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故事看的是中國美學,比外國童話更適合中國孩子看

2020-10-03 靜無玄

本篇文章一共1059個字,閱讀只需三分鐘。

(一)不同年齡階段看童話有不同的思考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外國童話灰姑娘嗎?其實唐代的《酉陽雜俎》裡記錄的中國「灰姑娘」故事比格林童話早了近千年。

小時候看灰姑娘,覺得灰姑娘跟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真美好。長大了看灰姑娘,想的問題卻是婚後其實是一大堆瑣碎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說不定也會吵架,也會離婚……而且「灰姑娘」能夠去參加上流社會的舞會,本身就不是真正的灰姑娘。

前段時間,看了關於安徒生《海的女兒》的討論,一位媽媽說,聽到小美人魚已經化成泡沫了,反覆告誡自己的女兒,「她們魚類智力不高,你是人類女孩,你有腦子,沒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

這是一位成熟女性與媽媽的角度去看待這個童話裡的一面。但是從孩子、少男少女、男性、老年人的角度去看,可能從裡面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另一面,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

童話沒有標準答案,拋給你一個故事,但從裡面想到什麼?得到什麼?要你思考過後從內心投射出來。

對於童話的三觀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但好的童話它需要你深入去思考,在每個年齡段你從同一個故事看到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

(二)中國的神話故事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中國人自己的童話故事集——《中國童話》。

裡面的故事都是從《酉陽雜俎》《搜神記》《太平廣記》《聊齋志異》等30本經典作品中,精心挑選出45篇適合孩子閱讀的故事。

故事蘊涵著豐富的想像力與趣味性,用簡美的現代語言,講述中國童話故事。搭配符合故事主題的原創古風插畫,帶孩子進入奇幻浪漫的神話世界。

(△書中插圖)

和安徒生、格林童話不同,這些童話故事裡還透著中國的詩意之美,以及中式特有的情懷與浪漫,有著神話故事中最淳樸的真理。

中國的童話應該稱之為神話故事。

中國的經典古籍裡的神話比國外的童話故事多了玄幻,少了稚嫩。

(三)神話中的中國美學

這本書中篩選出的神話故事是這樣的:

七隻小豬進入了一個罈子,天上的北鬥星就不見了;

順著大海漂流而下的人,被觀星象的人發現是在天河裡靠近了牽牛星;

逃跑的神仙躲在了小姑娘的鼻孔中變成兩塊息肉;

有人騎著一個甕跟著妻子飛上了天……

《三水小牘》裡用勺子收集月光的韓生;

《宣室志》裡架梯取月的周生;

《聊齋志異》裡喊嫦娥下來跳舞的嶗山道士;

這些中國古人創造出來的好故事,孩子們怎麼會不喜歡呢?

他們都踐行著一種詩意的生活方式,這點詩意,令他們逐漸在言行舉止上帶有中國式的優美。

中國式神話讓你看到中國式的美學,極簡又極美!


文/ ,心靜到極致,世上無玄事。喜歡各種超自然現象、怪談故事。

圖/書中圖片。

相關焦點

  • 適合孩子看的中國的童話故事,千年前就有了
    現在孩子看到好一點的繪本其實大都是外國引進的,翻譯成中文或者是山英文原版。那麼這麼長時間的外國文化引進,也會給家長形成一個固定印象。給孩子看的繪本還是國外的好。但是家長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是,屬於中國的童話故事,早在千年前就有了。
  • 適合孩子看的中國的童話故事,千年前就有了
    現在孩子看到好一點的繪本其實大都是外國引進的,翻譯成中文或者是山英文原版。那麼這麼長時間的外國文化引進,也會給家長形成一個固定印象。給孩子看的繪本還是國外的好。童話故事,早在千年前就有了。故事一樣引人入勝,能夠讓孩子沉浸在故事當中,而且一樣可以讓孩子在故事中吸收一些道理,然後修正自己的行為習慣幫助孩子成為更有教養的人。
  • 中國童話的「偏見」:中國童話故事,真的不如西方的經典?
    文|全文共208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小時候,你最愛看什麼呢?一定是童話書吧!童話,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夢,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還能幫孩子認知社會。我兒子也經常跟我講他聽來的童話故事。晚上吃飯後,還跟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呢!
  •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多位名家合作,禮品優選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說到繪本,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都很熟悉,那色彩鮮豔的大幅圖案總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不過,市面上多半是外國故事的繪本,以中國故事為創作原型的繪本則難覓蹤跡。《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就彌補了大家的這一遺憾。老故事,新味道《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在故事的選取上頗費了一番工夫。
  • 《中國童話》:臺灣媽媽的傳家寶 孩子的好故事
    《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漢聲雜誌社 編著打開《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看了第一篇《燈猴的故事》,才知道最熟悉的除夕夜差點成了世界末日散落民間的珍珠看過燈猴的故事,隨手再翻幾頁,便能發現這套書最大的特色:以陰曆節氣為主線,春夏秋冬,從年頭到年尾,每天一個中國故事。將所有故事貫穿起來,無形中就讓孩子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童話故事跟著歲時走,等於把農業社會的一套生活方式都提到了,這可以讓孩童體會出整個傳統文化的來龍去脈。大人突然講一個燈猴的故事給小孩聽,小孩是不愛聽的。
  • 《中國童話》:中國人自己的童話故事
    一說童話,我們默認的就是外國童話,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舞鞋等等,那我們中國有童話嗎?有的。最近就為孩子淘到一本中國的童話故事《中國童話》。「中國自古便有童話,只是寫童話的人並不自知,孩子也沒有什麼機會讀到他們。」
  • 《給孩子講封神演義》:解鎖中國神話故事新讀法
    像《哪吒鬧海》、《狐妖惑紂王》等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也是出於《封神演義》,前不久電影院上映的《姜子牙》也是根據這部神話故事改編的,可見它在中國的地位不低於四大名著。最近又閱讀到了另外一個版本《給孩子講封神演義》,作者趙卓筠在名著《封神演義》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寫,刪去冗餘的對話以及重複的敘事,用簡易的文字去展示每個故事的精華點,讓這部經典神話故事作品煥然一新,相比之前的大篇幅語言讓孩子難以讀懂,這版簡單的還比較適合小讀者們。
  • 用地道英語講中國故事,給孩子看這套書,值得!
    看原版書、聽英文歌、過聖誕節甚至花大價錢送孩子去國外參加夏令營……為了打造一個純英文環境,中國家長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 《漢聲中國童話》在成都首發 以24節氣為主題講述中國民間故事
    12月22日下午,成都購書中心,天地出版社舉行了「把中國故事講給中國孩子聽」——《漢聲中國童話》平裝版全國新書首發式。該書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根據傳統農曆安排故事,一冊一個節氣主題,每冊都有專屬的節氣故事。
  • 別讓胡編亂改的童話毀了孩子「三觀」,正經的中國童話是這樣的!
    這很容易給孩子帶來負面的情緒,而童話故事會營造如夢似幻的場景,儘量給孩子安全感,以幫助孩子排解無助和失落的感情。然而,許多被譽為傳世經典的童話故事,被當代的作者們改編面目全非,在原來的故事「加作料」甚至是加入了許多打鬥和不適合兒童的場景。使暴力和人性的黑暗過早呈現在孩子們眼中,使得許多敏感的孩子變得更加膽小、怕黑,嚴重的甚至出現暫時性的心理問題。
  • 開團 | 別買錯,孩子必讀的中國童話這一套就夠了!《漢聲中國童話》1-6冊,臺灣300多位匠人傾注10年打造
    有敬畏之心的孩子,珍惜生命,懂得感恩,不會投機取巧,更不會急功近利。依歲時節令,從年頭至年尾,每日一讀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從稚童到皓首,口口相傳中國故事。它是按照傳統農曆歲時,每月一本,每天一則故事,全套12本,共362個故事(我們先團其中的上半部),涵蓋節日傳說、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科學故事等,是一套很全面的中國童話。
  • 「漢聲中國童話」系列:誰的童年都少不了中國故事
    26個神仙、57個歷史人物、11個文學經典……翻開「漢聲中國童話」系列,之於成人,一個個熟悉的故事撲面而來,感覺很像再次回到童年時代,邂逅不同面目的人生導師,再次領略前人看待世界、人際交往、叩問人生的方式。之於孩子,則意味著走進一個充滿趣味、別有魅力的人文世界,慢慢知曉華夏民族的來歷、不同歷史人物的經歷,追溯到中華文化誕生的源頭,從一個個成語由來、民間故事中,找到身為中國人的精神密碼。
  • 《漢聲中國童話》倡讀「中國童話」
    本報訊(記者 陳香 丁楊)日前,享譽華人世界的經典童話著作《漢聲中國童話》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漢聲中國童話》由臺灣漢聲雜誌社歷時十年,集上百人之力深入民間,從浩如煙海的中國民間文化中收集整理、編寫創作而成。
  • 透過外國青年的鏡頭「看中國」
    十年來,「看中國」項目邀請70餘個國家的700餘位外國青年參加,拍攝700多部紀錄短片——透過外國青年的鏡頭「看中國」光明日報記者 李蕾 張國聖短片《天路之路》裡,村民們在高山險崖上放繩梯、打炮眼、埋炸藥,用鋼釺鐵錘一寸一寸鑿石頭,只為摳出一條連通外界的希望路;《苦盡柑來》中,柑橘園一派豐收景象,留守老人吃著自家種的柑橘,笑在嘴邊
  • 童話故事孩子不能看?別讓小紅帽給孩子帶偏了,經典名著更有料
    「David媽咪育兒」原創小時候聽大人講童話故事,不知怎的故事裡的主人公給我留下的印象總是很奇怪,長大後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從思想上認同似乎還是有些困難,即便是童話故事也有水土不服。
  • 用中國神話教英語
    當我在英語課堂裡教中國神話的時候,我也希望能夠把神話變成孩子們的玩具。我摸索了很久,始終沒有找到把神話變成玩具的方法。直到最近的一天的課堂上,我得到了驚喜,於是趕緊把教神話的過程記述下來。我在孩子們身上發現:1.神話會在他們不斷的思考中變成他們想像世界裡的玩具。
  • 美國知乎:中國的神話傳說是什麼樣,中國:你們祈禱,我們祈福!
    而美國網友的回答更是讓我看了忍不住的噴了一口鹽汽水,大致回復內容如下:「中國這個文明很奇怪,論古不是最早,但是一出現就很早熟,很現實,比較一下早期的神話,同樣是遭遇洪水,人家都是坐上方舟逃命,你偏要大禹治水,你說你是不是逗比,人家的神動不動就發點脾氣,弄點災難,你是咋幹的?
  • 《中國神話故事》整本書解讀
    教學目標1.通過熟悉《中國神話故事》封面、前言,了解創作背景、目錄、主要內容,知道本書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內涵豐富。2.通過簡單介紹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及《中國神話故事》這本書本身的讀書價值,激發孩子們持續讀整本書的興趣和愛好。
  • 這些中國民間故事的精彩程度更勝安徒生童話,您都聽過沒?
    中國民間故事起源於遠古時代,是通過口口相傳、情節誇張、充滿奇妙想像的敘事體故事,主要包括神話傳說、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間笑話寓言等。比較著名的神話傳說有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寶蓮燈、 哪吒鬧海、后羿與嫦娥的故事、精衛填海、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天仙配、神農嘗百草、鍾馗驅鬼、趙州橋的傳說、梅妻鶴子、孔雀東南飛、昭君出塞等。而幻想故事以豐富的想像和虛構為手段表達人們美好的理想願望,又分魔法故事、寶物故事、動物故事等類型。
  •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始人:用影視看中國、紀錄中國、了解中國
    「當時中國影視理論時常有盲目迎合和全盤西化的弊端。」 黃會林表示,經過了中國學者們的探討,認定學術目標應該是創建中國影視理論的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研究,並以中國民族化影視美學的研究作為中心,從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出發,對傳統美學進行深入的考察,從中國美學的特殊角度觀照中國影視,乃至世界影視的歷史和現象,改變國內學界一味使用西方理論的依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