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文學的4大特徵,淺析童話創作要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2020-12-01 look世界和你

有了孩子之後,常常會面臨這樣一個請求:

「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

「媽媽,你給我講一個關於小狗的故事吧。」

「媽媽,你給我講一個做夢的故事吧。」

······

媽媽也很想給你講,可是很多時候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講。

對於孩子來說,童話故事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必需品。一個美好的故事,能帶給他們一段奇妙的旅行,甚至教會他們豐富的人生哲理。但是,關於童話故事,孩子也常常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常常期待著媽媽能將他們心中的這份美好講述出來。

因為,為了能給孩子們講述他們心中的童話,媽媽們需要注意這幾點:

減少敘述,情節緊湊

在兒童文學的藝術特徵上,引人入勝的情節是最重要的一個。

跟成人比起來,兒童對事物的認知主要靠直覺,因此,在兒童文學作品中,情節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像你給孩子講一籮筐的道理,都不如給他講一個蘊含哲理的故事來得有效。

兒童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可以帶領他們進入一個充滿幻想的藝術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們會跟隨情節的發展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意義,並自己領悟多許多道理來。

因此,媽媽們在給孩子編故事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情節要緊湊,故事性要強。這一點大概是我最容易犯的錯誤。

很多時候給孩子講故事,我會不知不覺地大量描述景物以及人物的心理,以至於情節的發展十分緩慢,好像整個故事講完了,小主人公還啥事也沒發生。這也導致孩子多次聽不下去,打斷我的講述,要求重新講一個。

產生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兒童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不容易持久。當情節緩慢,或者敘述太過冗長的時候,他們就很容易沒有耐心聽下去。特別是那些過長的景物描寫,還有鬆散的敘述,都會使得孩子感到厭煩,然後放棄。

這一點來說,也是在告訴媽媽們,在給寶貝們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儘量做到情節緊湊,讓整個故事看上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而不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緊跟著情節走。

圍繞中心,思想明確

有了引人入勝的情節,接下來兒童文學作品更重要的一個藝術特徵便是有層次清晰的結構。而結構最根本的問題是明確中心思想。

當孩子說:「媽媽,你給我講一個關於小狗的故事吧!」,他其實已經給出了一部分他想要聽的故事的信息,那就是他要的故事主人公必須是一隻小狗。至於小狗發生了什麼事情,故事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這就都是媽媽需要自己想像和思考的問題。

對於媽媽來說,中心思想的確定是我們講故事的核心,也是我們期望孩子聽完故事後收穫到的最大益處。

比如,孩子可能不愛分享,那麼我們便可以藉助這個講故事的機會,將他期待的小狗故事變成一個愛分享的故事,如此一來圍繞中心的情節也能更好安排了。

無論我們的主題是「分享」、「愛」、還是關於「生命」,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將所有的故事情節,圍繞著這個主題進行,由始至終都保持著這一核心主題的輸出。那麼當故事結束的時候,孩子對這個思想也會產生自己的思考,也就能輕鬆達成我們講故事前確立的目標。

童言童語,深入淺出

大多數時候,我們給孩子講故事,都是隨口而來,這也就導致我們在語言的運用上,可能更加偏向於口語化

口語化的語言對於孩子們聽故事來講,是很有利的。因為這種語言是他們平時熟知和運用的,所以聽起來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故事的語言太過口語化,甚至出現那種含糊不清的娃娃腔,反倒會弊大於利。

兒童文學作品不僅是給孩子們講故事,也是促進孩子語言啟迪和發展的重要工具。因此,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要學會適當地選用不同難度和複雜度的詞彙,來進行創作。儘可能選用新的詞彙來豐富孩子的語言。

專家也曾建議父母在給孩子讀繪本或者故事的時候,儘量按書中的原文來讀,不要為了方便孩子理解,而將內容「翻譯」成口語化的語言。

從這一點來說,也是告訴媽媽們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充分調用我們的詞彙庫,學著藉助對事物的形狀、聲音和色彩的描摹,進而使我們故事的語言變得形象而生動,以擴展孩子們的語言範圍。

擬人反覆,多用技法

盧梭曾說:「現實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像的世界是無涯際的。」

兒童的想像更是如此。特別是幼兒,他們常常會把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想像成和我們一樣生活著的,有著鮮活生命力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幼兒文學中,那些動物植物都擁有著人一樣的生活和感情。

因此,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充分利用擬人的手法,既是對孩子想像力的擴展,也是在無形中呵護他們的純真心靈。

此外,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反覆」這一手法的運用也是極為常見的。這種反覆包含了情節的複雜和語言的反覆。

語言的反覆,在幼兒繪本中極為常見。它多是一句話重複出現,甚至有的繪本,全文就是這一句話。

比如繪本《抱抱》,整本書就是在講述小猴子看到各種動物抱在一起,然後哭著找媽媽抱抱的情節,書中從頭到尾都在反覆的就是「抱抱」這句話。

其次,從情節上來說,《抱抱》也是處在復跌之中,每一次重複,都是抱抱,只是這些重複發生在了不同的動物身上。

由此來說,擬人和重複手法的運用,是兒童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藝術特徵,也是我們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最好用的一大要點。

好的文學作品,不僅影響人的意識,而且影響人的情感。兒童文學作品較之更甚,好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讓孩子們學到知識,收穫道理,還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對於媽媽們來說,給孩子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可能比我們嘮叨幾十句道理,更有效,也更能讓他們愉悅接受。

未來,學做一個會講故事的媽媽,帶著孩子在曲折動人的情節中,拓展語言,豐富想像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兒童文學創作要有大情懷、大智慧
    「兒童文學的題材開拓」「兒童文學作家的情懷格局」「田島伸二作品的風格特點」等話題進行對談,深入探討了中日兩國兒童文學風格特點的共同點與差異,共同倡導兒童文學創作要有大情懷、大智慧。  田島伸二用文字無限制地拓寬了童話世界,當孩子們置身於無邊無垠的童話世界中時,足以開闊眼界,培養大氣,練就洪荒之力。他的童話,在悲天憫人的同時,也讓我們不斷激勵自我,挑戰自我,追求光明和希望。  鄔書林在座談時指出,對兒童的教育,僅僅依靠國民教育遠遠不夠,還應加強社會教育和文化教育。當代的兒童文學創作,要多向我們的先賢學習。
  • 童話故事可不只有安徒生,這些經典童話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幾個?
    即使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相信家長們也都會給孩子買幾本童話故事,以供孩子在閒暇時間翻閱。那麼10個家庭當中,有8家的童話故事都會是安徒生童話或者是格林童話。因為知名度夠高,也是家長熟悉的故事。安徒生童話固然好,但是童話故事也不止有安徒生,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各位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幾個?
  • 「文二代」對談兒童文學創作
    讀了大量的兒童文學,喜歡安徒生、王爾德的童話,安德魯·朗格的《彩色童話集》,八歲起,我開始讀《紅樓夢》,在上外附中就讀時,英語水平大幅提高,樂意讀英文版的文學、歷史讀物。父母去國外出差時,我就請他們幫我買點英文書,像凱撒的《內戰紀》、莎士比亞的《理查三世》、司各特的《艾凡赫》等。    中華讀書報:創作靈感來自什麼?
  • 創作童話故事,讓兒童愛上閱讀 何夏壽出版兒童小說《天天玩童話...
    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浙江省特級教師、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何夏壽應江西教育出版社之邀,創作10萬字兒童小說《天天玩童話》,集40餘年童話教學結晶,獻禮「世界讀書日」。「如果母雞能在天空飛翔,如果螞蟻的個頭比樹還大,如果老鷹變得膽小如鼠,如果蝸牛健步如飛……那它們的故事一定很有趣。而在這本《天天玩童話》裡,我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螞蟻拎汽車』的故事,希望每一個讀到這本書的孩子,都能從中得到啟發,找到玩童話的路。」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兒童文學名著導讀真題及答案解析
    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我國第一部作家童話集是A.《鵝媽媽的故事》B.《兒童和家庭故事集》C.《稻草人》D.《快樂王子》2.不是兒歌創作的作家是A.魯兵B.葉聖陶C.聖野D.張繼3.不屬於民間話的是A.《貝洛童話》B.《格林童話》C.《義大利童話》D.
  • 新中國70年兒童文學創作:童心如歌 繁花似錦
    「十七年」童話創作注重從我國傳統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吸取豐富的藝術營養,借鑑民間文學的題材、形式,強調童話的民族特色、中國氣派,注意拓寬幻想空間、張揚遊戲精神以及營造作品整體的審美效果。同時激蕩創作潮頭的還有孫幼軍的京味童話、金波的詩性童話、彭懿等的熱鬧型童話、周銳的哲思型童話、冰波的抒情型童話、張秋生的小巴掌童話,以及成長小說、動物小說、雙媒互動小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出現了旗號林立、新潮迭出的創作景象,湧現出大幻想文學、幽默兒童文學、大自然文學、少年環境文學、生命狀態文學、自畫青春文學等一面面創新旗幟。
  • 兒童文學創作,一個幸福指數很高的職業-光明日報-光明網
    不久前在深圳少兒圖書館參加一項名為「圖書館之夜」的活動,一百多頂藍色的帳篷,一百多個快樂家庭,一百多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接受兒童文學作家的籤名贈書,同時度過了圖書館一夜。一夜過後,黎明到來,早上七點我和孩子們一道分享繪本閱讀,追尋黎明在哪裡的詩意。
  • 2008年4月浙江省自學考試兒童文學名著導讀真題
    1.兒童文學創作一般來說有四種視角,巴金的散文《我的幼年》屬於______視角。( )A.兩代人對話對比的視角 B.成人視角C.兒童視角 D.少年作者的視角2.下列兒童文學作品中典型的表現成長母題的是( )A.《草房子》 B.《小飛人卡松》C.
  • 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翻譯之路
    兒童文學方面,我喜歡看任溶溶先生的翻譯作品,名著這一塊我喜歡看楊憲益和戴乃迭的翻譯作品,經典這一塊喜歡看傅雷先生的翻譯作品,現當代這一塊喜歡看黑馬先生的翻譯。在寫作方面,我一直在兒童文學創作的邊界徘徊。有一次跟吳冠中先生聊天時,他對我說:「懷存的詩和文字是不需要解釋的,每一句都有聲音和味道,很真誠。」先生還抑揚頓挫地朗讀我的詩。  前輩們留給我的溫暖記憶成了我在文學路上的各種激勵。
  • 童話故事,可不止有安徒生,這些經典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幾個?
    即使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相信家長們也都會給孩子買幾本童話故事,以供孩子在閒暇時間翻閱。那麼10個家庭當中,有8家的童話故事都會是安徒生童話或者是格林童話。因為知名度夠高,也是家長熟悉的故事。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各位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幾個?
  • 兒童文學作家薛濤新作「薛叔叔哲學童話」出版 用故事啟蒙兒童哲學...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薛濤新作「薛叔叔哲學童話(全10冊)」精選薛濤的短篇童話作品,用故事啟蒙兒童的哲學認知。那本書指引了我、影響了我,薛濤的作品一定會影響和指引更多的孩子發現他們自己的人生,找到他們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可能會為國家、為社會,甚至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薛濤和我都為中國的原創鼓而呼。雖然我們知道原創還遠沒有達到完美。
  • 鹹素媛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中國婆婆極力配合表演,孩子的表情亮了
    看孩子們有些無精打採,鹹素媛打算給孩子們講個童話故事《三隻小豬》。她怕乾巴巴地講故事會讓孩子睡著,便給婆婆分配了任務,請她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幫忙把劇情演出來。只見兩個孩子大的面無表情,似乎對媽媽講的故事毫無興趣;小的那個居然已經閉上眼睛,香香得睡著了……把童話故事講成了「催眠曲」,這樣的結果想必是鹹素媛婆媳完全沒有想到的。
  • 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火熱開啟
    ,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省文明委工作部署,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省作協、省廣電總臺決定聯合舉辦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童話故事創作大賽。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童話故事創作大賽以「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為主題立足江蘇、面向海內外充分運用網絡形式廣泛徵集評選宣傳推廣優秀童話故事作品歡迎廣大老師、家長以及少兒文學專業創作者、愛好者踴躍參與更多大賽事項請往下看
  • 兒童文學:儘可能地接近兒童本然的生命狀態
    兒童文學卻不行,兒童文學是由成年人來寫的,年齡上隔了一代,甚至隔了兩代,老爺爺也經常寫兒童文學。年齡跨界來表達兒童生命感受,準確不準確?這個難度就比較大。成年作家為兒童寫作,腦子裡經常想的是:我要給兒童提供什麼?而不是兒童本來就具備了什麼。所以,兒童文學創作只能接近兒童本然的狀態,但很難與兒童的精神世界完全疊合,渾然一體。兒童文學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一定會含有非兒童的功能。
  • 童話背後的故事是什麼?這本書帶你走進兒童文學的魔法世界
    童話裡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嗎?這些故事的誕生地是什麼樣子的呢?哈利·波特、好心眼兒巨人、小熊維尼、愛麗絲……這些兒童文學經典作品滋養著孩子的眼睛和心靈,那些生機勃勃的故事在他們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童話地圖。你有沒有做過走入兒童文學世界的美夢?
  • 中國童話的「偏見」:中國童話故事,真的不如西方的經典?
    文|全文共208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小時候,你最愛看什麼呢?一定是童話書吧!童話,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夢,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還能幫孩子認知社會。我兒子也經常跟我講他聽來的童話故事。晚上吃飯後,還跟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呢!
  • 湯湯的「幻野故事簿」:使童話走向哲學
    李紅葉 | 文湯湯出手不凡,創作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個性特徵和經典品格的童話故事,從早期的《煙·囪》《到你心裡躲一躲》《別去五釐米之外》《一隻小雞去天國》,到近期的《水妖喀喀莎》《青草國的鵝》《一隻蛤蟆叫太陽》《喜地的牙》《小野獸學堂》等等,這些故事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原創童話的藝術表現空間,是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重要收穫。
  • 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 ——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優秀作品分享展示活動在張家港舉行。本屆童話故事創作大賽以「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為主題,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婦聯、江蘇省作家協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江蘇教育頻道、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承辦。自4月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全國30餘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海外投稿作品4萬多篇。經初評、複評、終評,共評選出一等獎10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30篇、優秀獎60篇。
  • 科學講童話,睡前好故事
    以前也看過幾本童話故事書,但覺得成年人寫的童話有點老牛強裝嫩、矯揉造作的感覺,就沒有那麼自然順暢,故事情節也比較老套。最近看了一本《楊紅櫻童話全集—毛毛蟲的天空》,覺得作者寫的還是很好的,不管從故事情節、語言表達、故事的完整性方面,還是從故事的意境性、哲理性和其中的愛的教育方面,作者都表現的相當老道和進退自如。
  • 質樸自然的挪威兒童文學,如何講述人生故事
    觀眾在現場分享心中的挪威兒童文學文化差異大,創作題材更多元在挪威作家艾琳海根(Eirin Hagen)看來,「文化差異可以讓一個人更加豐富,這是文化交流的秘密。作為外來者的藝術家置身於新的環境中,常常會發現當地人意識不到的城市之美。」印著電話號碼的卡片、穿睡衣上街的市民,這些習以為常的景象在挪威插畫家眼中卻是新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