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鋪網訊 城隍廟,合肥人心頭的地標建築之一,距離已經開通的地鐵2號線三孝口站不到五百米。
城隍廟二期開放在即,愛鋪君乘坐地鐵2號線,為您實探城隍廟一期的人氣以及二期改造的最新進展!
01
實探城隍廟一期人氣
城隍廟一期改造的核心區域,主要集中在城隍廟的東側,主要包括南大門、廬陽宮、廟前街、九獅樓、徽光閣等等,目前已經基本改造完成。
廟前街
從安慶路上大門進入城隍廟,就是已經開放的一期,這裡主要是潮文化商品城為主的廟前街,廟前街整體風格呈現徽風皖韻的古樸風味,打造文化、旅遊、商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商業街區。
一條街一樓業態比較豐富,包括服裝鞋襪、玩具百貨、童裝等等,二樓則是餐飲業態。
另外,在本次愛鋪君探訪的時候,廟前街的街道中央,也增加了不少小攤子,雖然讓整條街道擁擠了許多,但是看上去也熱鬧了不少。
愛鋪君隨機諮詢了旁邊的部分商家,了解下近期人氣,對方表示,地鐵2號線開通對這邊暫時看不出影響,不過快要過年了,這裡人氣漸漸在提升了。
小吃廣場
和一樓沿街店鋪相比,二層的小吃業態人氣卻有些落寞。
在探訪期間,餐飲店鋪開門不到一半,大半都是關著門;部分門店上貼著轉讓公告,還有一些門店上貼著,提示門店位置已經搬遷到更顯眼的位置;愛鋪君採訪了一些商家,對方表示,如果不換到入口處或是廣場裡面,客人就更少了,現在也是勉強,希望早點好起來。
小吃廣場位於徽光閣,裡面人氣也一般,即將到飯點也沒有什麼客人。現場還有個別商家沒有開門,不過也有商家正在裝修等待開業。
廬陽宮
廬陽宮小商品世界過渡市場位於城隍廟一期和城隍廟商城之間,按照規劃,拱形的外窗將被疏密有致的仿木格柵取代,放在玻璃窗前的格柵也豐富了建築細節。開闢了朝西的一層空間,同時在轉角增設徽州門頭的造型。
愛鋪君注意到,項目外立面整體已經改造完成,灰色的牆面以及暗紅色的格子窗稜裝飾,讓整座建築都有徽派風味。
不過愛鋪君也注意到,這裡尚未改造完成,只開了少數幾個門面,掛著小商品世界過渡市場的紅色橫幅;有不少門店還關著門,有些玻璃門裡還能看到胡亂堆放的雜物。
02
二期大廟、百味園春節前或開放
城隍廟二期改造範圍包括:百味園,佔地面積約3570平方米;小商品世界、下沉廣場和古玩城,佔地面積約11500平方米;廟東街建築立面整治,佔地面積約2950平方米;此外還有其他單體樓宇立面整治。
二期規劃
霍邱路大門
和南門不同,這座大門屬於二期改造工程,位於蒙城路與霍邱路交口。在愛鋪君試探時,大門上還未完全完工,只能看出是較為精緻的木質結構。
另外,順著霍邱路往裡走,能看到人和門、雲蒸霞蔚等石制牌坊,層層梯進的街道風光,很有些意思。
廬州府城隍廟
廬州府城隍廟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後屢經毀建。1982年由市未能無管理處主持修復。現存山門、戲樓、大殿、娘娘殿等建築。原大殿中有城隍像,廂房中有城隍夫人像。
雪中的城隍廟
按照規劃,城隍廟大廟大殿中央設置合肥城隍廟供奉首任城隍孫覺像,利用圍擋將觀眾與其隔開;兩側牆面分別布展合肥歷任城隍表、合肥六任城隍故事彩繪、城隍出遊場景彩繪等。
東側二樓廂房打造老城文化展示館,通過藝術圖文展板綜述合肥老城文化,重點介紹府廟文化、淮軍文化,從而點出龔鼎孳家族、李鴻章家族、張樹聲家族、段祺瑞家族。
大殿正對面的戲樓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介紹,戲樓整個外部空間和外立面遵循「修舊如舊,補新以新」的古蹟修繕原則,讓建築整體煥然新貌。
在本次愛鋪君探訪時,城隍廟的外立面已經裝飾一新,暗紅色的牆壁和大門很有古風味。不過大門緊閉,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春節前能夠對外開放。
百味園
百味園立面以傳統徽派建築為主,結合少量現代元素,外立面統一對門窗進行了改造,跟整體徽風皖韻的風格協調起來。在百味園布局知名、傳統、特色美食,以薈萃集錦的形式,將擁有年代傳承、歷史悠久的商業文化氛圍呈現給市民遊客。與城隍廟廟前區域相銜接,打造成具有濃鬱皖風徽韻文化特色的商業街區。
百味園規劃
百味園已經基本改造完成,白牆黑瓦搭配大紅燈籠,十分有韻味。從入口處看,可以看到百味園裡已有商業正在營業。
實拍
03
改造後從紅火到落寞再到漸有起色
合肥城隍廟有「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之美譽,建於北宋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歷史沿革長久,後毀於戰火。
20世紀80年代,合肥市政府以合肥城隍廟為中心,開始進行綜合改造,建成合肥城隍廟市場,整體為徽派仿古建築,並在合肥城隍廟內,開設了白石齋、九獅樓、徽光閣、廬陽宮及小商品世界和古玩城等。
20世紀末,廬陽宮毀於大火,後又重修完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城市發展的加快,合肥城隍廟逐漸破敗和毀損,特色漸失,街區影響力下降,市政配套陳舊,交通系統發展落後,消防及水電設施老化,安全隱患巨大。
2014年4月底,廬陽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城隍廟改造(一期)建築風貌整治方案,城隍廟正式拉開了改造的大幕。
2016年6月,轟轟烈烈的合肥城隍廟經歷一期改造後首度亮相,一條不失原有風貌但更富有現代氣息的城隍廟商業街區重新開張。
夜市開放
2016年7月16日,城隍廟夜市開放,近200家商戶開啟「不夜城隍」模式,當晚逛街的人數也突破了5萬人,甚至一度刷爆了合肥人的朋友圈。
可是隨後不到數月,就傳出了二樓商家大面積關門的消息;2016年9月底,城隍廟市場管理方對業態進行引導,此前部分關門歇業的商戶將陸續迎客。
04
城隍廟如何走出一條崛起之路?
從城隍廟開始改造,到一期改造完成開門迎客,再到二期開始改造……愛鋪君多次探訪城隍廟,不得不說,改造後的城隍廟確實更整潔更有特色。
徜徉其中,這裡白牆黑瓦還有高高的馬頭牆,濃濃的徽派建築風格之中,雕梁畫棟之間流露出的朱紅色牆壁……不得不說,改造後的城隍廟有格調高顏值,卻不算改造成功。
在愛鋪君的多次探訪中,說起城隍廟,內部商家的心態隨著人氣的變化起起落落,開業初期人氣爆棚的人流冷清更顯得落寞。有商家反映,改造之後人氣不如之前了,只有舉辦活動和年節時候,才會有人氣回升。
合肥城隍廟和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成都春熙路一樣,是耳熟能詳的城市地標,既是商賈雲集地,也是響亮的城市名片。
專家建議,注意做好旅遊、文化與商貿的結合,擴大宣傳力度,完善停車等配套體系建設,恢復建設古建築,講好廬陽故事,吸引各地客流光顧。
同時大力挖掘成長於老城區的老字號餐飲企業的潛力,扶持其在步行街落戶,對市民喜愛的步行街小吃進一步劃定集中攤點區域擺放,成為城市特色。
按照合肥市政協文史委的想法,城隍廟中心地帶要恢復一條「府廟文化街區」,修繕宗教文化建築群,如府城隍廟、娘娘廟、思惠樓等,呈現廬州宗教文化,擴建新春文化廟會主題場館。
此外,城隍廟東段將恢復四古巷「楊振寧故居」。而在北段,合肥城隍廟將恢復老合肥龔家祠堂、李鴻章公祠、段氏住宅、李國蘅住宅等文物保護單位,使之成為古建築群。
總結:合肥城隍廟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承載著無數老合肥人的記憶。如今地鐵2號線已經開通,位於市中心位置的城隍廟二期開放在即,大廟、百味園、思惠樓等將出現在合肥人面前,能否重啟繁華之路,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