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性對膜通量的影響:驗證模擬的實驗研究

2021-02-23 jms膜科學

南京工業大學汪勇教授團隊近期於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期刊(2020, 604,118087)發表題目為「Influence of Membrane Hydrophilicity on Water Permeability: An Experimental Study Bridging Simulations」的文章。該文章第一作者為繆鏖澤,通訊作者為魏明傑教授和汪勇教授。

 

【研究亮點】

 

【文章簡介】

分離膜的滲透性決定膜分離的效率,如何在不犧牲分離選擇性的前提下,提高膜的滲透性是膜分離領域普遍關注的問題。通常,實驗中認為較強的親水性更容易獲得較高的水通量。然而,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疏水孔道更有利於水通量的提高,這與實驗結果恰恰相反。課題組前期的模擬工作揭示了兩者爭議的根本原因:無論是親水膜還是疏水膜,都具有閾值壓力(ΔPT)。膜只有在操作壓力高於ΔPT時才能被完全潤溼。而強疏水膜一般具有極高的ΔPT,實驗中無法達到,使得膜的潤溼程度降低,滲透性也隨之下降。但模擬結果難以通過實驗驗證。

實驗驗證的挑戰性在於,如何在不顯著改變膜孔大小及形狀的前提下,線性調節分離膜的親水性。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是一種基於表面自限制反應的先進薄層沉積技術,課題組前期的大量工作證實,ALD特別適用於對多孔分離膜孔道孔徑和表面性質的精密調控。一個ALD沉積循環,將在膜孔孔壁產生厚度在0.1nm以下的保型沉積層。當沉積次數較低時,孔徑變化較小,但孔壁被沉積物所覆蓋,表面性質逐步轉變為沉積物的表面性質。在本工作中,作者充分發揮原子層沉積保型產生超薄沉積層的獨特優勢,在高度疏水的聚四氟乙烯微濾膜上沉積強親水的二氧化鈦,使得親水性成為膜材料的唯一變量(圖1)。

             

圖1. 通過原子層沉積在多孔膜上沉積金屬氧化物(標示為綠色)的示意圖

 

隨ALD沉積次數的增加,膜的親水性逐步提升。但過多ALD循環次數也會顯著改變膜孔結構,本文採用調整溶液組成來改變膜孔潤溼狀態的策略,使得膜孔潤溼程度得以連續變化。親水性增加有利於膜的潤溼,同時乙醇含量的上升也可以實現潤溼狀態的改善(圖2)。

圖2.聚四氟乙烯膜的潤溼性(接觸角)隨沉積次數及料液中乙醇含量的變化

 

更為重要的是,與前期模擬工作預測一致,操作壓力的提升同樣有助於改善膜的潤溼狀態。如圖3所示,在壓差為3bar以上時,膜對20%乙醇含量的乙醇水溶液的通量高於40%乙醇含量的溶液。而且,這個通量上的差異不是由於不同組成料液的粘度不同引起的。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當壓力較高時,膜的潤溼狀態得以大幅改善。在這種前提下,膜對不同料液的潤溼狀態還是存在差異,當潤溼相對較弱時(可理解為疏水膜),膜的滲透性更高。上述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疏水膜的傳遞阻力更低,但潤溼狀態較差是阻礙其實現高通量的制約因素。

圖3.同一分離膜在不同乙醇含量料液中表現出的滲透性隨操作壓力的變化規律

 

儘管提高操作壓力可以明顯改善疏水膜的潤溼狀態,但其在現有實驗條件下難以大幅提升。在實驗可達到的操作壓力下,對疏水膜的親水改性將存在一個最優程度。該最優值是由分離過程中,進料液組成和操作壓力共同決定的。即在給定操作壓力下,親水改性可使膜孔剛好被進料液完全潤溼時,該親水性即為最優,此時傳遞阻力不會大幅上升,因而可獲得最大通量。如過度親水化,膜的傳遞阻力會明顯上升,通量反而不能最大化。

本工作有望引起對於分離膜親水改性的重新認識(「過猶不及」),也有助於優化控制膜分離過程,以實現分離效率的最大化。

 

原文信息

 

 

原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6738820306657

 

第一作者:

繆鏖澤

 

通訊作者: 

 魏明傑教授


汪勇教授  

工作單位:南京工業大學

通訊郵件:mj.wei@njtech.edu.cn,yongwang@njtech.edu.cn  

網址:funme.njtech.edu.cn

相關焦點

  • 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實驗結果表明:該陶瓷膜在油中的疏水性能變化不大,能夠較好的應用於油水分離。增大操作壓力、料液溫度或降低水含量都可以增加膜的滲透通量。當操作壓力為0.1 MPa、混合液溫度為25 ℃,水的質量分數為3 %時,製備的疏水性陶瓷複合膜的滲透初始通量為12 L/(m2·h),截留率可達98.75 %。
  • GO-PTFE複合膜強化膜蒸餾深度處理焦化廢水
    結果表明,膜表面經過 GO 改性後接觸角由 144.2°下降至103.9°,且表面出現羥基、羧基等親水性官能團,說明膜表面親水改性成功。GO-PTFE 複合膜相比原膜通量提高了36.6%,產水電導率保持在 25 μS/cm,出水的螢光峰強度明顯減弱,說明 GO-PTFE 複合膜能有效截留焦化廢水中的無機鹽和有機物,相比原膜的抗汙染抗潤溼性能顯著提高。
  •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實驗結果表明,初始油濃度為250 mg/L,滲透通量為5.36×10-6 m3/m2,在68.95 kPa的跨膜壓力下運行60 min後,該膜處理效率高達98.8 %。胡建安[6]採用聚四氟乙烯粉末與氧化鋁平板陶瓷膜進行高溫燒結改性的方式,製備了有較高疏水性的陶瓷複合膜。實驗結果表明:該陶瓷膜在油中的疏水性能變化不大,能夠較好的應用於油水分離。
  • 金屬-有機骨架基納米纖維膜用於直接接觸式膜蒸餾脫鹽
    :金屬-有機骨架基納米纖維膜用於直接接觸式膜蒸餾脫鹽DOI: 10.1021/acssuschemeng.9b06791水資源短缺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它影響著受害人群的社會經濟生存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已經建立了各種各樣的戰線。
  • 建立通量全閉合鐵電疇二維陣列形成相圖
    作為一種重要的拓撲缺陷,具有閉合極化分布的鐵電渦旋疇或通量全閉合疇組態,在高密度數據存儲中應用前景廣闊。由於利用通量全閉合疇結構來存儲數據可以避免數據之間的相互影響,因此,若能將這種納米疇組態製備成周期性陣列,將有利於數據的尋址。
  • MDPI Membranes | 超支化交聯的S-SEBS嵌段共聚物滲透汽化脫鹽膜
    主要從事化工分離過程、反應-分離一體化研究,包括高分子膜材料合成及膜分離過程、新型分離材料與技術、酶催化反應製備光學純對映體、製冷劑水合物相變蓄冷材料、界面化學等研究。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SIRO) 高級研究員,澳大利亞膜協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業排放控制的環境催化,催化除臭,膜材料和工業廢水和水淨化的工藝開發。
  • 【Editors' Choice Article】氨基化碳量子點和次氯酸鹽改性構築淡鹹水脫鹽的高通量薄層複合中空纖維膜
    【研究亮點】經氨基化碳量子點改性後,薄層複合中空纖維膜的純水通量由3.87LMH/bar提高到了5.50 LMH/bar。碳量子點可以改變聚醯胺薄膜的化學組成和形態。經次氯酸鈉改性後,薄層複合膜的純水通量和截留率都得到了提高。
  • CMIP5模式對AMO及其氣候影響的模擬研究獲進展
    CMIP5模式對AMO及其氣候影響的模擬研究獲進展 2016-09-19 大氣物理研究所 【AMO及其氣候影響還受到外強迫,如太陽輻射、火山和人類氣溶膠等的調製。正是由於這兩方面的原因,基於過去100多年的觀測資料、歷史模擬數據分析,或利用觀測AMO/淡水通量異常等模擬試驗,均很難區分來自氣候系統內部變率和來自外強迫的AMO影響部分。
  • 膜分離在放射性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白慶中等[14]採用聚丙烯酸鈉輔助無機納濾膜處理主要含90Sr、137Cs、60Co的放射性廢水,重點考察了聚丙烯酸鈉的量和pH值對3種核素的截留率和膜通量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2(DF,去汙因子)所示。結果表明,在pH 值為7~8、投加聚丙烯酸鈉體積濃度大於0.1%時,料液中總β、總γ淨化率達95%。
  • 【實驗研究】雙親改性鈣粉生產方法及應用
    本研究採用雙親改性的方法對不同的鈣粉進行表面改性,模擬粘度法研究了低極性聚合物體系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簡稱二辛酯(DOP)中的粘度變化及雙親改性鈣在PP材料加工應用試驗情況。 一、 實驗方法
  • 改性TA-APTES塗層:一步法賦予多孔膜均勻、持久超親水性和出色抗原油粘附性
    【研究亮點】一步法塗層賦予聚丙烯膜均勻、長效穩定的超親水性聚丙烯膜的表面與內部均可實現改性出色的抗原油粘附性 【文章簡介】近年來,汙水處理與油水分離的需求日益增大 但TA-APTES塗層及其衍生塗層仍存在一些問題(圖1a-b):比如該類塗層難以實現對聚丙烯(PP)微濾膜內部親水化改性,抗原油黏附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 PEG與PU共混塗層膜的熱性能研究
    1前言  PEG中的醚鍵是典型的非離子親水性基團,水分子在其間移動容易,具有吸溼導溼性能。利用其親水性和熱調節性這兩個特性,在防水透溼塗層中進行有機地結合,從而改善透溼性和賦予熱調節性,但這方面的應用報導較少[3,4,5],PEG的添加方式有兩種,一是將PEG作為多元醇組分與二異氰酸酯(MDI)、二羥甲基丙酸(DMPA)等反應合成聚氨酯離子聚合物,製成水分散乳液[6],這種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乳液還有待於進一步的開發;二是採取共混的方式[7],本文以親水透溼型塗層劑為載體(因為其防水性較好,
  • 配位共價鍵接枝離子液體修飾的MIL-101/PEBA 混合基質膜用於滲透汽化:吸附模擬與分離表徵
    【研究亮點】通過配位共價鍵合接枝的方法以疏水離子液體對MIL-101孔道及表面的結構與物化性質進行精準修飾;分子模擬表明修飾後的MIL-101(ILTf2N@MIL-101)對乙酸乙酯優先吸附能力提升;與MIL-101相比,ILTf­2N@MIL-101
  • ...seq高通量分析技術研究細菌吲哚合成關鍵感受器tnaC的動態分子...
    清華化工系利用FACS-seq高通量分析技術研究細菌吲哚合成關鍵感受器tnaC的動態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12月26日電 12月23日,清華大學化工系生物育種技術與裝備團隊在《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發表文章,將流式分選-測序(FACS-seq)方法引入前導肽類調控元件的高通量表徵和機制研究中
  • 海普潤:第一批 Kynar(R) PVDF持久親水材料MBR即將發往歐洲
    海普潤第一批規模化Kynar(R) PVDF持久親水材料製成的MBR膜即將發往法國。
  • 淺析MBR膜浸沒式和壓力式及外壓式與和內壓式及的區別
    選擇壓力式和浸沒式MBR膜的一般標準是:當原水COD連續大於60mg/L, 濁度(懸浮物)連續大於20NTU時,選用浸沒式或者通過混凝沉澱後選擇壓力式;2. 浸沒式前一般不需要混凝沉澱和過濾,工藝較簡單,並且浸沒式系統的佔地也較小,此外浸沒式的系統管道設備成本比壓力式低。如果浸沒式的膜通量能在50lmh以上,則總成本可以低於壓力式。
  • 瞬時概念評判親水性SS非織造布吸水效率的性能
    隨著非織造布應用領域的擴大,不斷賦予親水性新的內容,像瞬時吸水、保水率等概念的提出,反映了親水改性技術革新的動向。吸水率是表徵聚丙烯非織造布親水性的常用指標。聚丙烯非織造布的吸水性能主要由本身的結構和改性後聚丙烯纖維的親水性能決定。改性後的聚丙烯親水基團越多,則非織造布吸水越多。在吸水效果上,由過去只重視吸收率,發展到對吸收速率的關注。