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嘉賓: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校區德育副校長,特級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萬平(左);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執行校長程徵(右)
疫情之下的特殊的迎新日
萬平:經過227天漫長的等待,我們終於迎來了開學典禮,教育集團精心的為孩子們設計了勤養身儉養德興家國主題開學典禮,全集團的孩子們,一年級五六年級都可以在教室觀看,一部分同學還可以到禮堂參加直接的開學典禮現場活動,而二三四年級的同學呢,則可以通過我們的會議碼收看開學典禮的直播,應該說這是一次線上線下特別的開學典禮,我們從一粒種子的致敬到,一米粒兒的力量、垃圾分類等等契合我們的國情家事,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心懷家國的新的開學典禮,相信能夠為我們的孩子的新學年奠定良好的基礎。
程徵:29日,我們有三個年級1200多人開學。學校提前做好各項預案,並進行演練,實行「三分策略」即分時錯峰上下學、分校門進出校、分區域獨立管理。首批一年級新同學第一天入校受到極高「禮遇」:吉祥物人偶「科地」為小豆包們獻上了「大禮包」:新生錄取通知書以及一份「成長手冊」。開學第一天,由各家長將孩子領進教室;第二天,將由初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作為「引路人」護送其入班。以後,老師站在不同點位,引導孩子入班。通過細緻周密、循序漸進的方式,讓一年級新生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上學,克服陌生感和恐慌心理。三天的入學教育,重在教孩子們熟悉環境,學習基本禮儀,學會站隊守序 ,學會向老師尋求幫助等等。初一年級同學拿到了夢想號車票、人偶歡迎 精彩瞬間留影板。入學教育內容:國防教育講座、班級組建、體能適應性訓練。
開學防疫準備早知道
萬平:說到疫情防控,這也是開學以後特別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教育孩子們莫忘一米線戴好小口罩,時刻勤淨手,讓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衛生狀態,。當然了小口罩並不舒服,我們也倡導孩子們多備幾個,可以在體育課後換一換,也可以在上操時候多呼吸新鮮空氣,喝水吃飯都可以摘下口罩。當然,口罩戴一段時間會有口氣的,及時換成新的口罩就不至於太悶太捂,當然我們衷心的希望疫情早點過去,這樣就能真正的和小口罩說拜拜了。
程徵:開學前,通過微信、家長會等方式,對於學校的防疫要求進行了宣傳和培訓,教育學生不能放鬆要求。對於中學和小學,我們的防疫要求都是相同的,不過實施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強,也都經歷過6月復學階段的訓練,對於學校的防疫要求能夠理解並遵守。比如常規的測溫、手消,戴口罩、一米距離等已經養成良好習慣。小學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防疫方面更多的是依靠老師及時發現問題、反覆提醒和教育。家長配合進行準備和教育。
新學年 有「新」意
萬平:開學的第1周我們要結合學校的課程,居家時候史家給孩子們開辦了1.0 2.03.04.0的和諧超市課程,也就是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選課程,自選時間去主動的去學習,那麼開學的第1周,我們將梳理孩子們曾經的學習狀態,結合北京市空中課堂的課程,讓孩子們能夠溫故知新,開學之後的第2周,我們運用我們的精心備課,為孩子們精講巧練,以達到孩子們樂學善學勤學的良好的學習狀態。
程徵:教師在錄製課堂教學視頻時,應將重點放在問題的提出、批判性思維的養成、多角度發散思維的培養、本學科最新研究動態探究等方面,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核心素養的養成、創新創造意識的激發等。由於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學生更主要的還是要抓住課堂學習,提高效率。互補狀態,雙方不會彼此替代。
關於線上線下融合:首先,線上的課程有核心知識的講解,有重點梳理,有完整的課程,都是優秀老師錄製的精品,是非常難得的學習資源,可以作為選擇的素材,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學習。其次,線上的學習方式很靈活便捷,可以繼續使用,比如老師的輔導答疑,一些作業的批改方式等等。第三,老師的教研備課內容和方式發生改變:資源使用者、資源提供者、資源創造者。
線上線下融合,我們的一位語文老師的做法:她的起始課是調動學生
(1)學生們回顧交流線上的學習的過程,總結線上學習的有效方法。
(2)引導學生突破學習的舒適區,進入提升區(回歸學習本質——自主學習)
(3)提出自主學習的路徑——閱讀(讓學生更多一些自我認同感,通過思考獲得學習的內驅力提出有質量良的高階問題,開拓學生思維模式)
(4)提出學習的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了解初二語文學習的內容,確定學習目標)
重新構建孩子的身心健康
首先老師調整好心態,不急躁,不焦慮,不傳導壓力。
其次,通過班會和班級活動進行壓力釋放,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