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了,還嚼不動肉?看完牙醫才知道,都是這個原因惹的禍!

2020-12-24 騰訊網

前幾天帶娃在樓下玩,遇到了幾個媽媽,聊天中,一個媽媽發愁地說「我家閨女3歲多了,現在還只吃糊糊,肉要剁成細細的肉末,蘋果要吃果泥,就連麵條都要搗爛之後才吃。」她話音剛落,另外幾個媽媽也點頭回應到,自己家的娃也有類似的問題,孩子都挺大了,就是不喜歡咀嚼,不愛吃硬東西。

其實這樣的情況,我家哥哥也遇到過。哥哥小時候,我對他的輔食製作非常上心,生怕他嬌嫩的腸胃消化不了,所以每次都做得非常軟爛,連水果都要切成小塊、小片給他吃。

上幼兒園了之後老師和我說,他不吃肉,說自己「嚼不動」。

直到有一次,帶娃去做牙齒檢查,醫生告訴我,孩子的牙齒發育以及牙齒咬合都有問題,原因竟然就是「輔食吃錯了」。

孩子太習慣吃軟爛的食物,導致牙齒咀嚼無力,孩子不願意嚼東西,牙齒得不到鍛鍊,就會引起後牙發育不良,出現牙齒發育變形,甚至會導致面部骨骼發育變形。

我聽完之後非常後悔,但是孩子養成了習慣,很難控制,雖然哥哥現在10歲了,因為幼兒時期養成的錯誤習慣,導致他的後牙變形很嚴重,只能等到換牙之後,做矯正調節改善。

有了前車之鑑,在弟弟的餵養上,我就特別注意,嚴格按照輔食書,按照月齡給娃正常添加偏硬的食物。吃蘋果,也不再切片,切小塊,而是直接給他一個大的,讓他慢慢啃。

所以我家弟弟的小牙就特別有勁兒,吃東西毫不費力,也並沒有因為吃偏硬的食物出現消化的問題。

!

餵養的誤區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其實在孩子的餵養中,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誤區,認為寶寶太小,咬不動太硬的食物,寶寶腸胃太嬌嫩,太硬的食物會導致消化不良。

所以家長就長時間給孩子吃偏軟的食物,然而隨著孩子牙齒的萌出,如果孩子一直吃軟食物,就會導致孩子的牙齒缺乏運動,缺乏鍛鍊,長期下去會導致牙齒的咀嚼功能下降,導致乳牙和恆牙發育不良,從而出現牙齒變形和牙齒齲壞。

而牙齒變形比如咬合問題,都會影響到面部骨骼的發育,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經常用一側牙齒吃東西,就會導致臉一邊大一邊小。道理是一樣的,孩子牙齒得不到鍛鍊,他的面部骨骼就會變形。

所以嬰幼兒時期的飲食,是最關鍵的。

寶寶的牙齒發育離不開輔食的刺激

!

孩子的輔食到底應該如何添加呢?

輔食添加的原則一般來說,寶寶長到6個月以後,就需要開始漸漸的添加輔食,而輔食添加有著非常重要的原則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練習吞咽功能、由細到粗:泥----末----碎,練習咀嚼功能、由一種到多種:

按月齡添加發育正常的寶寶會在6至10個月開始長牙,首選輔食一般都是糊狀食物,量不能太多還要注重營養搭配,從單一的一種食物變成多種食物;

等孩子7、8個月大的時候,要開始練習寶寶的吞咽能力,從糊狀的輔食改變為顆粒狀的食物,從中再添加一些稍微硬一點的食物,慢慢地鍛鍊寶寶的牙齒咀嚼能力。

等到第9個月到第10個月,就可以添加一些塊兒狀的食物,選擇稍硬的食物,幫助孩子更好地培養咀嚼的能力,但要注意不能吃太硬的東西;

孩子1歲大,就可以開始向成人飲食模式過渡了,寶寶的飲食習慣逐漸養成,可以和家長一起吃飯了。

在輔食的添加上,不但要注重孩子的營養,也要注意鍛鍊寶寶咀嚼和吞咽的能力,促進寶寶的牙齒生長。

本文章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最近,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推文

如果不點『在看』或沒有『星標』,就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了,還嚼不動肉?看完牙醫才知道,都是「輔食」惹的禍
    前幾天帶娃在樓下玩,遇到了幾個媽媽,聊天中,一個媽媽發愁地說「我家閨女3歲多了,現在還只吃糊糊,肉要剁成細細的肉末,蘋果要吃果泥,就連麵條都要搗爛之後才吃。」她話音剛落,另外幾個媽媽也點頭回應到,自己家的娃也有類似的問題,孩子都挺大了,就是不喜歡咀嚼,不愛吃硬東西。其實這樣的情況,我家哥哥也遇到過。
  • 孩子3歲還嚼不動肉,究竟是什麼原因?
    我是牙醫俊峰,一個暖暖的牙醫。有很多家長最近和我反應,她的寶寶三歲了,現在還只吃糊糊,肉要剁成細細的肉末,蘋果要吃果泥,就連麵條都要搗爛之後才吃。其實這種輔食是錯誤的,容易給孩子牙齒造成一定的傷害。,導致牙齒咀嚼無力,孩子不願意嚼東西,牙齒得不到鍛鍊,就會引起後牙發育不良,出現牙齒發育變形,甚至會導致面部骨骼發育變形。
  • 蛀牙都是吃糖惹的禍,爸爸媽媽真的冤枉孩子了!
    2、 孩子蛀牙是因為貪吃糖果嗎?有的爸爸媽媽看到孩子蛀牙了,本能就會覺得孩子是吃糖吃的,就會嚴格限制孩子吃糖果,吃零食。可是,我們家平時幾乎不讓吃糖,刷牙也是一兩天次從不間斷,可孩子還是有蛀牙。諮詢牙醫原因,牙醫解釋說。
  • 夏天寶寶上火、便秘、不長肉,是奶粉惹的禍?奶粉:這個鍋我不背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有的寶寶會出現各種問題,像上火、便秘、不長肉等等。寶寶難受,寶媽心疼。無奈上網搜搜,發現80%的答案都是:奶粉的錯。寶媽不禁提出疑問:難道真的是奶粉惹的禍?今天小編一一來為大家解答。03寶寶最近不長肉,都是奶粉惹的禍?以前總有寶媽這樣留言:我家寶寶最近都不長肉了,是不是喝奶影響了吃飯,該斷奶了?
  • 生完孩子骨盆變大都是順產惹的禍?
    生完寶寶之後,看著健健康康的寶寶,心想著自己孕期的各種辛苦都是值得的。可是,自從回去上班之後,鬱悶的事兒就接踵而至了。從前的上衣、褲子穿不了,身材曲線也早已分辨不出腰身了。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這可如何是好?
  • 娃3歲了還嚼不動肉?想要孩子牙齒有勁兒長得好,輔食注意別吃錯
    前幾天帶娃在樓下玩,遇到了幾個媽媽,聊天中,一個媽媽發愁地說「我家閨女3歲多了,現在還只吃糊糊,肉要剁成細細的肉末,蘋果要吃果泥,就連麵條都要搗爛之後才吃。」她話音剛落,另外幾個媽媽也點頭回應到,自己家的娃也有類似的問題,孩子都挺大了,就是不喜歡咀嚼,不愛吃硬東西。
  • 孩子老是坐不住?或是專注力不夠惹的禍,3妙招提高孩子專注力
    接孩子的時候,果果媽媽又聽到了老師的「告狀」,這個學期,已經是第四次了。老師說:「果果在教室根本坐不住,而且還經常走神」,他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樣。老師的話讓果果媽想了很久,總覺得孩子像得了多動症一樣。甚至趁著周末,還帶果果去看了醫生,但是各項檢查之後,結果顯示孩子很健康。
  • 加拿大4歲女童看完牙醫變植物人!悲劇原因,只是半杯牛奶?!
    作者:寶寶知道 櫻桃樂沅在埃德蒙頓市中心的一家牙科診所看過牙醫之後,她腦部受損,至今昏迷未醒。 AmanpreetSingh是Amber的叔叔。他說,他反覆地看以前拍下的外甥女跳舞視頻,淚流滿面。「我真的很痛心。這個家都毀了,生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
  • 孩子一年看10次牙醫,不一定是沒吃對,這六大原因才蝕了牙
    乍一聽這個次數,糖媽也是很揪心啊,孩子本來就小,不會配合,這10次看牙的經歷該有多糾結啊?原來,這個女寶平時愛吃糖,家長也管不住,她開始說牙疼的時候父母還沒當回事兒,後來去醫院拍了片子才發現,有一顆牙深度齲齒已不能填補,為了不影響恆牙必須拔掉。還有幾顆牙也有不同程度的齲壞。
  • 魚刺惹的禍?男子口腔潰瘍半年不愈 一查查出舌癌
    (原標題:魚刺惹的禍?深圳男子口腔潰瘍半年不愈,一查竟是癌症!不小心被魚刺刺傷右側舌頭當時就出血,還腫痛了很長一段時間
  • 孩子眼睛裡的眼白有「黑點」?爸媽不用驚慌,這3原因惹得「禍」
    這時的爸媽大可放心,不用太過緊張,其實啊,孩子眼睛裡眼白有「黑點」,多半是這3原因惹得「禍」。舉例:衛女士家裡有個出生8個月的小寶寶,一笑可愛極了,但是寶寶的眼睛卻讓衛女士不舒服。衛女士是32歲才有了這個孩子,自然看護的緊,所以對孩子眼裡的「黑點」,產生了疑問。
  • 保護牙齒這件事,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牙醫!
    3、減少安撫奶嘴的使用時間!嬰兒長期習慣安撫奶嘴造成喜歡吃手指、咬吸管、咬筆桿的問題同樣容易形成兜齒、地包天。因為在咬的時候將物體放在上下牙弓之間,牙受壓力而呈局部圓形小開頜畸形,作吸吮動作時,兩頰收縮而使牙弓狹窄,上前牙前突及開唇露齒。4、吃的太精細惹的禍!
  • 當盤「小牙醫」孩子再也不怕看牙醫了(圖)
    而充當「患者」的家長則表示,突然被那麼多「小牙醫」檢查牙齒,挺不好意思的。不過,當看到孩子們表現積極,則深感欣慰。「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學習到口腔保健知識,拓展他們的職業體驗範圍,還能消除他們對看牙病的恐懼,這個活動很好!」  在體驗活動中擔任現場指導的新橋口腔醫院兒童專科主任周媛媛表示,兒童看牙病有很多不確定性,如恐懼、不配合等,都可能影響就診。
  • 5歲孩子一張嘴嚇跑同伴!扁桃體炎、牙齦炎,很可能是它惹的禍
    有一個朋友跟我抱怨,孩子的爸媽都很帥,但是寶寶自己卻越來越醜。我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爸媽都整容了?然後互相瞞著對方...生個孩子,暴露了!當然,故事沒有那麼狗血。看到他5歲孩子,五官算是端正,眼睛也很大,就是下巴明顯後縮、臉中部塌陷,用老話說是個「鞋拔子臉」!
  • 5歲孩子一張嘴嚇跑同伴!扁桃體炎、牙齦炎,很可能是它惹的禍
    他們還做了個實驗,堵住猴子的鼻子,使他們必須用嘴呼吸,不出意料,猴子們的臉也開始變長,咽管變窄,牙齒開始不齊,正如有口呼吸習慣的人類。不止如此,鼻呼吸時,通過鼻毛、鼻黏膜及分泌物都會對空氣進行過濾。用口呼吸時,口腔中沒有類似鼻腔的構造,空氣沒能得到基本的清潔。很多張口呼吸孩子都會有慢性的扁桃體炎,牙齦炎等等。
  • 3歲"小老頭"火了,只怪髮型太成熟,網友:都是爸爸惹的禍
    3歲&34;火了,只怪髮型太成熟,網友:都是爸爸惹的禍!當代家長,大多有一個相同的想法,那就是:生孩子是來&34;的。他們認為自己為了孩子的成長付出了這麼多,從孩子身上獲得快樂也是無可厚非的,於是,就有了很多家長惡搞孩子的畫面,讓人哭笑不得。
  • 3歲的孩子長不高!原來是睡覺惹的禍,科學睡眠促進身體發育
    幾個月過去了,小莉帶孩子出門玩,猛然間發現之前比豆豆還矮小的同齡孩子都超過了豆豆,豆豆這幾個月身高好像沒太大變化。以為孩子有什麼疾病,心急如焚的小莉馬上去了醫院。經過了一系列檢查後,醫生得出結論:都是睡覺惹的禍!
  •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有個叫軍軍的男孩其性格就特別的性任,「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下雨了,無論媽媽怎麼苦口婆心的勸說,軍軍就是不肯帶雨具出去玩,這是他一貫的性格。還有禮拜日本來是個快活的日子,軍軍的小表哥明明在地區兒童繪畫中獲了獎,又逢8歲生日。
  •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都是家長太過保護孩子惹的禍
    《育兒百科》指出:2歲多的孩子,學習與其他人相處的最好方式是獲得大量的學習機會。雖然他現在的一些行為不利於和人交往,但家長還是應該積極地創造機會讓他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而不是學習和家長一起玩。爺爺疼孫女,每次出門都抱在懷裡,怕她受傷,很少讓她和小朋友玩耍,偶爾小朋友主動找她玩,爺爺也總是把孫女護在身後。日子久了,孩子們都不和朵朵玩了,朵朵總是和老頭老太們一起玩。上了幼兒園以後,聽她媽媽說,朵朵很不適應集體生活,不知道如何和小朋友相處,也不知道如何與老師溝通。
  • 《都是放屁惹的禍》
    說它好玩,是因為其中的語言比較幽默詼諧,比如「地球發燒了」「都是放屁惹的禍」等等童稚語言可以讓孩子嘻嘻哈哈的聽到最後;說它漲知識,是因為裡面涉及到有全球變暖的氣候知識、牛的體態結構知識、以及如何改變全球變暖的思考等等。我們對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惡果,在不久的將來就要由孩子來面對、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