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K6激酶調控植物生長及脅迫反應

2020-12-11 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基因組生物學研究中心張勁松實驗室和陳受宜實驗室研究發現,NEK6激酶調控植物生長及脅迫反應和乙烯合成。

 

前期的研究表明,菸草乙烯受體基因NTHK1在擬南芥中異源表達,導致轉基因植株具有鹽敏感的表型。對於NTHK1轉基因植株的晶片分析發現,NEK6基因在轉基因株系中下調,因此對該基因進行了進一步分析。NEK類激酶具有保守的N端激酶結構域。在動物和真菌中該家族基因參與了細胞周期G2期到M期的轉換。在擬南芥中,前人的研究表明NEK6可能參與調控表皮細胞的形態建成,但其它作用尚不清楚。

 

張勁松實驗室和陳受宜實驗室的研究發現,NEK6基因表達和蛋白積累都受到鹽脅迫和乙烯前體ACC的誘導,其蛋白激酶區具有激酶活性。在擬南芥中還有其它6個同源基因,除NEK5之外,其它基因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鹽脅迫和乙烯調控。功能研究發現,NEK6在擬南芥中的過量表達明顯增加了轉基因植株的蓮座直徑、角果長度和單株種子產量,其耐鹽和耐旱能力也均有提高。而NEK6的T-DNA插入突變體nek6則表現出蓮座變小、角果變短和種子產量降低的表型。NEK6過表達植株的側根數目也有顯著增加。NEK6轉基因植株中細胞周期蛋白CYCB1;1和CYCA3;1的表達增加。同時,NEK6抑制乙烯合成及乙烯信號轉導相關基因的表達。鑑於有報導表明乙烯抑制細胞周期進程,因此,NEK6可能通過解除乙烯對細胞周期蛋白的抑制來促進植物生長並提高耐逆性。對該基因的進一步分析可能有助於改善作物的農藝性狀及提高產量和耐逆性。

 

這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和轉基因專項等資助。該研究8月1日在線發表於《植物期刊》(

Plant Journal

)。(來源: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作為固定的生物,植物必須適應土壤鹽鹼害、乾旱以及極端溫度等非生物脅迫。植物主要脅迫信號途徑與酵母SNF1激酶和哺乳動物AMPK激酶有關,顯示這些途徑可能由能量感知途徑進化而來。脅迫信號通過調控離子和水的運輸,代謝和轉錄重組過程中的關鍵蛋白以維持脅迫條件下離子和水的動態平衡,保持細胞的穩定。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滲透脅迫上遊信號重要元件
    研究論文報導Ca2+響應的磷脂結合蛋白OSMO1/BON1作為上遊信號元件介導整體滲透脅迫應答。乾旱、鹽脅迫及低溫等非生物逆境導致滲透脅迫造成作物生產的損失,對糧食安全有重要影響。植物因其固著生長的特性而難以躲避所受到的滲透脅迫,被迫進化出感知和適應逆境的機制,主要包括信號接收與傳導、植物激素脫落酸(ABA)相關調控和後期應答等過程。
  • Molecular Cell: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植物脅迫反應
    甲基化修飾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依賴的亞硝基化修飾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這兩類修飾參與調控眾多生物學過程,包括調控非生物脅迫反應。但二者調控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不甚清楚。
  • 苟小平|受體激酶調控根端分生組織最新綜述
    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依賴於根端分生組織的存在,而根端分生組織根據其位置和功能又可以分為根近端分生組織和根遠端分生組織
  • 遺傳發育所研究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植物脅迫反應研究中取得...
    甲基化修飾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依賴的亞硝基化修飾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這兩類修飾參與調控眾多生物學過程,包括調控非生物脅迫反應。但二者調控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不甚清楚。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5(ER Stress)
    via   通過PKR-like  類PKR(蛋白激酶R)的    蛋白激酶R是一種先天免疫因子通過蛋白激酶R樣內質網激酶elF2a,對內質網脅迫的感知會導致一些編碼分子伴侶以及與增強蛋白摺疊能力、調控內質網相關降解(ERAD)或抑制蛋白質翻譯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降低加載到內質網上的新合成蛋白質的總量。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ABA調控氣孔是植物應對NaCl脅迫的重要策略。 鹽脅迫也會導致細胞離子穩態失衡,包括觸發胞漿游離鈣(Ca2+)濃度增加。ABA作為植物脅迫反應的主要中介,通過與第二信使Ca2+結合,幫助植物抵禦鹽脅迫。
  • 鈣離子通道OSCA1.3調控植物氣孔免疫
    鈣離子通道OSCA1.3調控植物氣孔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7 15:14:30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Cyril Zipfel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昆明12月23日電(記者趙漢斌)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是人、動物和植物中兩個高度保守的分子,它們在調控一系列生理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3日來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消息,該園研究人員通過比較生理反應和轉錄組學分析,在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研究方面獲得了重要進展。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由共同的前體——L-色氨酸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合成。此前,許多研究揭示它們參與調控植物特定生長發育或逆境響應過程,但其生理與分子機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14(Conclusions and Perspectives)
    植物細胞信號對鹽害、乾旱脅迫和脅迫激素ABA的響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SnRK蛋白激酶家族。SnRKs與酵母和哺乳動物中細胞能量狀態感知的關鍵感受器SNF1和AMPK相關。因此,在進化過程中SNF1/AMPK相關的激酶數量不斷增加並表現出多樣性,從而調控各種非生物脅迫。SnRK1s是SNF1/AMPK的直系同源物,參與調節植物代謝過程。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9-3(離子脅迫信號-3)
    PP2C通過去磷酸化作用負調控蛋白激酶級聯信號系統,參與細胞周期、脅迫信號轉導、基因轉錄、蛋白質翻譯及翻譯後修飾等細胞活動過程。此外,SOS2與2C類蛋白磷酸酶ABI2相互作用,也使SOS2處於非激活狀態。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欒升教授發表植物鈣離子與鎂離子穩態調控的綜述文章
    作為營養元素和信號離子,細胞中的Ca2+水平受到一系列通道蛋白和轉運蛋白的調控,這種調控機制是Ca2+平衡和Ca2+信號產生的分子基礎。雖然CorA型Mg2+轉運蛋白家族在植物Mg2+平衡調節方面起關鍵作用,但仍需鑑定出更多組分。Ca2+和Mg2+在植物細胞中可能具有拮抗作用,因此植物依賴Ca2+和Mg2+之間的平衡以獲得最適的生長和發育。維持這種平衡以應對土壤營養變化是植物礦物營養的重要特徵。
  • 專家點評Nature | 欒升團隊發現植物免疫早期鈣信號關鍵鈣離子通道複合物及其活性調控機制
    跟動物一樣,植物具備強大的免疫系統,確保在病原菌侵染時能迅速開啟高效的防衛反應。這是植物得以抵禦病原菌、農作物得以在田間健康生長的關鍵所在。已經知道植物利用多種免疫受體感受病原分子,並通過一系列複雜的信號傳導機制激活下遊響應。鈣離子是免疫信號轉導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是植物免疫研究的熱點。當免疫受體激活後,胞質中鈣離子濃度迅速上升。
  • 研究揭示鈣通道蛋白調控水稻對低溫響應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萬建民院士團隊系統闡釋了鈣通道蛋白OsCNGC9調控水稻對低溫響應和耐受的分子機制。
  • Autophagy|浙江大學揭示雙子葉植物特異性ATG8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在植物脅迫反應中的作用
    ATG8的ATI3蛋白與保守的UBAC2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植物脅迫反應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自噬幾乎涉及植物生命的所有方面,自噬在植物對各種非生物脅迫的響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們研究了來自擬南芥的3個相關ATG8相互作用蛋白(ATI3A,ATI3B和ATI3C)的鑑定和表徵。
  • 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薛紅衛課題組揭示植物生長素代謝和根發育...
    根系發育對植物生長和養分吸收極其重要,同時其發育過程也很複雜。已有的研究表明多種信號、調控因子參與了根的發育調控。薛紅衛課題組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磷脂醯肌醇4-激酶γ2通過調控生長素代謝進而調控根發育的分子機制。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10(Osmotic Stress Signaling)
    kinase kinase kinase   三聯激酶kinase kinase     二聯激酶植物有大量家族的(幾個大家族的)MAP激酶途徑組分,可以組合形成上千種不同的MAP激酶模塊。例如,擬南芥含有60 多個MAP三聯激酶(MAP3K)、10 個MAP二聯激酶(MAP2K)和20個MAP激酶(MAPK)。
  • 植物逆境第5期|ABA—我不單是「逆境之王」
    脫落酸(ABA)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脅迫反應的重要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的生長的多種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氣孔關閉、角質層蠟積累、葉片衰老、芽休眠、種子萌發、滲透調節和生長抑制等。在細胞水平上,ABA的降解起始於細胞色素P450單氧酶(CYP707As)介導的反應。
  • 植物也「補鈣」 科學家發現水稻抗低溫分子機制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隨著氣溫的持續下降,北方農作物已經普遍進入越冬狀態,而在南方一些地區,儘管氣溫也已經很低了,但晚熟的水稻還在生長中。這些水稻是如何適應低溫的?記者從中國農科院了解到,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萬建民院士團隊,系統闡釋了鈣離子通道蛋白OsCNGC9調控水稻對低溫響應和耐受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2020年12月4日,浙江德清縣,氣溫在7℃左右,這裡的水稻還沒有收割。
  • 植物所揭示NADPH氧化酶響應逆境脅迫的自我調節機制
    NADPH氧化酶是一種與哺乳動物嗜中性粒細胞gp91phox同源的氧化還原酶,主要參與植物的防禦反應,並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當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脅迫時,該酶會大量產生活性氧,使植物及時對逆境脅迫做出反應,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