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設計| 飛花領策劃| Johnny
3648 字 | 13 分鐘閱讀
▲
現實中的太表姑奶奶一家更奇葩
熱播劇集《安家》最近完結,由於劇裡以房產中介角度講述都市人為安家而打拼的故事,充滿了煙火味、人間情,開播後收視持續走高,劇中情節更成為全網熱議話題。
劇本創作過程中引入了很多真實案例,很多故事在現實中都有原型,龔家花園、江家花園、知否小姐都有現實中的原型,使全劇更貼近生活,劇中人物的矛盾衝突也更能打動觀眾。
例如龔家花園太表姑奶奶一家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故事看著令人解氣。
劇中的描述是,40年前龔俊的太爺爺不忍心太表姑奶奶一家流落街頭,讓他們在老洋房旁邊臨時搭了一間平板房,一住就是20多年。
龔家搬離老洋房的時候還出資幫太表姑奶奶買了新房,他們一家因國家政策有了上海戶口。
龔家生意出現危機,需要賣房救急,太表姑奶奶一家立刻橫加阻攔,敲詐龔家5000萬。為了儘快緩解公司的財務危機,龔家願意拿出300萬作為「搬家費」,兩家沒法談攏。
最終安家天下找到太表姑奶奶一家已經搬走的證據,他們分文未得,灰溜溜地離開了龔家花園。
現實可沒有劇中那樣充滿童話色彩,顯得驚心動魄。
真相是龔家窩囊地輸了官司,老太太一家拿到了一筆尋常百姓窮極想像也想像不到的財富。
不過,這家人並沒有因此生活如意,突如其來的巨款,使他們爆發內訌撕破臉皮,老太太數次進醫院,長子和次子投資失敗,錢被敗光了。現在一家人住在60多平的小窩,每天爭吵鬥毆。
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親眼所見一定是真實的嗎?正如蘇軾的詩中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些描述都具有同等的真實性,那麼,哪一種真實才是真相呢?
英國故事大師赫克託•麥克唐納認為,競爭性真相能夠對人的思想和行動,形成不同的影響,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可能善意,也可能惡意,就好像同一把劍,俠客用來救人,而強盜則用來殺人。
作為後真相時代的信息消費者,上當受騙有時在所難免。唯有洞悉真相的運作模式,我們才能更有智慧地處理信息,甚至通過改善真相的講述方式達成目標。
他所著《後真相時代:真相被操縱、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一書,通過大量事例,為我們講述了四種競爭性真相,分別是片面真相、主觀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
所謂「後真相」並不涉及虛假、謠言和憑空捏造,指的是真實的一個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項政策。
▲
《後真相時代》封面
競爭性真相
單一的人、事件、事物或政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描述,這些描述都是真相。作者把同一事實的不同描述稱之為「競爭性真相」,競爭性真相分為四類。
片面真相。前段時間,長租公寓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對於長租公寓的認識,往往會立足不同立場,發表不同觀點。
普通租戶認為,隨著蛋殼公寓深陷「兩頭吃」風波,青客也開始效仿蛋殼進行「兩頭吃」,一邊拖欠房東的房租不給,並要求房東免租金,一邊仍然收著租戶的錢,甚至開始拖欠水電費導致租戶停水停電。此外,自如趁疫情漲價的話題也被推上了微博熱搜。長租公寓的種種亂象讓其到了千夫所指的境地。
某長租公寓運營方則認為,長租公寓尤其是集中式住房租賃企業是長周期、薄利的產業,大規模的減免勢必會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但為積極響應國家提倡對租戶實行的適當減租政策。
面對疫情,該公司始終維護客戶利益,落實戰略措施,與合作夥伴共克時艱。針對性給予疫區租客和武漢籍無法返程的租客租金優惠政策,受到住客稱讚。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看來,此次疫情導致的退租和空置問題更加劇了長租公寓的資金鍊斷裂風險,市場需求斷崖式下滑,租金、員工薪酬等成本帶來的入不敷出都催生了長租公寓的種種亂象。
租客、長租公寓經營者、專家學者所表述的觀點,都是關於長租公寓市場的真相,但僅僅是一個片段。
主觀真相。心理學家保羅·羅辛曾經做了一個測試人類厭惡反應的實驗。
他展示了一個剛剛打開包裝的新便盆,並向受試者反覆說明,這個便盆從未被人使用過。接著,他把蘋果汁倒進便盆,邀請他們飲用。受試者雖然相信這個便盆是嶄新的,沒有尿液,沒有受到汙染的,但大多數人拒絕了邀請。
因為我們的大腦記憶將便盆狀的物體與尿液聯繫在了一起,而尿液又與厭惡情緒強關聯在一起了。
假如,某個受試者被困沙漠,沒有水源,然後看到一個裝滿蘋果汁的便盆,他會毫不猶豫地喝下去。因為這時候他的大腦中充滿了「久旱逢甘露」的喜悅記憶。
我們對於許多事物、事件的反應常常取決於我們的主觀情緒,而不是事物、事件的本身。人們總喜歡看到自己認為合適的那一面,這個心理暗示雖然是片面的,但也未必是錯的。
人造真相。定義,便是人類建構出的一種標準,它沒有法律效力,但卻能夠決定千萬人的生死。二戰之後,西方國家籤署了種族滅絕預防和懲罰公約,承認和平或戰爭時期的種族滅絕是違反國際法的罪行,並且應該採取行動阻止和懲罰這種罪行。
但是,當盧安達的胡圖人清除少數民族圖西人時,對於盧安達是否發生了種族滅絕行為卻無法認定——因為,在殺戮前的幾個星期很難證明這是「全部或部分」清除圖西人的意圖。
而且,按照胡圖人的說法,這只是一場內戰。所以,在殺戮開始49天之後,對盧安達發生的一切,西方國家才公開使用「種族滅絕」一詞,此時已經約有80萬盧安達人被屠殺。
人類似乎總是喜歡作繭自縛,畫地為牢。
未知真相。有人認為外星文明是危險的,比如物理學家霍金在生前曾發出警告:不能主動聯繫外星人。
劉慈欣在《三體》中也表明了對外星文明最為安全的態度:不要回答。然而,在這些警告之前,美國宇航局早已發射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攜帶著人類文明的信息,進入太空。
到底有沒有外星文明,或者如果真有外星文明,他們是和平友好,還是兇惡殘暴,都是未知數。從人類整體利益或者安全的角度出發,還是謹慎一些好,多一些未雨綢繆,少一點無事生非。
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利用競爭性真相,達到激勵作用,並防備有人用競爭性真相誤導我們。
怎樣免於被誤導
系統思維。所有的事物和事件都是從屬於某一個系統,一個小的系統構成了更大的系統。系統的組成部分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因果關係,而是迴路網絡關係。
美國美鋁集團曾經遇到經營困難,產品銷量和利潤不斷下滑。公司董事會任命了保羅·奧尼爾為新的執行長。
造成公司利潤下滑的原因似乎很多,而奧尼爾給出的解決方案讓董事會大跌眼鏡——他提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是:減少公司生產的安全問題。這意味著在安全生產領域要加大投入,擠佔公司更多的利潤。
投資人認為奧尼爾是一個瘋子,紛紛拋售美鋁股票。但奧尼爾就職不到一年的時間,美鋁就取得了產品銷量和利潤的大幅度提升。
奧尼爾的成功在於充分了解公司背後的整個運作系統之後,抓住了企業安全事故這一關鍵。提高生產安全性減少停工和次品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產量增強競爭力更多收入和利潤。
這就是系統思維的威力,能幫助我們不被複雜的表象誤導。
綠燈思維。遇到與自己的固有觀念不相符的觀點,人容易觸發心理上的習慣性防衛,第一反應往往是:有人在反對我,我必須回擊。
例如最近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了AXIOS和HBO聯合節目的採訪,就新冠肺炎疫情、媒體關係等回答了記者喬納森·斯旺的提問,記者提出的問題非常具有挑戰性和攻擊性。
在回應斯旺指責我驅逐美國三大報記者的時候,崔大使回應「並不是要驅逐這些人,只是終止他們的記者證。並不是這些媒體的所有人都涉及其中,他們中還有人會留在中國繼續工作。但最重要的是,中方採取的行動是對美國政府針對中國記者實施措施的回應。」通過細節的闡述對記者的犀利問題做了澄清,而不是開足火力與對方對轟。
為了避免陷入認知偏差,應該培養自己的綠燈思維。當我們遇到新觀點或不同的意見時,應該這樣想:這個想法和我的想法不一樣,他為什麼這樣想?有沒有道理?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
崔天使大使高水平回答美國記者的尖銳敏感問題
批判思維。要證明某件事情時,沒有感情色彩的數字和事實可能更有說服力。我們應該警惕誤導者的宣傳技巧和自己的情緒旋渦,並且不斷詢問自己,確實是基於事實本身做出的判斷嗎?只有少點情緒化反應,多些批判性思維,才能更接近真相。
不確定性和科學思維。為了應對不確定的未來,銀行會模擬極端金融環境,對其資產負債進行壓力測試。鍾南山團隊運用模型設想未來新冠疫情的規模和走向,確保醫生擁有應對各種可能性的資源和計劃。
我們不知道未來將會怎樣,但可以效仿這些組織,對未來做出多種預測,並為將來可能發生的某個真相做好技能和資源的準備。
競爭性真相就在我們眼前,誤導者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必須保持謹慎和開放的心態,多聽、多看、多些質疑、多些校驗。那麼,真相就在那裡,我們已經抓住它的尾巴了!
總結
真實的世界很少黑白分明,往往模糊不清,我們無法得到完整的信息。當重要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又希望理解它是怎麼發生、為什麼發生。就像書中後記所總結的:「身處後真相時代,作為信息消費者,我們都免不了會上當受騙,唯有洞悉真相操縱背後的思維模式,我們才能更有智慧地處理信息,免受煽動式宣傳和洗腦營銷的蠱惑,甚至改善真相的講述方式,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