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年把「店鋪」背身上走街串巷賣漢堡,月入過萬供自己上學

2020-12-23 馬小馬

做食品加工類生意,一般都要開店經營,即使不開店,也應該支一個小攤或是推一個小平車,然而,16歲的杜昌鑫卻顛覆了這一切,他既沒開店,也沒支攤,而是背著丁烷氣罐,胸前架著烤腸機,走街串巷賣漢堡,這身重達20斤的裝備,就是他的「店鋪」。經營方式別出心裁,漢堡又美味好吃,如今,杜昌鑫正在讀中專,月收入輕鬆過萬,靠這筆錢,供應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綽綽有餘。

杜昌鑫今年16歲,家住成都,由於家裡經濟條件一般,他從小就很自律,懂得攢錢。初二時,他拿著自己攢下的1000元在網上批發玩具,利用周末下午去公園嘗試擺地攤,半年下來,收入翻番。第一次嘗到了掙錢的甜頭,杜昌鑫樂的合不攏嘴,雖然掙錢的過程並不容易,但卻激發了他的興趣。「攢錢什麼時候是個頭,還是要想辦法掙錢!」於是,杜昌鑫平時把零花錢和掙的錢都存起,他想等過幾年積攢一筆不小的「財富」,然後創業。

去年,杜昌鑫考上本地的一所職高,學習廚師,一年學費一萬多,杜昌鑫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應該再給父母增添負擔,所以他想要利用自己的專長開一家食品店,但苦於開店需要大筆資金,一直沒能落實。今年9月,杜昌鑫突發奇想,既然開店成本高,那就乾脆不開店,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後,經過百般勸說,並且承諾不會耽誤學習,才讓家人同意。多方考察後,杜昌鑫拿著3年來攢的1萬8買了一臺漢堡機,開始他的創業之旅。

杜昌鑫背著安全防爆的丁烷氣罐,胸前架著燒烤板和堆滿的麵包,出現在大街小巷,為路人製作簡易美味的漢堡,很多人都對這個特殊的售賣方式來了興趣,紛紛圍著他觀看。杜昌鑫利用以前賣玩具的經驗,給自己的漢堡做一個宣傳:回頭客可以免費加肉鬆、葡萄乾、薯片等配料。第一次穿著這套裝備出去賣漢堡,僅三個多小時,他就以15元一個的價格賣出將近50個。除了幼兒園,他還去遊樂場、動物園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銷售。

「就像是一個行走的漢堡機,走到哪裡我就賣到哪裡,非常方便。」然而,這套裝備重達20斤,一天站下來腰酸背疼,常人很難忍受,但杜昌鑫卻堅持下來了。因為當杜昌鑫看到自己準備好的兩箱160個漢堡賣的一個不剩,他覺得自己付出再多辛苦都值了。與此同時,杜昌鑫創業之餘,也從來不耽誤功課,他只利用周六日賣漢堡,其他時間都本本分分在學校上學。

杜昌鑫奔走於各大學校門口、遊樂場、動物園、商業街,一刻不停的推銷自己的漢堡,每天至少能賣160個,別人利用周末在家打遊戲,而他卻頂著太陽賣漢堡,上個月,他僅僅利用周末賣漢堡,就輕輕鬆鬆掙了一萬多,繳清自己一年的學費。

相關焦點

  • 串街走巷炸串年入30萬
    他是一個東北農村的80後小夥,沒有你們的錦衣玉食和優越家境,他不能拼爹,只能靠自己,16歲開始出門打工,拜師學藝,第一步瀋陽,一個杭州菜館,由於是從農村剛走出來,不懂的人情事故,只知道埋頭苦幹,根本得不到師傅和老闆的喜歡。
  • 採用傳統技藝每天翻炒近萬次 夫妻倆走街串巷賣香油
    一年四季無論風吹日曬,夫妻倆走街串巷磨香油,深受市民歡迎。  孫作山介紹說,他們夫妻倆用的是傳統的加工製作手法,要先泡芝麻、炒芝麻、磨芝麻,最後磨香油。前一天晚上做好準備工作,將要用的芝麻淘洗乾淨,堆悶一夜,天亮後開始用大鍋炒芝麻,一炒就是幾百斤。
  • 花甲老人30年堅持走街串巷 磨刀擔挑起一個家(圖)
    即便是身處街頭一隅,所有「行頭」也僅是一張長板凳、一個小提籃還有幾塊磨刀石,60歲的龐德恆卻將磨菜刀的活幹得格外細緻。作為長沙市區為數極少還在走街串巷的磨刀匠之一,30年來老龐目睹著腳下的阡陌小巷變成了高樓社區,唯一不變的,是他肩膀上的那副擔子和一句「磨剪子咧搶菜刀」的吆喝。
  • 冬至降至,開始數九「冬至在月腰,走街串巷不戴帽」老話說得啥呢
    老話說得好:「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最熱莫過三伏,而最冷呢?當在三九。從冬至開始我們開始數九,一九為九天,數到三九四九,是最冷時候,當數完九九八十一天後,嚴寒才將過去,迎來春暖花開。可以說冬天真正寒冷是開始於冬至的。關於冬天冷不冷,和冬至相關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就有根據冬至到來時間加以判斷的,「冬至在月腰,走街串巷不戴帽」就是這樣描述的。
  • 內黃男子走街串巷賣菜起貪念 多次盜竊電動車被抓
    11月26日一大早,該所接到群眾報案稱,11月24日早上,自己停放在家門口上鎖的電動車被盜。據報案人稱,該電動車上著鎖,自己在家裡也沒有聽到開鎖的聲音。民警分析認為嫌疑人想把電動車偷走,必須靠運輸工具,後通過公共視頻偵查發現,案發當日上午,一輛藍色三輪車的車廂裡有一輛白色的電動車。經報案人辨認,該車正是其被盜的電動車。民警發現嫌疑人戴著口罩,頭上還戴著一頂棉帽,因此體貌特徵無法確定。
  • 60歲大媽街頭賣「漢堡」,2.5一個顧客排起長隊,月入上萬太輕鬆
    安徽王大媽今年60歲,兒子在山東做生意,王大媽為了照顧孫子也來到了山東。大媽看到學校周邊很多小吃攤,而且生意非常火爆!王大媽也打起了擺攤做生意的主意,想靠自己的收益做點兒買賣。她找了一個技術難度低,操作簡便的小吃項目,雞蛋漢堡。
  • 「頭雁」帶隊穿街走巷查盲點
    本報訊 7月3日,市城管和執法局副局長唐家穎、陳飛國,執法一科科長彭進和做客「周五民聲直播室」,就創文、拆除違建等熱點問題和網友進行互動交流。唐家穎表示,市城管和執法局組織開展創文迎檢「頭雁行走」檢查行動,由局領導分組帶隊以步行行走方式,走街串巷、「翻箱倒櫃」查找城市管理存在的細小盲區,並建立問題即場發現、即日反饋、跟蹤復檢機制,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務求做到創文迎檢無遺漏、真落實。
  • 40歲大姐路邊賣「煎漢堡」兩串5塊錢,咬下去滿口的葷菜
    「漢堡」這種美食正常情況下是在速食店裡面才會吃得到,而在外面的小吃攤其實也可以吃到,這裡面所含有的營養和口感也是不賴,做成擼串的方式更能凸顯出讓所有吃貨感到非常追求地美味,一串裡面有五小個,餡料滿滿。40歲大姐路邊賣「煎漢堡」兩串5塊錢,咬下去滿口的葷菜。
  • 從「半湘街」到「萬祠巷」,順口溜裡的長沙街巷
    長沙城一直流傳著含有地名的順口溜:如「半湘街,一人巷,二裡半,三公裡,四牌樓,五裡牌,六堆子,七裡廟,八角亭,九(韭)菜園,十間頭,百善臺,千佛林,萬祠巷。」這個順口溜,從「半」到「萬」,巧妙地把數字開頭的14條街巷名串起,無一遺漏。
  • 穿街走巷粉愛小清新
    別以為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年紀還小,對文化就不感冒。其實寶島臺灣的「在地文化」也是吸引他們的魅力所在。越地道,才能讓他們玩得越盡興。 文/記者 陳薇薇藝遊新區看活化歷史要讓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去沉下心來泡博物館一整天,其實還真有些強人所難。
  • 合肥版寬窄巷子:穿街過巷 有古有今
    傘廠巷位於瑤海區三裡街,一處兼容工業與生活兩種風貌的老城區。住在三裡街的人大都參與過合肥城市最艱難的建設時期,也對這裡有著深切的故鄉之情。為本地人的生活點亮一些色彩,曾經的環衛宿舍小區傘廠巷先行一步。將過去具有歷史文化氣息的制傘廠及制傘歷史繪成牆繪,展示於道路邊的圍牆上。
  • 25年無間斷,鄭州供水人走街串巷「送溫暖」
    25年不間斷,鄭州供水人走街串巷「送溫暖」    1996年起,每到元旦、春節來臨,鄭州自來水公司便會啟動「供水服務春暖萬家」服務行動,派出義務服務小分隊走街串巷,為市民保障供水。截至目前,25年一共連續舉辦了27屆。今年,該活動將從12月17日至明年3月15日,一共歷時三個月。
  • 合肥版寬窄巷子 穿街過巷 有古有今
    傘廠巷位於瑤海區三裡街,一處兼容工業與生活兩種風貌的老城區。住在三裡街的人大都參與過合肥城市最艱難的建設時期,也對這裡有著深切的故鄉之情。為本地人的生活點亮一些色彩,曾經的環衛宿舍小區傘廠巷先行一步。將過去具有歷史文化氣息的制傘廠及制傘歷史繪成牆繪,展示於道路邊的圍牆上。
  • 「打工是不可能的」,50歲農村大哥賣冰糖葫蘆日入300元,很輕鬆
    張大哥現年50歲,走街串巷賣冰糖葫蘆是他的主業。張大哥非常熱愛這個職業,不僅輕鬆而且賺錢可觀。今日攝影師路過206國道安徽蚌埠段,巧遇在高速路橋下躲雨的張大哥。50歲的張大哥上有老下有小,卻不出門打工,只靠賣冰糖葫蘆卻不比外出打工收入差。
  • 房價1.5萬/㎡!鎮江這個老破小根本不愁賣
    最靠近學校的是倉巷小區,從房子外觀來看就知道有不少年頭了。該房源是2000年建成,至今已有近20年。老小區雖然破舊,但是生活便利,小區內就有菜場和超市,還有一些店鋪,都是以前我上學時就已經開了的。隨後我沿著斜橋街往八佰伴方向走,好不容易又看到一個中介,結果依舊沒有人,簡直心累。我穿街走巷,終於遇到一個開門的中介,真是想哭了。我:您好,我想買鎮江實驗小學的學區房,你這裡有合適的房源嗎?中介:有的,你想要多大的?
  • 16歲少年服毒自殺 農藥銷售店主被判賠7.5萬餘元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書內容顯示,小楊是一名留守少年,父母在他7歲時離婚,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小楊去世後,其父母將銷售農藥的農藥店經營者告上法院。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本案一審、二審判決書,判決農藥店經營者承擔10%的責任,賠償小楊家人7.5萬餘元。
  • 視頻主播以"性暗示"等內容博眼球月入過萬
    目前,警方已提取該女子表演所用的事先處理過的仙人掌等道具,進一步調查相關情況。記者瀏覽該視頻平臺發現,用戶上傳的視頻內容多樣,以生吃等「自虐式」表演吸引眼球者並非只有「吃貨鳳姐」一人,此外,部分視頻充斥性暗示內容、存在爆粗口、內容低俗、抽菸等問題。此外,前街一號記者了解到該平臺有用戶尚未成年就已經擁有數十萬粉絲,他們通過廣告或直播等方式創收,月入能達到 2到3 萬。
  • 專欄 阿郎 重回牯嶺街
    日晚10時10分許,臺北市牯嶺街七巷底,發生不良少年情殺案。」 「被害人劉敏(小玉),15歲,山東人,住基隆路二段時三巷四六弄三十號,為建國補習班學生。 疑兇茅武,16歲,浙江人。住南港舊莊路中央研究院外宿舍16號,為建國補習班開除學生。」 事件發生將近兩年之後的1963年2月22日,「殺死小情人的不良少年茅武,被高等法院依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 安徽16歲少年被通緝!涉嫌殺人案,懸賞10萬
    據報導,安徽16歲少年被通緝,懸賞10萬。近期,安徽亳州警方發布了一份懸賞通告,上面稱安徽亳州蕉城區8月25日發生一起重大案件,16歲男子王凱有重大嫌疑,當地懸賞10萬通緝王凱。有公開消息說,被害人是個女子,今年大概30歲,人緣很不錯,而王凱很早就不上學了,有人透露消息說王凱殺了自己嬸嬸,又重傷自己兄弟
  • 廣西南寧「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旅遊攻略,請再次收好!
    「三街兩巷」(San Jie Liang Xiang)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南寧市中心,由解放路、興寧路和民生路;金獅巷和銀獅巷三條道路和兩條巷子組成。全天免費開放。鄧穎超1904年2月4日出生於廣西南寧,系周恩來夫人。鄧穎超紀念館的開放,成為了南寧人民緬懷鄧穎超的重要場所,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歷史人文景觀。門票免費。逢周一閉館,周二至周日的9:00——16:00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