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APP作業、陪娃啃難題:小學生媽媽嘆時間不足智商不夠

2020-12-20 澎湃新聞

「晚上10點多,從樓上傳來一個女人的咆哮聲:什麼關係?什麼關係?說!到底什麼關係?我那顆八卦的心瘋狂地跳躍起來,趴到窗臺上支起耳朵認真地聽著下文。女人繼續氣憤地喊道:『互為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最近這個關於小學生媽媽的段子在朋友圈廣泛流傳,同時走紅的還有一份教育孩子讀書的「專業建議」,其中包括《莫生氣》《論持久戰》《強迫症的自我恢復》……最後一階段則推薦了一本《活著》。

那麼問題來了,成都小學生媽媽們的「教育負擔」到底有多重?讓我們來看看天府早報記者近期的調查。

每天神經緊繃

各種APP作業需監控完成

有時陪到晚上11點

「我覺得自己真的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在成都某醫院擔任眼科醫生的伍女士,說到11歲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大兒子多多時,滿是愧疚。

伍女士家住武侯區,老公就職於一家醫藥公司,「這幾年在娃娃的學習上,我也沒少用勁兒,但越來越感覺到力不從心。」

伍女士介紹說,多多這學期被選進了田徑隊,上學時間從原來的8:30改到了7:50,「我們每天7:20就要保證孩子能上桌吃飯,然後去學校。」還好家離學校不遠,多多可以自己走路去學校。

「五年級開始孩子作業就特別多,除了書面的語文、數學作業,還有一些作業需要在APP上面完成,英語和數學都有APP作業,學校還有個安全平臺的作業也需要用手機完成。」伍女士告訴記者,孩子高年級了,自己也特別緊張,「這些APP的作業都只能等到我回家,用我的手機來做。」伍女士透露,學校還給家長們發了個家校聯繫本,「每一項作業都需要家長籤字,如果哪項作業完成得不好或是沒有籤字,就會被老師電話追問。」

多多每天的作業有多少呢?伍女士感嘆,「實在太多了!娃娃每天4點放學,而我要6點過才能回到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作業,然後再讓他做APP上面的作業。」除了輔導多多做作業,伍女士還需要陪娃娃背誦,「我兒有些拖拉,有時候晚上做作業會拖得很晚,甚至曾經還整到11點,大人娃娃都受不了!」

伍女士透露,「有些作業,老師不會在課堂上布置,而是在群裡面布置,有時候遇到一些家長刷群,發很多消息,我就會特別緊張,因為真的遇到過看漏作業的情況。」

實在太累了

奧數題怎麼也做不出來

嘆時間不足智商不夠

「家長的責任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和教養的『人』。而不是簡單用『黃荊條下出好人』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應該多與其溝通交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使孩子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挫折。」

不止如此,多多每周還要上輔導班,「周末要上語文、數學、美術,星期三要學英語,」伍女士嘆氣說,「這些課也有作業,也需要家長輔導,說實在的,現在的娃娃和家長都太累了,我看多多就完全是被逼的,每門課都是在拖著走,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即使再艱難,還是要讓娃娃去學啊。」

伍女士的問題不僅僅是時間不夠用,「現在小學生的題太難了,比如數學裡面的B卷好多都是奧數題,老師布置的每日一題也大多是奧數題,我試了半天也做不來啊,還能怎麼辦呢!只能讓他去問老師!」

實在沒有辦法,伍女士決定把娃娃送到一個託管機構。「其實孩子讀一二年級的時候也被送到過託管機構。」伍女士介紹,當時因為自己的二胎寶寶還小,所以確實沒什麼時間輔導孩子,於是把孩子送到了託管學校,「但是娃娃讀三年級的時候,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書寫也非常差,我於是鼓起勇氣決定自己來帶他。」多多讀三四年級的時候,伍女士都是堅持自己為孩子輔導,「但今年,我實在是來不起了,一方面是工作上太忙,我稍微晚點回家,娃娃的作業就要拖到十一二點才能完成,二是有些題我無法輔導他。」於是,伍女士準備再次把多多送到離家近點的託管機構,「每個月交800元,娃娃放學後就直接去託管班,老師會輔導他做作業,吃完晚飯後,他會自己回家。」

記者了解到,在成都有不少這樣的託管機構,還有一些社區和學校也在推廣志願者輔導。孩子曾在電子科技大學附小就讀的黃女士就透露,「以前我兒子讀的學校有志願者輔導,4:30放學後,孩子可以繼續留校,由志願者輔導做作業,家長可以在6點之前到學校接孩子。」不過黃女士告訴記者,即便如此,將孩子接回家後,家長還是需要繼續輔導孩子做作業。

心理醫生建議

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 引導其自主學習

負擔過重,不僅讓處在發育期的孩子身體勞累,還會引發一些心理問題。那麼如何規避這樣的風險呢?成都市四醫院的心理專家何宗嶺表示:「家長和老師應該共同努力教育孩子成長,但我認為二者之間應權責分明。」何宗嶺解釋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主要負責教導孩子理論和操作方面的知識。而家長應該主要承擔在孩子成長中性格塑造的責任。」

「家長的責任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和教養的『人』。而不是簡單用『黃荊條下出好人』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應該多與其溝通交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使孩子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挫折。」何宗嶺談道,教育孩子是個用心活,與其教孩子怎麼完成好作業,不如教孩子如何自主對學習產生興趣。「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家長應合理釋放他們的壓力,孩子成績不好,家長要做的是多多鼓勵支持,使其重塑信心,能自己理性應對壓力,避免負面情緒。同時家長還要教導孩子如何與人交往,與人和諧相處也能使孩子更加快樂地成長。」

「我接診到不少心理有問題的小學生,其實他們的文化課成績大多都非常優秀,但是由於家長缺失了對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只關注孩子的成績,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都只是個學習的機器,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何宗嶺醫生感嘆道,「孩子的抗壓能力太弱,情緒不穩定和家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何宗嶺談到,自己也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我比較看重她作為一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品性,不會要求她一定要學習成績優秀。『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希望她能快樂地成長,以後不一定進入高等學府,只要她能有所成就便可。」

教育專家觀點

家長有義務督促孩子

但不能越俎代庖讓孩子有依賴性

「實不相瞞,我的孩子也有著學習的重壓,我也面臨著家庭作業成為『家長作業』的困擾。但這不能僅僅怪家長越俎代庖,應該思考如何優化這類作業的數量和形式。」四川師範大學教科學院的盧德生老師分析說,「若作業太多,難度太大,孩子忙不過來或者沒有辦法實質性地參與,最後家長包辦,不但違背布置作業的初衷,讓孩子沒有辦法鍛鍊,不能促進親子互動 ,反而增加家長負擔。」

對於家庭作業負擔,盧老師對小學教師提出建議,可以提倡家長檢查作業,也可以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並籤字,但是不宜硬性要求家長一定檢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雖然有交叉也有需要銜接的地方,但是也有其邊界。要求家長保證孩子作業質量的做法本身就沒有考慮到家庭情況的多樣性。」

盧老師表示,家長有義務督促孩子重視學校作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檢查孩子的作業質量,但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如果因為自己幹涉太多養成了孩子做作業過程中的依賴個性,得不償失。「並不是所有的作業都需要家長陪伴孩子完成,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老師都會要求家長檢查作業。有的家長會直接檢查並指出問題,有的家長會引導孩子發現問題,還有的家長乾脆讓孩子自己檢查,對孩子的獨立性是否產生影響,與家長在這一過程中的方式方法有關係。」

(原題為:《「家長作業」太多太難 小學生媽媽有點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來掰掰「陪娃做作業狂躁症」背後的真相……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一個「作業困難戶」?!在11月,千尋將結合實例和自己的學習所得,整理出【破解「陪娃做作業」世紀難題】專題系列文章,從「時間管理、內驅力、專注力」等方面,深度分析孩子不想做作業背後的真正原因,給出真實有效可操作的方法。
  • 解鎖「陪娃寫作業」新姿勢:不陪作業,陪習慣
    而其中最難的就是「陪娃寫作業」!陪娃寫作業!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這五個字,說哀鴻遍野一點都不為過。輔導娃寫作業的崩潰不分國界世界棘手難題陪到心梗陪娃寫作業=玩命親媽秒變成後媽只需要一件事:那就是陪寫作業如果有一天我不見了, 那一定是卒於陪孩子寫作業了每次陪娃寫作業,揍娃都後悔——後悔揍晚了……笑了嗎?
  • 陪娃寫作業引發1.3億網友圍觀:前世作了什麼孽今生陪娃做作業
    "教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全世界的爸爸媽媽都面對同樣的問題。""就說陪寫作業有多難吧,擠兌得外國人都說了中國話了。"似乎只要涉及到陪娃做作業,血壓飆升分分鐘的事。南京就有位年輕媽媽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因為孩子磨嘰沒及時完成,自己又太心急,孩子沒啥事,自己倒先氣得中風進醫院了。
  • 什麼才是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家長在網絡上吐槽,陪娃寫作業現場充滿了「血雨腥風」。的確,對於持「孩子事無小事」觀念的中國家長來說,找到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既迫在眉睫又意義非凡。每次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陪娃寫作業的視頻,河北石家莊的年輕媽媽小靜都能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氣到笑,笑到哭,每次都是一場『戰爭』。」
  • 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娃寫作業?範小青建議給小學生家長減負
    近年來,陪孩子寫作業,業已成為中國家庭的大型災難現場——我小的時候,我寫作業時,爸媽在看電視。如今,我好不容易當了家長,萬萬沒想到,我還要陪娃寫作業。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之間,只是一份作業的距離。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說出了廣大家長的心聲,評論區一片叫好聲!
  • 媽媽咆哮式陪娃激怒鄰居,8步學會高質量陪寫作業,從此母慈子孝
    最後爸爸也來幫腔教訓孩子了……鄰居說半個月以來,這位媽媽每天晚上都是咆哮式地輔導孩子寫作業,他說可以理解媽媽的心情,但是在教訓孩子時最好能把窗戶關上。此前,就有很多案例顯示,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媽媽氣到吞下安眠藥,血壓急升,爸爸反綁自己的雙手,喊孩子「大哥」,還有家長被孩子「懟」得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難道輔導孩子寫作業對於家長真的太難了嗎?
  • 小學生父母最怕什麼?陪寫作業!
    小苗說成長今天帶您了解了小學生父母們最怕面對的一件事————陪寫作業!若問孩子正在讀小學的老母親老父親你們最討厭陪孩子幹啥?答案一定是陪娃寫作業。不論你以前是一個多麼溫柔美麗賢惠的媽媽,娃們總有辦法讓你在陪寫作業時分分鐘破功,獅吼功夫吼到喉嚨沙啞聲音劈叉。而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爸爸們親自上陣之後十分鐘之內就能聲音比娃媽還大。
  • 小學生「0」分造句走紅, 老師評語: 你的智商超越了地球人
    ________小孩子們到了適齡年齡之後,都要被送去上學,但與此同時家長們也面臨著輔導小學生做作業的困難,畢竟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不一樣了。以前的孩子老師教什麼,他們就會學到什麼東西,現在的孩子,既能學到老師教的,而且還會寫出來一些,自己腦洞大開想到的,思路開闊了,就連寫作業的內容都不一樣了。
  • 育兒:陪娃作業小妙招,讓爸媽不用愁,讓孩子變「學霸」┃文伊
    這樣的事例,一件件,一樁樁,不停的上演著,真應了那句話:不陪娃作業,母慈子孝;陪娃作業,雞飛狗跳。只需5秒鐘,親媽變「後媽」,親爹變「後爹」。家長們為了孩子真是操碎了心。為了安全,早晚要接送;為了贏在起跑線上,要送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為了讓孩子完成作業,不被批評,陪娃寫作業到深夜......可謂是盡職盡責,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 小學一年級語文題碾軋家長智商 專家: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
    來源:燕趙晚報小學一年級語文題碾軋家長智商專家: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應少些標準多給空間,培養開闊思維「人多,什麼遊戲都能玩,拔河,老鷹捉小雞,打排球,打籃球,踢足球……連開運動會也可以。」一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作業題,不僅難倒了大學本科畢業的小學生爸媽及眾多家長,還在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編輯群裡引發了熱烈討論,說法不一。近來,關於小學生作業頻頻碾軋爸媽智商的案例屢見不鮮,不少父母發帖吐槽,是小學生作業太難了,還是家長們知識落伍了?相關教育專家認為,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也不宜標準太僵化,在答案上應該多給空間,才不致於把孩子的思維「圈」得太死。
  • 陪娃寫作業,家長把自己的手綁起來了?您需要這份秘籍
    近兩年,有關家長陪娃寫作業的新聞時常被報導,爸爸媽媽們直呼:陪娃寫作業真的是一道送命題!最近,又有一名爸爸玩出了新花樣——他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把自己的手綁在了身後……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家長的照片引發網友的關注。
  • 「家教狗狗」一本正經陪娃寫作業火了,狗狗:不會的我來教你
    這不,近日一位「家教狗狗」一本正經陪娃寫作業火了,狗狗站在小主人的面前,趴在桌子上,那嚴肅的表情似乎在告訴小主人:不會的我來教你!要認真寫哦! 甚至有些狗狗還擔當起了照顧小主人和監督小主人的重任,那場面也是讓人有些忍俊不禁,不得不讓人佩服狗狗的智商,真所謂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
  • 現在小學生的作業類型,還是蠻奇葩的,你知道的都有什麼?
    01、」寒假作業被我媽炒菜用了「沒有想到現在的小學生的假期作業會包括生活類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也就是出於這樣的在生活常識、技能方面多多培養孩子的想法,小學生也會在家的時候種起了蒜苗。就有這麼一位小學生就完成了這樣的寒假作業,別說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是很強的,在網上偶然看到這麼一組小學生的假期作業成品,每個蒜頭上都長出了長長、綠綠的蒜苗,看到就很讓人感到羨慕,作為小學生能夠做成這樣確實不容易。不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其中有一張照片是蒜頭上的蒜苗都沒有了,就剩下蒜頭在那獨自待著。那麼,蒜苗哪裡去了呢?
  •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
    導讀: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個輔導作業的媽媽,都是人間的天使
    直呼「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要我陪娃寫作業比如,造成家庭「惡性」事件的小學生作業比比皆是......▼你永遠也不知道孩子他在做什麼大膽的嘗試太難了,真太難了這年頭陪娃做作業簡直就是在渡劫即便時時被「陪娃寫作業」折磨得腎上腺素飆升但依然不敢鬆懈堅持輔導作業每一位堅守在輔導作業崗位上的媽媽們簡直都是上帝派來人間的天使!
  • 陪娃寫作業氣到血壓飆升,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番茄鍾輔導法來幫忙
    孩子回家寫作業這件事難住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因為陪娃寫作業而腦出血或者心臟病已經不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關於這個難題並不是教會孩子寫作業本身,而是家長對待這件事件的態度和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家庭作業都不會是特別刁鑽的問題,靜下心來孩子就能找到答案。記住上面的幾個問題之後,找到能夠幫助自己和孩子的辦法,更加有效的管理時間以及家長的情緒,寫作業這個大問題就有機會完美解決了。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家長吐槽「陪娃寫作業...
    南京一媽媽群微信聊天記錄真實又酸楚,引發無數家長共鳴!談先生暑假那段時間,兒子每天都有固定作業,但從他第二天買幾份早飯就知道作業有沒有完成:買一份就是寫完作業了,買三份就是沒寫完。想著媽媽們陪孩子寫作業的真實場景,多少媽媽的心聲「呼之欲出」:陪孩子都心梗了!
  • 這道小學生作業題,或許是你職業生涯的最大難題…
    今天,一張小學生的作業圖在網絡上走紅,內容卻讓網友們懵逼了網友在微博上私信求助 @中國天氣,不料po主卻稱這是職業生涯最大的難題!大人們被小學生的題虐哭不是一兩次了,線寶在家庭微信群裡總感覺智商刷下限~小學一年級能畢業的線寶
  • 陪娃寫作業有妙招
    陪娃兒寫作業簡直是年輕家長們的惡夢,千呼萬喚才開始,一言不合,就雞飛狗跳,最後落得鬼哭狼嚎,一地雞毛。陪,娃痛苦,娘上火;不陪,寫不完,欠下功課,越落越遠。今天分享一下陪小學低年級孩子寫作業的方法。首先家長應明確陪低年級孩子寫作業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陪是為了以後少陪,不陪。所以開始不要要求太多,不要指望自己陪了一兩天就各方面都好。
  • 請收藏:陪娃寫作業的這五個秘籍
    網上熱傳從耐心陪娃做作業到精神分裂的媽媽們最好能幫媽媽們整理出一套詳盡的,有效全面的陪娃做作業的「秘籍」來,是不是瞬間就溫暖了很多。那好,就這麼幹。秘籍1:珍惜陪娃寫作業的短暫時間陪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是有限的,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