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宗教、神話學者眼中的中國神話

2020-12-13 少帥說史

約翰·鮑克:戰死英雄榮登眾神殿

  如果你認為西方宗教、神話學者都有景教士與利瑪竇的業務水平,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相比對中國哲學、宗教的認知,歐美學者對中國神話的認知委實令人啼笑皆非。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科幻小說《時間機器》的作者赫伯特·喬治·威爾斯說過:「至今我們對中國古代歷史仍不甚了解」。可即使今天專門研究中國神話的學者,仍然會被迷宮般的中國神話搞的一頭霧水。

  擔任過劍橋三一學院院長的宗教學教授約翰·鮑克,擁有《牛津世界宗教詞典》、《死亡的意義》、《世界宗教》、《神之簡史》等著作,《神之簡史》在全國各大新華書店有售。可翻開《神之簡史》的中國部分,相信即使是沒讀過《封神演義》的中國人,也會為他的理解而感到詫異。

  《神之簡史》的初衷並非宗教、神話百科全書,而是按時間順序介紹對人類發現神祗的方式、發展改變人類理解誰是神祗、神祗有何特性、神祗如何被人類相信的方式。此書對於天啟宗教的見解有其獨到之處,對於中國人對天的信仰的解釋也沒有可挑剔之處,但是對《封神演義》的理解,卻是讓人懷疑這些文字究竟來源於何處。

封神演義人物繡畫

  《封神演義》的性質,按嚴格的標準完全不算神話,與《神曲》、《失樂園》比較類似。當然,神魔小說也具有一定的神話研究價值。而約翰·鮑克說:「它(《封神演義》)的目的是展示出對成仙或個人進取的追求,直接反映出宇宙衝突鬥爭的全部歷史。因此,它把主要的神的故事,他們在中國歷史或傳說中起源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再神的體系中持有一席之地的故事搜集在一起,而且它在一個系統的神話學中將他們全部分類,次數是這方面少遊的嘗試之一。」這等理解,固然並不正確,但是也不失為一位西方宗教學家嚴肅研究中國神魔小說時的可愛;但是其對情節的描述,卻充滿了魔戒、暴雪風味。

「在這些戰爭的結尾,武王的宰相姜子牙從元始天尊那裡接到命令,把戰死英雄(無論是失敗者還是勝利者)的英靈安排在天神體系的不同位置上。」

「時光和歲月的統治者是太歲,他作為一個無形的肉團生於殷郊,並被父親棄於城外。但是這塊肉團被劈開後,位於其中的他被人們視為一位神仙。人們把他作為時光主加以祭拜,以便使時光的運行遠離災難。」

「三太子李哪吒(哪吒太子)與惡鬼邪靈打交道,。他能用咒語驅逐它們,但是他與它們的交往經常是更為含糊不清和不確定的,他往往採取了他們的破壞力,因此,對他的祭拜包含了自殘。」

「元始天尊是陰和陽第一個結果,是一位統治宇宙的神,根據《封神演義》,他統轄寰宇直到他對人類邪惡感到失望,以至把職位禪讓給了玉帝。」

  幾乎完全不知所云,這位學者對中國神魔小說的研究,較先前的景教、利瑪竇對於中國宗教的研究程度相去甚遠。

四、菲利普·威爾金森:平行世界的孫悟空

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已經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形象了

  我們知道,歐美最為了解的中國神話、神話小說形象是孫悟空,很多遊戲中孫悟空這一角色的存在便是明證。但是,他們了解的孫悟空,卻只有大體上與《西遊記》一致,細節上卻和前文提到的約翰·鮑克對封神演義的認知一樣令中國讀者汗顏。

  菲利普·威爾金森,不知其何許人也,在其著作中找不到其生平的蛛絲馬跡,百度也查不到除了其作品以外的相關信息。只知此人為英國人,有著作《神話與傳說》,合著《符號與象徵》,均在國內新華書店有售。文筆流暢,選材精要,想來也是專業學者。與《神之簡史》的探求神的演變、性質不同,《神話與傳說》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神話書籍,這裡需要點明的是,菲利普·威爾金森對於中國神話的講述有四個單元: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中國的英雄傳說、玉皇大帝的天庭、美猴王與《西遊記》。其中,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裡講述了盤古、女媧、九天玄女、老子與孔子的故事,而中國的英雄傳說講述的是伏羲、堯舜禹、神農的故事,玉皇大帝的天庭則講述中國的神仙體系與對佛教的吸收,除了將大洪水歸於天帝震怒外,與中國自己的神話記載幾乎別無二致。

  但是談及中國小說,此作仍然陷入了誤區。需要指出,對於孫悟空的履歷,《神話與傳說》並沒有大錯誤,但是細節問題卻漏洞百出。

「美猴王孫悟空是猴子當中最絕頂聰明的,他年輕時曾向道教大師拜師學習,但常常忍不住捉弄其它弟子,於是被趕到森林裡,沒想到猴群敬佩他的智慧與能力,因而選他擔任猴王。在一場為他舉辦的宴會裡,他喝了太多的酒,酒醉後昏睡,地府之王沉寂把他綁道地獄裡囚禁起來,讓他不再惹是生非。」

  奇怪的是,中國人未必倒背如流的孫悟空壽元——342歲,此書的記載卻毫無問題。

「孫悟空不但偷走蟠桃,還吃掉由長生蟠桃製成的其他仙藥。」

  當然,從此書對《西遊記》的定性中,我們不難看到問題所在——「《西遊記》是一部長篇小說,內容講述了美猴王孫悟空的故事,在中國以外的地方也廣為流傳……《西遊記》向來頗受歡迎,譯成外文也是如此,因為讀者能從不同層面來心上這部作品:活潑的猴子孫悟空的冒險故事,關於佛經與佛陀的宗教故事,或是一出搗蛋鬼挑戰權威的喜劇。」這樣,不難得出猜測:很可能《神之簡史》與《神話與傳說》的《封神演義》、《西遊記》,其實是被本土化翻譯了的版本,考慮到西幻體系的完備,譯者如此理解、改編,也是情理之中的。

  從景教、利瑪竇到今天的歐美神話學家的作品,我們不難看出,西方對於東方的宗教、哲學接受、理解得比較深遠,因為偉大的思想沒有國界,人類共同的道德觀與對自我、世界的反思其實並沒有國界。對於中國古典神話,西方的了解也如《劍橋中國史》對中國歷史的了解一樣,精確但角度完全不同,而且經常跨越學科。但是由於文化差異,對於中國的神魔小說,西方的理解存在相當程度的扭曲、誤解,頗有張冠李戴甚至無中生有。歸根結底,中國的玄幻體系還未在西方建立穩定市場,儘管已有西方對於網文的驚為天人、專門設置網站,但這終究還是小眾,對於中國玄幻體系的認知,西方尚在起步階段。

相關焦點

  • 08、專題:蘇美爾神話與宗教
    但是神學和宗教在任何文明史都是必須佔用大量篇幅的話題,否則宗教的歷史地位就可能被低估。在現代看來,宗教和哲學、科學趨於對立,但我們研究歷史就會發現它們之間複雜的關係。可以試著假想一個極端的基督教或者伊斯蘭世界:從平民到權貴都認同宗教對世界萬物和人性的解釋,社會規則的建立也基於宗教的神學解釋,教條即是道德,教條即是法律。
  • 聖經故事進中學語文教材,神話還是宗教?
    神話是神話,宗教是宗教好麼?從小就給小孩子們宗教洗腦?殺人誅心啊,這種事不能就這麼過了啊。@洞頭鄭武:我們一心在譴責日本修改教科書,應正視歷史,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年輕一代……哪知背後有人偷偷把我們自己孩子的教科書給修改了!有種說不出來的痛!
  • 盤點世界神話體系
    命運三女神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有龐大繁多的神話故事,但因為古代王朝不斷變更,中國的神話一直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中國最大的神話小說是《封神演義》,由明代許仲琳所著,依託商滅周興的歷史背景,以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內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聞名於世,是中國最負盛名的神魔小說。
  • 心理學與哲學、文學、宗教、神話的關係
    前言有人和我學習精神分析後,他說:精神分析真是超值,順帶也補了文學,宗教,神話。這話不假!而精神分析與文學、宗教、神話,有許多聯繫,而這些聯繫,不是偶然,不是巧合,背後有一定淵源。分別來說文學:不管是文學理論還是文學作品,都是心理學的演練,包括電影,電視劇。宗教:心理學源於哲學,哲學多與宗教有關。另外,在心理學誕生之前,人的心靈多寄托在宗教。
  • 神話小說:天庭,地府,神話傳說中存在三界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說起神話小說,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在神話之中關於三界的說法。在神話小說之中,天地人三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屬於中國有人的神話世界,也為眾多小說的世界觀創造了最堅實的基礎,那麼在神話之中,天庭地府究竟代表著什麼呢?
  • 美國知乎:中國的神話傳說是什麼樣,中國:你們祈禱,我們祈福!
    神話不是這麼玩的,神話雖然虛無縹緲,但大致可以反映一些民族性格問題,中國就這樣奇葩,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命運給我們什麼,我們就就接收什麼,有極強的抗壓能力。」然而對待這個問題我也只能說你們外國人對中國的神話評價讓我有了一個新高度的認識。
  • 熊威:跨學科視域下的神話研究:鄧啟耀教授神話研究述評
    【關鍵詞】鄧啟耀;神話研究;學術歷程;跨學科研究【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宗教藝術遺產調查與數位化保存整理研究」(11&ZD185)階段性成果鄧啟耀教授,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媒介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 神話是早期人類創作出來的集體口頭敘事文學,在其創作、流傳、再創作的過程中
  • 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
    所謂雷神,就是掌控雷電之力的神靈,在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中,雷神基本都是數一數二的位置,那雷神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這麼受先民們青睞?今天就說一說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一、託爾。
  • 【時文選粹】向世界講述中國神話
    指出中國神話、中國傳說在闡釋中國核心文化價值,對外講好中國故事過程中的重要性。)⑤這和不同讀者群所生活的宗教、語言文化區密切相關。當今世界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大文化區,即中華文化區、基督教文化區、伊斯蘭文化區。在每一個文化區內,都有宗教信仰、歷史傳統、語言規範所構成的一個文化意義系統。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本來如果單是這樣,雖然亂是亂些,但分清體系之後還是可以理順關係的,問題就在於,神話的主要傳播發展方式並不是宗教典籍,而是民間的口耳相傳,而普通民眾在講述這些神話故事的時候可不會分什麼宗教,體系,只要是神,那就屬於民間神話,而且民間神話並不止於傳播,還有創造,這就使得中國傳統神話體系越傳越亂。
  • 古希臘神話、古羅馬神話,你分得清楚嗎?
    很對時候人們說的愛神丘比特,很多人認為這個是希臘神話,其實丘比特是羅馬神話的名字,而希臘神話的愛神叫做:阿佛洛狄忒。中國的神都是黃皮膚和黑頭髮,同樣西方人的思想,他們的神也都是金髮碧眼。相同的性情也不必我多說了吧,看看宙斯你也就很清楚了。宙斯不知道綠了婕拉多少次,並且禍害了多少美麗的女子。再看看婕拉有著女子的思想總是一直盯著自己的丈夫,禍害多少女子為了防止自己丈夫出軌。這倆夫妻也真是絕配,禍害人無數呀。
  • 楊林柯:《美國語文》中的宗教、神話與道德
    從課前課後的許多練習設計來看,確實就像我們現在的新課程理念所設計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僅僅教教材。讓教材成為一個多元的工具,可以承載世界的多元與人的多元,這就放大了語文視界,直面人的存在。本文只談《美國語文》中的宗教、神話和道德。
  • 中國古代神話與民族精神三題
    編者按: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的個案或專題研究,成就最突出者首推神話,或曰,這與神話作為民族古老的記憶的特殊性有關。  中國神話傳說與民族記憶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 西方神話主神是宙斯,中國神話的主神是誰?這個神你可能沒聽過!
    神話,是人類蒙昧時代的產物,用於對超越人的理解能力的事物加以解釋,現在看來荒誕不經,但在那久遠的年代,人們對這些神話卻是深信不疑。 中國神話和西方神話有很大區別。西方神話以古希臘神話為底本,他們的神是成體系的,有一個主神就是宙斯,另外還有美神、命運女神、海神、山神、農神、復仇女神等等,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中國也有眾多的神祇,如開天闢地的盤古,造人補天的女媧,創製八卦的伏羲,怒撞不周山的共工,射日的後裔等等。可是,到底誰是中國神話中像宙斯一樣的主神呢?
  • 裕固族神話《莫拉》的災害人類學闡釋
    據筆者所知,在以往的研究中,並未產生對神話《莫拉》的專題研究 ,只是在論及裕固 族民間文學和神話作品時,順便提及 《莫拉》,並做一些內容情節與文化涵義的簡單分析。在十多位研究者中,較有代表性的是兄弟民族的學者魏泉鳴、高啟安、武文和裕固族本族 學者鍾進文 。
  • 美國教授眼中的中國信仰,中國神話,中國故事,中華民族特徵
    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查普曼,在一場講座中,向臺下近千名學生分享、解讀中國神話故事,並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語調總結中國神話故事的內核:中華民族特徵。在他的情緒帶動下,現場氛圍一直熱血高漲。他說:「我們的神話裡,火是上帝賜予的;希臘神話裡,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裡,火是他們鑽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
  • 《神話之城》為何西方諸神風流倜儻,中國諸神卻「克己復禮」?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小孩子需要神話激發想像力,大人們也需要神話釋放原始的精神寄託。18世紀義大利學者、西方神話哲學創始人維柯認為,每個民族都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神的時代、英雄的時代、人的時代,分別對應人類文明史的童年、青年與成年,神話就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也被稱為是「每個民族的童年歌謠」。所以說,一個沒有神話的民族,等於沒有童年。
  • 被質疑了3000年的神話傳說,卻被西方學者證實:是真實存在的
    幾千年前的三星堆文明被證實是《山海經》中的神話這本被世代名人和學者認為的荒誕奇書《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所有神話的開山鼻祖,這些經過歷史不斷地輾轉,裡面的故事更是被世人永久流傳,從而讓更多的專家都在尋找書中所說的神話。
  • 西方文化之古希臘神話起源
    就說古希臘神話吧,弄清楚古希臘神話的形成過程會幫助我們理解其他宗教。提起古希臘,神話和哲學是兩大要素。我們今天只說神話。古希臘神話我們肯定都不陌生,因為在今天歐美的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古希臘神話人物。比如,雅典娜、波塞冬、哈迪斯、阿波羅、宙斯等(我可不是從日本漫畫中知道的:),這些神都擁有強大的力量,堪稱戰神。他們是從哪來的呢?
  • 北歐神話:從神話到史詩,看個體英雄的湧現和譜系的演變
    神話,是神的故事。世界本是自然與歷史文化的結合,初期的神話常常與宗教信仰結合在一起,記錄世界的起源與創世,人類以及神的典範,是傳達的是宗教信仰價值觀和規範的符號。因為神性的有效性與聖潔性,這些行為符號表徵的基準模式需要被模仿。所以神話在各國的產生與發展,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變得具有多種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