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08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小時候,你最愛看什麼呢?一定是童話書吧!童話,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夢,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還能幫孩子認知社會。我兒子也經常跟我講他聽來的童話故事。晚上吃飯後,還跟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呢!
中國童話不如西方經典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西方的童話更經典一些,大人也好,孩子也好,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就像我家大寶,跟我講灰姑娘的故事一樣,這些鮮明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是中國童話不如西方的經典嗎?
童話的文體發展,從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再到作家創作的過程,有很成體系的發展歷程。1923年,中國的第一本作家創作童話《稻香人》(葉聖陶),為中國童話開出了一條自己的創作之路。距離現在有90多年了,中國童話的作家輩出,作品也越來越豐富了。但大家對中國童話的總體印象逃不過三點:
1、想像力匱乏,感染力不強;
2、人物形象不突出,角色單一;
3、孩子很難反覆閱讀。
這和我們國家的地理、歷史有一定關係。我們的童話故事一直強調社會的穩定性,而西方童話則把重點放在角色的獨特性上。但這是我國民族獨特的文化,也是大家應該多去了解的。希望中國童話可以很好的為教育服務,也是我們給孩子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
《山海經》中有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這些正能量且充滿神奇色彩的童話故事,也被人們耳口相傳。還有古代民間流傳的諺語故事,十二生肖、通獸草、人參娃娃等,我們或者從長輩口中、書中、影視作品中看到過,耳熟能詳,聊起來讚不絕口。
中國的童話不乏好的原始素材,有些可能讀起來感覺有些難懂,教育意味深刻,再加上圖書市場質量參差不齊,導致中國童話市場有些低迷,故事情節有待商榷,圖書質量無法保障,孩子們也不是很愛讀,才加深了這種「偏見」。
適合中國孩子的童話書:《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
我和我的孩子都很愛讀書,尤其是童話書,也包括繪本。今天早上起床後,我聽見大寶在跟二寶講《十二生肖的故事》,大寶說:「你聽明白了嗎?弟弟,你是屬雞的,小雞是第幾名到達終點的?」
聽著我也想去看看了,我自己的屬相,是第幾名?這套書是磨鐵圖書+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拿回來三四天了,大寶和二寶幾乎每天都看。
二寶還小,看不懂,就指著圖畫問哥哥:「這是什麼?」、「然後呢?」這套書從內容到插畫,都用盡心思,不僅好看,通讀,還有濃濃的「中國風」,孩子閱讀輕鬆,閱讀興趣也很濃厚。
在閱讀這件事上,我覺得擁有閱讀力的孩子,學習能力更強。就像一位媽媽的獨白:「孩子,你考試都讀不懂題目,怎麼做題呢?」我覺得也是如此,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正是在一點點閱讀中建立的。而對孩子來說,童話書的閱讀,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而好的童話書,一定是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有所關聯的。我們生活在這個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國,孩子們以後上學還要學習地理、歷史、古文等等,擁有一套中國孩子自己的童話書,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這套童話書在我剛拿到的時候,就已經對它的顏值傾心了。書的封面上,有十二生肖,還是用傳統的紙雕工藝,小動物栩栩如生,在我的腦海中活靈活現,它們好像已經開始動起來了。
一套書有《通獸草》、《虎姑婆》、《人參娃娃》、《白賊七》、《賣香屁》、《十二生肖的故事》、《李田螺》、《好鼻師》共八冊,厚厚的書籍,每一本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民間故事,讀一遍欲罷不能。
這套書的語言非常獨特,作者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用兒童的語言表達形態呈現,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有韻律,家長給孩子讀,或者孩子自主閱讀,都可以。內容簡練且文筆風趣,孩子一看就能懂,家長不必費口舌去解釋。跟古詩一樣,多讀幾遍,能培養孩子的語感和表達能力。
一邊寫著這篇文章,我又讀了一遍《賣香屁》,最後忍不住被書中哥哥的愚蠢逗笑了。有些時候孩子也會這樣「東施效顰」,尤其是在自己遇到挫折的時候,想方設法效仿身邊的人,最後弄得洋相百出。
《賣香屁》用古代皮影戲的繪畫風格,從孩子們關心的「屎尿屁」出發,把「臭屁」變成了「香屁」,勾起了孩子們的閱讀欲望,讓孩子們在開懷一下的同時,明白人生的一些基本道理。告訴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平常心,即使在你很不開心的時候,也要懂得感恩。
書籍在最後還有【親子閱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和【開動腦筋】板塊,邊閱讀,邊思考,讓閱讀更有深度,童話更有教育意義。
這套書的編輯團隊很強大,不僅有臺灣資深兒童文學作家馬景賢、臺灣著名兒童文學繪本作家李漢文,還有臺灣童書插畫家中的代表性人物王家珠……
強大的作者團隊,可以看出這套書的權威性和專業性,為了讓孩子讀上中國人自己的童話書,他們嘔心瀝血,歷時幾年時間,搜集童話資料、文字編輯改編、插畫繪畫,最終才與我們見面。如果你有興趣,建議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讀。
枕邊育兒寄語:
記得有位學霸說過:「我跟你們差的不是學習時長,是學習方法。」而我想對那些對中國童話書有「偏見」的人說:「你對中國童話書有『偏見』,是因為還沒看過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童話書。看過了,或許你就不這樣想了!」 #種草吧媽媽#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寶寶不愛吃飯?快把粗糧列入菜單中,效果真不錯
相關連結二:寫作業到底有多難,媽媽和娃一起哭!爸爸:照著寫都不會
相關連結三:月子餐就該少吃水果、不吃鹽?老人的說法並不靠譜,你聽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