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高錳酸鉀溶液塗在溫室甲魚身上,造出「野生甲魚」 首席記者 史宗偉 攝 |
前天早晨8時許,霧氣還沒散,來自長壽區的老李在渝中區大黃路叫賣甲魚。記者向他支付300元「拜師費」之後,他說出一個秘密:「其實主城區小販叫賣的野生甲魚,大部分是用高錳酸鉀或者黃粉染出來的。」
「賣甲魚就靠賭」老李叫賣的甲魚共兩隻,每隻重約1公斤,全身發黃,在盆子裡慢慢爬動。「野生甲魚,每斤160元。」他吆喝了一陣,有幾個市民湊過來,老李主動降價:「野生的,我剛剛捉到,每斤130元,便宜喲。」
老李這兩隻甲魚到底值多少錢?他說出來嚇人一跳:「你到渝中區西三街水產市場去進貨,就說買溫室甲魚,每斤20元,有時15元也能買到。」
如此「加工」,價格漲了6倍多!老李他們的行話,賣甲魚叫「賭甲魚」——今天運氣好,「賭」出去一隻,賺三四百元。有些人裝得老實,一天賭出去兩三隻,就賺1000多元。
老李說,長期叫賣「野生甲魚」的人,除了掌握把甲魚染黃的技術,還要會裝——裝扮民工的,戴上安全帽,提一串大大小小的甲魚,說這是施工時從淤泥裡挖出來的一窩;裝扮農民的,穿一雙草鞋或者解放牌膠鞋,鞋子上多搽點稀泥巴和爛樹葉,給甲魚也搽上一些黃泥巴。
痛苦的染色過程跟著老李「學習」了這些基礎知識後,記者又跟著他到西三街水產市場進貨,以每500克18.5元的價格,買了兩隻溫室甲魚,它們背殼呈黑色,腹部白色。「甲魚腹部一定要平坦,沒有傷痕,否則染了之後會出現紅斑。」老李告誡。
老李將其中一隻甲魚放入盆中,用刷子沾上高錳酸鉀溶液塗上去。溶液呈紫紅色,塗到甲魚肚子上,兩三分鐘後,白色腹部立即變黃。老李又將甲魚翻過來,將它黑色的背殼染黃。約3分鐘後,老李將甲魚抓到清水池子衝洗,甲魚此時已披上黃色外衣。
老李介紹,有時甲魚太多,來不及一隻只地塗,就將它們丟入高錳酸鉀溶液中,遊動一會再拿出來,顏色就變黃了。
染色甲魚損健康北部新區高新園人民醫院熊義君醫生介紹,甲魚染色對人和甲魚都有毒害作用。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腐蝕性,人的手沾上後可能燒傷,如果攝入濃度過高,對消化系統損傷很大。
重慶自然博物館兩棲動物專家黃永昭說,重慶的野生甲魚一般在1月份前後冬眠1個多月,很難捕捉,而且我市的野生甲魚已非常稀少。
黃永昭說,野生甲魚不一定通體黃色,它可能偏黃,也可能偏黑。
黃永昭介紹,辨別甲魚是否屬於野生的主要方法是看磨損程度。溫室甲魚生長迅速,一般不會有磨損痕跡。野生甲魚生存條件惡劣,腹部和爪子一般都有磨損,這很難偽裝。
首席記者劉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