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的好朋友Lauren曾經對我說:神話對於孩子們來說就像玩具,只不過名字叫神話的玩具是存在於孩子們的想像世界裡的。
當我在英語課堂裡教中國神話的時候,我也希望能夠把神話變成孩子們的玩具。我摸索了很久,始終沒有找到把神話變成玩具的方法。
直到最近的一天的課堂上,我得到了驚喜,於是趕緊把教神話的過程記述下來。
我在孩子們身上發現:
1.神話會在他們不斷的思考中變成他們想像世界裡的玩具。
2.他們會在他們喜歡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比英語更多的東西,比如學會學習、樂於合作、敢於創造。
3.當他們被傾聽了,被給予了實踐的機會,他們會進行更深入的思考,產生更富有創造力的想法。
4.他們的自信不來自於我們的表揚,他們的自信來自於他們自己的探索、發現、和未知的世界建立聯繫。
5.他們需要深度的學習,深度的學習經由我們的指導實現,而是經由他們的實踐實現。
6.學習的過程不一定是快樂的,它伴隨著困惑,但學習的結果會是快樂的,尤其當他們解開了自己的困惑。
7.當他們懂得了學習,學習的機會便無處不在,他們也因此成為了懂得尊重,更加謙遜、友好的人。
下面是中國神話英語課的記述(這門課會延續一整個學期,現在只是上了四節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一年級第二學期的英語經典閱讀課上,我講的是中國神話《盤古開天闢地》。
起先不僅家長納悶,連學生也在課堂上問我:
我愣了一下,在心裡反問:為什麼不能在英語課上學中國神話?但我很快想到了家長和學生這麼問的原因。在大多數的英語課上,學生學的英語以單詞、句子、對話存在,即使講故事,講的也是外國故事,如果講節日,講的是外國的節日,很多家長把過外國的節日當作英語學習的組成部分。
我準備認真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中國神話是中國孩子熟悉的,用孩子們熟悉的故事教英語,教起來更容易些。
其次,獨特的內容讓英語這個交流工具變得更有用,設想一下若干年以後,這些孩子和他們來自其它國家的小夥伴在一起分享自己喜歡的故事,他們講中國故事,其他人側耳傾聽,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幕!
最後,神話是現代故事創造的源泉之一,比如我們在很多漫威電影裡面能夠找到希臘神話的影子,神話可以成為孩子們的健腦玩具,發展想像力,同時更加了解自己出自的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心。
一開始中國神話課進行得還不錯,課堂是這樣的:
我出示題目「Pangu Separating Heaven and Earth」,學生聽到Pangu這個名字,立馬知道了我們要講的是什麼。
我講故事的開頭,
Long long time ago, the whole universe was a dark mass, …It was like one big round egg. There lived the ancestor of the human race. His name is Pangu.
學生紛紛提供了自己聽說過的版本,有的說Pangu還未出生前,是呆在金蛋裡的;也有的說不是金蛋,是雞蛋!
這時候,我們就要停下來討論了——
說到這裡,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其它版本用的是金蛋/雞蛋,Pangu不是真得呆在金蛋/雞蛋裡,這樣用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
universe和egg都是圓的,還有其它什麼東西也是圓的?學生羅列了五花八門的圓形東西,我用它們替換egg,重新講這個故事。每次講到學生提供的圓形東西,他們都會哈哈大笑。接下去的問題是,為什麼沒有一個版本用這些圓形的東西?
「因為egg是孕育生命的,universe也是孕育生命的。」有個學生說。
她的回答讓我眼前一亮,這是我未曾想到過的,她的答案棒極了!
但很快,我就遇到了麻煩。
雖然孩子們熟悉這個故事,但這個故事的英文太難了!
如果僅僅是用中文來解釋這些英文,孩子們還是學不會英文,必須得有中文翻譯以外的方法幫助孩子們理解這些語言,真正掌握它們。
當我在課堂上遇到了麻煩,我得放慢腳步,去孩子們那裡找找方法。
於是,有了這樣的一節課。
上課前,我向孩子們提出了一個建議:讓我們一起來演演已經學習過的神話開頭!
我們已經學完的神話開頭有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Pangu未出生前,他在universe裡面生長了18000年。
第二個部分,Pangu出生,發現自己身處的環境,決定製作斧頭。
第三個部分,Pangu用斧頭切開了雞蛋一樣的universe。
我把學生分成了兩個組,每個組裡有一個Pangu,其他的成員都演universe。
很多人圍在一起變成universe,可是「The whole universe was a dark mass」……我原先的想法是所有人圍成一個圈,隨著Pangu漸漸長大,這個圈也漸漸變大。
「老師,我有一個建議!」是一個小女孩舉手。
這個小女孩認為既然是dark mass,就不應該是所有的人圍成一個圈,而應該是有很多個圈,大家裡裡外外圍成很多個圈。
聽她說完,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誤以為他們什麼都不理解,所以急著指導他們,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其實他們並不是什麼都不理解,他們在思考,在建立自己的理解。我決定停止告訴孩子們該怎麼做,讓他們自己討論。
兩個小組分散到了教室的兩個角落,這是一個完全自由的活動,沒有規則——孩子們自己制定規定,沒有老師指導——他們指導自己的表演。
我聽到有一個小組的成員在說:「讓某某某做導演!」
我看到這位導演指導演universe的成員組成了裡外三個圈,他讓他們轉動起來,三個圈同時往一個方向轉動。
自由活動結束,兩個小組分別來到教室中央表演。第一個小組(就是選出了導演的那個小組)演完,主演和導演分享講述了自己對神話故事的理解和演繹方式。等到第二個小組演出的時候,他們採用了第一個小組的創意,第一個小組的成員紛紛抗議。
這時候,該我出手解決紛爭了。
第二個小組有兩個長處和一個短處,長處分別是善於學習(他們看到了好點子,馬上付諸了實施)和樂於傾聽(他們傾聽了第一個小組的分享,把別人的想法轉化成為了自己的理解和行動),他們的短處是缺少原創的點子。我說完,第一個小組的成員安靜了下來,第二個小組的成員默默得低下了頭。
第一輪表演結束,我們複習和回顧已經學習過的神話,這時候,我們讀得比以前更慢了,邊讀邊把語言變成畫面和動作,原本難度較大的單詞開始變得容易。
讀完,學生要求再練習表演。
第二輪練習的時候,我看到剛才的第二個小組在討論dark mass的時候,有成員建議:相近的兩個圈用相反方向轉圈,這樣才能體現The whole universe was a dark mass. There was no left, right, up or down. No north, east, south, or west.
當他們成為第一個小組上來表演,我聽到剛才第一個小組的成員在說:我們認真看,做學習者!
一堂收穫豐盛的課,來自於學生的創造!而我們,也許應該給予他們更多這種類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