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村位於喀納斯河與禾木河交匯區的山間斷陷盆地中,盆地周圍山體寬厚,頂部呈渾圓狀,河流多切割為峽谷,地形複雜,禾木河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間,將草原分割為兩半,山地陰坡森林茂密,蒼翠欲滴,馬鹿、旱獺、雪雞棲息其間。
禾木村是由村民將木頭兩端挖槽後,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壘建而成,屋頂普遍採用人字形坡屋頂。每家的門一律朝東開,蓋新屋上梁的時候要扯白布子,當地人說是祈福的意思。
他們用松木搭建出的一幢幢屋舍之中,每一根木頭縫隙的連接處都要用一種叫「努克」的草填滿在木頭縫裡,這種草吸水後膨脹將縫隙填滿,牆壁就會變得密不透風,這樣就能遮擋風寒。
在禾木村子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以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空谷幽靈、小橋流水、牧馬人在從林間揚塵而過……
禾木村,它素有"中國第一村"的美稱。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村中,禾木村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滿了原始的味道。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橋流水,炊煙嫋嫋……古樸的山村景致,像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
喀納斯區域最美的秋色在禾木,層林盡染,絢麗多彩,是一處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態風光。在禾木村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遠觀日出、雪峰與涓涓溪流,近覽圖瓦人家,是拍攝日出、晨霧、木屋、禾木河的絕佳取景地。
禾木村是圖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總面積3040平方公裡。
一般來說,禾木河的村民都有兩個住處,一個是夏季,一個是冬季。但沒有氈房,都是原木建起的尖頂木屋。
到了冬季,牛羊不能去野外採食時就靠人用馬爬犁一爬犁一爬犁把草運回家裡餵養。羊的刨食能力差,舍飼的時間長達七個月,因此當地人餵養的大牲畜牛馬較多而羊較少。如果冬季來到禾木,遇到大雪封山,就要乘坐馬拉爬犁。需要提前約好嚮導和爬犁。
這裡的蜂蜜、黃油、草藥都是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