬於很多重慶人青春歲月裡閃亮的美食坐標。4.後堡美食街後堡這條街藏在「卡卡角角」的美食數都數不過來,更有你三天三夜都吃不完,開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字號!
  • 在家躺了25天的重慶人,做夢都是這9條好吃街!
    彈子石有紮根於這裡20多年屹立不倒的神級老店,鴨血面莊、夜稀飯、袁師傅燒烤......這都是屬於很多重慶人青春歲月裡閃亮的美食坐標。 從兩路口吃到體育路 兩路口作為重慶老牌的榮耀之所,有著多到你掰著手指也數不清的傳奇和美食。 特別是當你在兩路口地鐵站4號口出來的時候,從體育路到血庫,藏著一條最早的夜市街。
  • 武漢夫妻檔美食,市井煙火裡藏著深情
    每天輾轉於武漢各種美食小館之後,發現不少是夫妻兩人共同操持的小店,更加有種溫暖、踏實的感覺,大概生活不過就是柴米油鹽吧。都是街頭巷尾裡花一些零頭小錢就可以買到的溫暖和滿足。就算沒有高大上的環境和精緻的擺盤,帶上另一半一起,也能凸顯自己的誠意,畢竟深情多藏於市井煙火中。
  • 那些難忘的武漢味道,值得你排隊去耐心等待
    後來,蔡老仙逝,武漢熱乾麵正宗派系與街頭巷尾派呈現雜亂狀態,有的人甚至認為武漢現在流行的熱乾麵早已經不是傳統味道。的確如此,再次遇見「老蔡林記」(非如今)的那種鄉愁味道,也就只有蔡漢文老人家的孫子蔡大森了。
  • 秋冬宜滋補,吃甲魚正當時
    天氣一冷,總是讓人想要各種美食來滋補,一說到滋補,充當其衝的大補菜肯定是甲魚了,整個武漢做甲魚的店,一直堅持只做一道菜的也只有「大聖甲」了,能夠把甲魚做到月銷量到15噸+,不是真正的做到味道服人,又怎麼能在餐飲百家裡闖出一條獨特的路呢。
  • 千元遊武漢旅遊攻略|武漢美食推薦|良心景點總結|網紅景點匯總
    遊玩建議地鐵出行,地鐵可以買武漢通也可以選擇在自助機上買單程卡。公交建議避開上下班高峰期,容易堵車也很擠,而且我武漢的同學跟我說武漢公交是本地人都不想坐的存在,特別考驗膽量。歐式風情一條街 就是一個商業中心 吃吃喝喝逛逛玩玩 離漢街武大或者合美術館都不遠可以安排到一天關於漢陽造藝術中心和北京的798比較像的一個地方,但是比不上798,不過也是一個可以拍拍拍的地方啦,有興趣的小仙女們可以來逛逛
  • 武漢十大美食街,你去過幾處?排在第一名的居然是……
    武漢的櫻花開了,有好多朋友說,「待春暖花開,定去武漢看櫻花」,估計過段時間大家出門的旅遊可能會選擇武漢這個櫻花之地,前不久武漢大學直播櫻花盛開,那場景談不上震撼,但給人一種美好的樣子,櫻花的飄落,好像在宣告著什麼,對這次疫情宣告著:「武漢勝利了,中國勝利了」,我覺得這是一種勝利的預示,像大自然也在為我們慶祝著,但這成功的背後少不了許多「戰士」的努力堅持。
  • 中山公園商圈的這條「日式風情美食街」,特色濃鬱!
    在中山公園商圈,隱藏著一條有濃鬱日本風情的美食街。仿古的屋簷、紙質的燈籠、半掩的布簾、鱗次櫛比的居酒屋……來到這裡,讓人仿佛置身日本街頭,這裡就是「中山公園橫丁」。
  • 潮汕人的美食頭牌!比涮牛肉火鍋更紅,清湯寡水伴手打牛肉丸
    以肉做丸,細膩彈牙的牛肉丸,清湯寡水,卻佔據了潮汕人的味蕾長達一百多年,作為一座被美食家評美食孤島的潮汕地區,這裡固守著太多的傳統味道,牛肉丸只是其中一例。  牛肉丸在潮汕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裡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