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2020-07-20 水墨疏窗
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作為科學家和教師,敬業應當是其最重要的品質,科技的進步才能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原動力,所以應當不斷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這是中國著名科學家施一公說過的一句話。

的確,科技進步是國家的硬實力,只有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才能夠讓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得到提升。然而,提高科技水平並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要有具體的行動,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讓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呢?就是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近些年來,國家在這方面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除了高薪聘請優秀國外留學生和積極培育創新型人才之外,國家還特別支持社會各界創立的鼓勵人才發展的行動。

就比如說,國家非常支持甚至還重點幫扶有所有社會力量建立起來的高校--西湖大學。

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創辦西湖大學

說起西湖大學大家一定都會想起施一公,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還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他也是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之「生命科學獎」的得主。

雖然施一公的成就非常多,他個人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都非常受人重視,但是他並沒有在國外發展,而是選擇回來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對科學研究事業有著深深的熱情,也希望在科學領域不斷探索,在取得成果的同時也讓中國的科研體制不斷得到強化和提高。

在國外的時候,他就經常關注著中國科研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並且將中國一流高校和實際欸頂尖名校的教育體制和模式進行對比。他認為,世界一流大學都有著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教師團隊,二是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後,他發現,在中國建立一所這樣的高校也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於是他發動社會力量建立了西湖大學,他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國家的認可,被國家重點培育和支持。

西湖大學是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通俗點說,裡面的老師和學生都是搞科研的。學校會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規模,也會借鑑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種植,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創新型複合人才。

施一公說認為,雖然這所高校是由社會力量創辦的,但是他的能力和實力都不會差。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承擔了辦學和運營的大部分費用,到2018年底,該基金會的累計協議捐贈額已經超過了43億元。

在學校的運作上面耗費這麼多的資金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在裡面工作的人個個都是有著卓越成就,甚至在世界上都是有著一席之位的科學家們。

西湖大學接收的老師和學生不僅限於中國國內,它面向全世界招聘科學領域的優秀人才和青年科學家。在發展前期,已經展開了五輪的人才招聘,成功和37名高水平的學術人才籤約。

科學家們回國加入

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為什麼那麼多的世界級科學家願意來到西湖大學呢?因為這所學校的實力非常強,它辦學的時間不早,可以說是剛剛嶄露頭角,但因為它吸引了很多世界級的科學界大咖,所以段位也在蹭蹭往上漲,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甚至有三名在國外有著高薪工作的科學家也願意回國,加入西湖大學。

第一個是世界頂尖科學家於洪濤。他的研究範圍是細胞周期方面和基因組穩定性方面。1990年,於洪濤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他便決定去美國留學。經過他廢寢忘食的研究,在五年之後,他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從那時起他便留在了美國,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

1999年的時候,於洪濤收到了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邀請,成為了那裡的助理教授。2018年的時候,他成為了華裔生物學家董事會的成員之一。能在世界級知名大學工作並且取得那麼大的成就,那工資待遇可想而知,但是他卻願意為了國家的發展放棄高薪,真的非常值得稱讚。

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第二位科學家就是鄧力。他是世界知名的有機合成方面的化學家,曾經在美國布蘭代斯大學當終身講席教授,他也是那裡的化學系主任。

在2019年,他獲得了世界級別的獎項--「亞瑟·科普學者獎」。丁奎嶺院士曾經稱讚他說:「有機小分子催化是在2000年才開始有顯著進展的,而推動這個領域發展的人就是鄧力。」從這一番話就可以看出鄧力在這個領域的成就和能力。

第三名科學家就是楊陽。他的實力同樣非常強,在前往西湖大學任教之前,楊陽是材料研究學會、美國物理學會和電磁學學院的會士。他在物理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甚至還被評選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上面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的三位科學家已經獲得了那麼多的名譽,也已經在科學界、物理界、生物界有了那麼多的成就,在很多人眼中,他憑著這麼多年的努力早就可以讓自己和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了,可他們並沒有隻想著自己,而是心繫國家和社會,願意在生活上做出調整,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來引領科學事業的發展。

西湖大學,未來可期

很多網友看到西湖大學有這麼多世界知名科學家的加入,都非常感慨。不僅僅是為科學家們的獻身精神,更是看到了中國教育和科研領域的希望。

甚至有很多的網友也評論說:西湖大學憑著強大的師資團隊,一定能夠在中國教育界甚至在世界教育界上脫穎而出,西湖大學,未來可期!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科技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離不開老師。這都是環環相扣的,如果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整個教育事業都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如果各個方面平衡發展,相互促進,就一定可以讓教育事業和科研事業更上一層樓,當然,也會讓國家的硬實力和綜合國力更上一層樓。

又有3位科學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網友:未來可期

希望我們都能夠像上面提到的三位科學家一樣,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往期精選:

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經鑑定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80元一個

12年前,汶川地震中被救的&34;,如今過得怎樣?

慈禧當年坐的老爺車,被奔馳總裁認定是奔馳二代,要用十輛奔馳換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未來可期!274位博士新生入學西湖大學
    8月23日,西湖大學舉辦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據了解,在即將入學的這274名博士新生中,有不少人來自帝國理工、杜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等海外名校,他們來到這裡,將與西湖大學一起攀登科研高峰。
  • 西湖大學2019年招聘,共有44位PI全職加入!其中都有誰?
    2019年,一場場學術人才招聘會從西湖走向海外,一份份申請書又從世界各地飛向西湖……然後,最頂尖的科研大咖來了,最年富力強的科研新星來了,帶著夢想,帶著篤信。最終,44位PI全職加入!他們為什麼選擇西湖大學?對未來的西湖大學他們有怎樣的期待?
  • 全職回國!又一頂級科學家任職西湖大學!
    空缺22個月之後,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迎來首任院長。 他的名聲隨之在學術圈有了共識。 校長施一公稱他為「研究非常rigorous(嚴謹)、非常original(創新)、非常deep(深入)」的「出類拔萃而又年富力強的生物學家」。 「這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學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王小凡評價, 「他是為數不多的進入霍華德休斯研究所(HHMI)的幾位華人科學家之一。
  • 於洪濤:美國名校教授回國到西湖大學,致力於培養中國優秀科學家
    或許,有科學家離開祖國漂洋過海去了異國他鄉,但是卻又有更多頂尖科學家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回到了祖國。前不久,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終於等來了它的首任院長——於洪濤。那麼這位大牛到底有多厲害?於洪濤是Serena S.
  • 著名科學家許田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近日,著名學者許田教授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加入西湖大學,成為西湖大學講席教授。西湖大學校長(代)施一公評價:「十年之前,許田教授已經在國際學術領域達到一流水平,他對遺傳學尤其是生長調控領域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許田教授的全職加盟,是西湖大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步。
  • 頂尖科學家全職回國!就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每次從上千位申請者中遴選出幾十位頂級科學家,能夠入選的華人學者更是寥寥無幾。 那一年,與於洪濤一同入選的還有施一公。還是那一年,施一公放棄他在美國所有的優厚待遇,決定全職回國,幾乎轟動了整個中美學術圈。 施一公的舉動,於洪濤看在眼裡。於洪濤自「成人」起就沒有在國內工作過。
  • 專訪西湖大學副校長許田:我為什麼放棄耶魯回國辦學
    許田是生物學界的著名科學家,這一次,他是放棄了耶魯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因為回國辦學是我心中多年的宏願」。 「這是個艱難的決定,但時機到了」 許田一天睡不到6個小時。早晨8點半,他在學校禮堂參加了西湖大學黨委成立儀式。隨後他乘車前往浙江省委,和相關領導討論如何進一步推進西湖大學各方面工作。
  • 幹細胞學者裴端卿全職加入西湖大學,致力於細胞命運調控研究
    幹細胞學者裴端卿全職加入西湖大學,致力於細胞命運調控研究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07-06 12:18 來源
  • 西湖大學2022年招收本科生,招生名額極少,著名教授小班教學
    他還說:「從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容閎,到十大開國元帥中6位曾留學海外、23位兩彈一星元勳,21位是海歸,海外留學人才推動了近代中國的進步。正是有著這樣的情感,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才會毅然回到國內,當時他回國在海外華人屆還引起不少震動。
  • 西湖大學形成獨特文化:為什麼科學家的頭銜裡有企業家的名字?
    這裡所說的「冠名」,是指徐益明以個人名義捐贈一筆錢,定向支持鄧力教授在西湖大學的工作,包括支付工資、津貼、科研費用等。未來,「徐益明講席教授」這個頭銜,將與鄧力在西湖大學做出的重大科研成果始終關聯在一起。當然,在鄧力出現的其他公開場合,如研討會、名片、辦公室等,他的名字前面都會寫上「徐益明講席教授」。
  • 68%的網友認為,西湖大學作為私立高校,學費10萬+非常合理!
    小編在一篇西湖大學規劃中的本科生學費多少錢更合理的投票中,有47%的網友選擇了10萬+,因為小編對比了美國頂尖高校的學費情況,美國十大高校中,大部分都是私立高校,就拿哈佛大學為例,一年的學費就需要35萬元人民幣,按照目前西湖大學引進的人才標磚來看,很多人都具備美國十大高校終身教授的水平,甚至西湖大學都拒絕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申請,只因為不滿足5年內科研成果的要求
  • 西湖大學舉行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 施一公這樣說
    雖然西湖大學目前校區只有7幢樓,但卻擁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條件,擁有來自全球的一百多位優秀博士生導師,包括剛剛加盟的孫立成和裴端卿兩位講席教授。西湖大學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十足的信心帶領同學們深入科學未知之境,攀登科研高峰。
  • 企業家投資的西湖大學,未來會成為一所新型大學,潛力巨大
    西湖大學是國家現在頂尖的教育大師們設立的大學,以建設新的研究型大學為目的,學校完成後,首先以研究院的名義招募博士研究生,然後再面向本科生,所以,將來西湖大學招收本科生,實施學部招生後,高三學生也可以通過高考進入西湖大學。
  • 西湖大學怎麼又成了話題
    按照規劃,2017年至2021年為西湖大學初創期,這期間,沒有本科生招生計劃,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為1220人;預計到2023年,才開始招收和培養本科生;等到2026年,西湖大學進入發展期時,預計全日制在校生規模能夠達到5000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2000人。
  • 這些頂尖人才如何進入西湖大學?
    這封郵件讓他動了回國工作的念頭。隨後,他向西湖大學投出了簡歷。幾乎同一時間,新加坡技術與設計大學,時任助理教授的張嶽意欲回國之際看到了西湖大學的招聘信息。「它是一所比較新的辦校方式,由董事會管理,校長治校、教授治學,感覺跟英國、新加坡的體制一樣。我當時就被這種辦校理念吸引了。」
  • 西湖大學開始發力,「5年超越清華」指日可待?
    從數據上看,2020年我國在《自然》《科學》上發表論文高校的數量從2019年的53所增長到了63所;從各大高校在《自然》《科學》上發布論文的數量來看,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一,清華北大緊隨其後,2018年才成立的西湖大學躍居第13,實力非常強勁,未來可期。
  • 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號稱5年超過清華,如今施一公做到了嗎
    未來可期的西湖大學西湖大學擬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方向以研究型為主,目的是培養一批頂尖的高科技人才。2015年,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施一公擔任院長。研究院旨在為即將成立的西湖大學打下基礎。
  • 院士歸國 孫立成全職加入西湖大學!愛看星星的他做的第一件事:招人
    疫情中回國,孫立成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成為2020年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 孫立成的研究領域是人工光合作用孫立成的研究領域,有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工光合作用。目前世界領先的水氧化分子催化劑,如業內稱為Ru-bda的催化劑,就誕生於他的研究團隊,其催化水氧化效率可與天然光合作用相媲美,被認為是人工光合作用領域的重大突破。 「加入西湖大學後,我的研究重點依然是催化及可再生能源轉換。」孫立成說,他嘗試製備出一種能夠大規模使用的、低成本的催化劑。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開學典禮演講全文
    irreplaceablephyllisYoLo:西湖大學未來可期。金甌:最近總能在醫學科學樓門前偶遇施老師,每次都是行色匆匆。隨著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於洪濤教授的全職加盟,西湖大學三大學院的掌門人全部到崗,三駕馬車交叉合作、爭先恐後協同創新的局面已然形成!如今的西湖大學,經過了百事待興的初創三年,已經進入了蓬勃穩健的發展期,兵強馬壯、躍躍欲試。
  • 放棄美國國籍,回國培養了3位女性科學家,施一公再次發表觀點
    但是,我的這種想法感覺又過於狹隘,但是真正觸動一個科學家內心世界,促使他回國的理由也許很簡答。而這些潛在的東西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老師給的。人們常說,科學沒有國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有她(他)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